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8篇

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案能够助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

设计理念:

那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创设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认识生字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实用结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儿歌地内容。

2、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12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3、初步懂得形声字得构字方法。

重点:

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12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难点:

初步懂得形声字得构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

教具准备:

1、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最后将老鼠捉住”的动画课件或有关插图。

2、生字卡片或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最后将老鼠捉住”的情境(或出示挂图)同学们,你能用子集的'话说说图上的故事吗?(让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猫和老鼠》,齐读课题。

二、自主认读,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待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指名读儿歌,其它同学边听边再人为读得不够准确得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再互相评一评。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地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再自由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做游戏,记生字。

按顺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生字,就能把待游这个字的一句儿歌念出来。例如:出示“鼠、米”,学生立即能说出“小小老鼠,出来偷米。”念的失火还可以配上动作。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待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儿歌,整体感知。做游戏,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

认读“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些生字。

二、引导发现,认识生字构字规律

1、出示“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让学生说说在“咪、眯、迷、谜”这些生字中发现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几个生字都是由“米”字加部首组成的。这样的字叫形声字。这些字的部首跟它们的意义有关,其另外一部分跟镀音有关。我们以后还会学到许多这以类字。

3、你还发现以上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加上的部首与表示的意义有关。例如:我发现小花猫用嘴咪咪叫,所以“咪”字示“米”字加上“口”;眯着眼睛跟眼睛有关,所以“眯”字示“目”字旁。)

三、组词说句,发展预演

1、挑选你最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2、读一读。(出示课后习题2)

四、指导书写,学会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让学生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6个字中人最难写的字。老师随机教学生认识新部首。

3、教师范写“欢、咪、洞“这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谜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学生描红、写字。

5、师生共评,在写得好得同学得作业本上盖上红花。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词语、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3、能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同学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培养同学的听说能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课件。

3、生字卡片。

4、一张空白贺片。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知

1、让同学观察一组象形字。

2、同学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同学的发现给予肯定。

并与今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飘、完、园”四个字:

同学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

尊重同学独特见解,鼓励同学敢于发表自身的意见。

4、同学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

同学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板书符合教学内容的组词)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

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

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10、课件出示6个生字:

同学认读。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1、出示“张”字:

同学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

“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

张爷爷。

(师板书)

3、出示其它带“张”字词语:

同学自学,理解字义。

4、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同学理解词义:

⑴“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同学用动作演示词义。

⑵“一张画”实物讲解。

⑶“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

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5、引导同学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

1、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字词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同学认读:

⑴指名读:

指导读准轻声和平翘舌音。

⑵开火车读。

⑶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字音。

⑷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⑸指导同学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⑹全班交流积累的词句。

二、读读背背

1、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师范读:

同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读、理解词语:

组内讨论,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四个词语。

(认读积累,为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4、同桌互读:

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分段阅读,理解诗歌:

第一段:

考虑:

我家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第二段:

结合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第三段:

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家的那种温馨、宁静、和睦的气氛。

6、指导背诵诗歌。

7、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

1、积累看电视、上活动时认识的好词、好句。

(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身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做一件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动画:

画面上,知心姐姐讲述小明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故事。

激发兴趣,引起同学思索。

2、让女生看,男生闭眼睛。

3、女生把看到的故事讲给男生听,男生听后在全班讲,大家倾听,引导同学评一评谁说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评议谁做得对。

商议怎样帮小明想方法。

二、合作探究

1、分组商议:

想什么方法说服小明的妈妈爸爸?

2、小组商议:

个别同学发言,大家倾听他的想法,然后评议。

3、确定本小组的方法。

4、全班讨论:

哪个小组的.方法比较合理,最后选定最好的方法。

5、让各小组内的同学采用自身小组喜欢的方法扮演家长、小朋友、同学等角色。

6、扮演劝说家长的过程:

说服“家长后”,请“家长”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小朋友”的要求。

7、各小组选出优秀的,上台扮演。

三、创新发展

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有哪些类似的经历,自身又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自身会做哪些家务?

教教其它同学。

交际感言:

用一句话,一句广告语、一幅画、一首歌,表达学习后的情感体验,呼吁给小朋友一个生长的世界。

四、安排同学看展示台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我该怎么办?

沟通

说清楚听仔细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闲 旧

⑴ 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⑵ 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⑴ 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⑵ 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游戏。板画:小河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 打伞 打电话 打鱼 打球 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认识它们吗?

3、请学生读。

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⑶ 同桌互读。

⑷ 男女生比赛读。

5、认识大写字母:

⑴ 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⑵ 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⑶ 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诵比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与伙伴相处的快乐,学会交朋友。

2、朗读课文,体会美好的情感。

3、学习8个一类生字、掌握一个新偏旁部首“尸字头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八个一类生字、掌握一个新偏旁“尸字头儿”。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米老鼠动画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体会课文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学习课文之前,给孩子们放一段米老鼠的动画片。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动画片中的主角吧?对了,是米老鼠。你们喜欢它吗?那你们知道是谁塑造了这个可爱的`动画形象吗?它是由世界的动画大师迪斯尼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迪斯尼和米老鼠之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认读二类生字。

非:fēi非常是非非法非洲

故:gù故事事故世故故乡

极:jí极点南极北极

思:sī思考思想思维

爬:pá爬虫爬山爬树

互:hù互相互助相互

2、识记四个一类生字。

尔:ěr上下结构1你的2如此这样3﹍……的样子尔虞我诈出尔反尔尔后

主:zhǔ独体字象形字字谜:国内有点变化。主任主人主角民主主动

乎:hū独体字字谜:迎头一巴掌,兜胸两拳头,横打一木棒,再敲一锄头。

在乎热乎乎超乎寻常

尼:ní尼龙尼姑学习一个新偏旁“尸字头儿”。

四、巩固所学生字。

五、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四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分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四个一类生字。

失:shī独体字形声字字谜:本是一支箭,箭头穿破天。失败失望失约失信失误丢失失去

业:yè独体字象形字字谜:上下两字肩并肩,一正一反底相连。作业学业业务毕业农业工业兢兢业业

卡:kǎ独体字字谜:上不上,下不下。卡车卡片qiǎ关卡税卡卡住

片:piàn独体字象形字片刻片段唱片名片照片相片图片

piān唱片儿影片儿强调片的笔顺。

三、复习生字。

四、作业: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生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二、处理课后习题。

1、读一读,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开火车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师可先举例。

2、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读句子,说一说,红色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赶紧”可以换成“赶忙”、“连忙”、“马上”等。“美美地”可以换成“高兴地”、“香香地”等。

3、讨论。

分小组讨论怎样交朋友。也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三、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迪斯尼和米老鼠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迪斯尼和米老鼠

生字卡片、“片”的笔顺生字词语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现汉字规律,自身小结识字方法,学习自主识字。

2、积累语言:读准字音,反复练说。

3、练习读、写基本功。

4、巩固识字。

教学重点

1、同学第一次学写句子,要充沛激发、调动和维护同学写句子的兴趣,注意打好写话的基础,特别是认真写字的习惯。

2、体会:学习正确(常)朗诵的方式。

教学难点

将“口语交际”和“展示台”有机结合。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教学准备

1、板书(课前)。

2、同学书画。

课时布置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导语:走进《语文园地一》,我发现第一大板块就是(待生接),“我的发现”。那么,到底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二、完成“我的发现”

1、看板书,生齐读生:

师:先一起把黑板上的生字,读一遍,好吗?

2、开火车,指名读:

师:再来读一读。

3、鼓励同学自主学习,发现规律:

⑴自身发现,同桌交流:

师:你有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交流,互相补充。

⑵指名汇报:

师:谁想来吗?声音要洪亮哦!

⑶归纳识字方法:

鼓励同学发现其他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⑷鼓励同学动脑想一想:

师:开动脑筋,你还能在你的识字库里说出这样的字吗?

⑸口头组词:

师:还回到黑板上,用这些生字来组词吧!

4、“我会认”:

⑴指名认读生字:

师:谁能一口气认读这些生字?一定要读准字音哦!

⑵巩固偏旁:

师:难度加深了,这些字的偏旁部首的名称你能说出来吗?

⑶口头扩词:

师: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

⑷同桌抽组生字条:

师:同桌互当小老师,抽读生字条里的生字,读准字音。

三、安排作业

预习“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一、完成“我会读”

1、指名读词:

师:反应快速、读音准确,谁行?

2、师相机指导读词技巧,即有感情。

3、男、女生读词竞赛:

师:看看你们谁读的词,音准而且有感情。

4、课堂活动:

师:关于春天的词语你还会说什么?

5、巩固生字:

师:“万、颜、百、欢”它们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呢?

二、完成“我会写”

1、鼓励同学发现做题的方法:

师:认真想一想,拿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你会怎样做?(从哪里开始入手,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先拼读音节,看看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再想想写的字是由那些笔画构成的;这些笔画(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句子末尾的句号一定不能丢。)

2、师生共写第一句话:

师:我们一起来写第一句话,好吗?

(引导生按上面讲的方法完成。)

3、生独立完成第2句话,师巡视:

师:自身做(写)第2句,有问题吗?

4、齐读2个句子:

师:一边读一边检查,看看自身写对了吗?

5、同桌互相检查、读句子:

师:同桌互当小老师,一边听他读句子,一边帮他再检查一遍。一定要当一个认真负责的小老师哦!

三、完成“读读背背”

1、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巩固读书要求:

师:题目要求是什么?(“读读背背”)。要想背诵下来之前必需要能做到熟读,对吗?还记得读书有哪些要求吗?

2、齐读:一起来读吧!

3、同桌互读:

师:同桌互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鼓励他。

4、指名汇报:

师:谁想来读给大家听?

5、提问:这篇小短文写的是什么?

6、竞赛背诵:

⑴师:挑战自身的记忆力,看谁先能背出来,看谁能进入“挑战记忆十佳”。

⑵小组竞赛。

⑶齐读。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展示台

一、交流预习,开课入题

1、同学出示自身的预习效果(实物、画……)。

师:你找到春天了吗?快拿出来吧!

2、同学(同桌)交流“找到的春天”;

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春天吧!

3、指名汇报:

师:谁想和大家说说你找到的春天呢?

二、由“我会唱”继续交流“春天在哪里”

1、从歌曲《嘀哩嘀哩》入手,激发兴趣:

师:愿意和我一起唱吗?

2、现场交流、绘画:

师:春天都有什么啊?(待生答),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描绘春天吧!一会和大家交流吧!

3、说一说“我”画的春天: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你笔下的春天,其他同学可以当小记者向他提问。

三、识字擂台

1、游戏:“我会认”

师:谁来挑战我手中的这些本子上的名字?看谁认得多?

2、轮流识字

师:和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不但要能认识他的人,还要能认识他的名字。

3、小组挑战

师:看看哪个小组能够齐心协力赢得竞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雨字头”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注意指导“车”、“霜”的发音。

(二)指导“亭”、“停”、“车”、“霜”这四个字的书写,注意前一组字在字形及读音上的联系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讲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受诗人作诗时的情景。

(二)介绍诗人。

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

(一)配乐范读古诗,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学生自由读诗。

(三)学生汇报读诗成果,指名朗读。

三、设置情境学诗,随文识字。

(一)欣赏图片,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图上画的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有红色的,是五彩斑斓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着。

学习“远”。在哪见过?(〈画〉)在这里也是远近的意思,“远”在书写时要先“元”,再写走之旁。扩散走之旁的字。

学习径。在诗中是小路的意思。

学习斜。在诗中指小路弯弯曲曲。

再读诗句。

(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着几户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

借助想像读诗句。

(三)看书中插图,学习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样子,就把它画了下来,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这个亭字。指导书写。

学习停。通过亭来学习这个字。

学习车。注意这个生字的笔顺。组词,指导书写。

学习霜。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时地面形成的一层白色晶体,霜叶就是经过霜打的红叶。“雨字头”与单独书写时发生什么变化?雨字头的字:雪、雷。

(四)看枫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像,练习说话。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和惊叹中,能看出你们很喜欢这美丽的枫叶,假如你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你会怎么样呢?

假如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我会忍不住吟诵起这首诗的后两句——

(五)整体感受,背诵古诗。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相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课文。

3、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觉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想象,读中感谢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如何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江南,江南的山水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北国的新疆风光同样令人陶醉,那里有盛产水果的吐鲁番盆地,神奇的火焰山,还有令人神往的天山。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今天就主我们随同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欣赏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亚洲山系之一,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的旅游胜地。

2.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来读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天山之夏是否和我们这里一样炎热呢?

(3)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3、学生生字词,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读准下列字音

白缎(duàn)山涧(jiàn)俯(fǔ)视马蹄溅(jiàn)起

绵延离鞍(ān)飞泻(xiè)峭(qiào)壁白莲(lián)

萦(yíng)绕矫(jiǎo)健荡漾(yàng)新疆(jāng)

漏(lòu)下洄(huí)水涡戈(gē)壁滩

白皑皑(ái)五彩斑斓(lán)五彩缤纷

(2)多音字

盛:shèng茂盛chéng盛饭

饮:yǐn饮水yìn饮马

奇:qí奇怪jī奇数

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叠

(3)理解词语

峭壁:陡直的山崖。

俯视:从高处往下看。本课指坐在马鞍上看饮马溪。

斑斓:灿烂多彩。本课指溪水中水石色彩绚丽。

蜿蜒: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原始森林绵延不尽。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本课形容溪水起伏动荡的样子。

重重叠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本课用来形容森林中树木很多,又很茂密的样子。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本课指山中野花的色彩艳丽而繁多。

矫健:强壮有力。本课指马强壮有力。

绚烂:灿烂。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是按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的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请你找找课文中的脉络句?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部分(1)全文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

第二部分(2)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所看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3)描写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第四部分(4-6)描写森林深处的花和牧场。

四、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静美

1、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作者描写了天山的“静”美。

1、课文写天山的“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寂静”“幽静”、“风平浪静”)

2、作者具体是怎样来描写的?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具体地描写天山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的“静”美。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文章抓住了天山的什么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情

1.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天山的“静”美,写出了天山之夏独具风韵。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章围绕“静”描写了哪写景物?

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牧场等。

2、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一)读第2自然段。

1、讨论交流:这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些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1)描写了溪流、云影、雪水、溪水。

(2)描绘的方法---形象的比喻、巧妙的衬托。让我们来品一品这些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展现景物的美的:

①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还运用衬托手法,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的高大、静美。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多么巧妙的衬托,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②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动人姿态,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作者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讨人喜爱啊!这雪水和溪水,仿佛一个寂静清凉的世界,也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

(3)谁来总结一下天山的雪峰、溪流有什么特点?

天山的雪峰:高、大、白。天山的溪流:急、清、活。

(4)作者此时会干什么呢?有什么新发现呢?(饮马溪边)

小结:作者按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天山景物的无比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再次读这部分课文,用心体验语言文字美。

(二)我们再跟着作者的脚步读读第3自然段

1、想一想作者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2、体会语言美“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蜿蜒无尽”写出了原始森林连绵不断,用“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等叠词写出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从缝隙处“漏”下。(精确的用词,把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等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三)感受了秋天的凉爽,再往里走,我们又会欣赏到哪个季节的美呢?自由朗读4-6自然段,思考:天山的野花和牧场有什么特点?

1、天山的野花:多、高、艳天山的牧场:辽阔、奇丽、风平浪静

2、让我们来品一品这绚丽多彩的语言吧,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1)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动人的排比和比喻,突出野花绚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而形成排比,突出了野花的绚丽灿烂,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洋溢着满腔的喜悦与赞美之情。一个“满”字写出了野花之多,漫山遍野,比比皆是。

(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工整的对称,烘托生机盎然)这里写马说“矫健”,写人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般。

(3)“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有力的反问,强调天山美丽)这里巧用反问强调了天山的美无与伦比,不似春天胜似春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三、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1)按照一写的顺序来写。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四、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语言来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第一课时为“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第二课时为“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

“识字加油站”由5组词语和8个生字组成,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明确了解生活用品的用途,运用多种方式识字并积累词语;“我的发现”由三组不同偏旁的字词组成,让学生初步了解偏旁与字义的联系;“字词句运用”由4幅心情词语构成,通过表情图让生明确该表情所表达的心情是怎样的,借助表情图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用上心情词语说句子;“日积月累”是一首古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积累优秀古诗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联系生活,正确识记“卫、刷、梳、巾、擦、皂、澡、盆”等字。

2.在看图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引导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等词的意思,并会用这些词语说话、写话。

4.借助拼音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5.从诗中得到启发,养成勤劳好学的习惯。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正确识记“卫、刷、梳、巾、擦、皂、澡、盆”等字。

教学难点:引导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做些什么事呢?谁能跟大家来讲讲?

2.指名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小伙伴,看看小刚他正在做什么事情?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出示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卫、刷、梳、巾、擦、皂、澡、盆。

(1)读准翘舌音:刷、梳。

(2)读准平舌音:擦、皂、澡。

(3)结构归类:

独体字:卫、巾

上下结构:皂、盆

左右结构:刷、梳、擦、澡

(4)区分形近字:澡、擦

(5)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6)男女生互读生字。

(7)指名读生字。

4.快来看看,谁能告诉大家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用来干什么的?

5.根据学生述说,顺势出示该物品的用处。

6.指导学生齐读、分小组读。

三、我的发现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哪些动物?

2.有些动物非常想和我们交朋友,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它们分别都是谁吧?

3.第一组动物

(1)出示猫、猴、狮的图片:它们是谁?

(2)出示生字并齐读,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反犬旁”)

(3) “反犬旁”的字基本上和什么有关?

(4) 你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

4.第二组动物

(1)出示鸡、鸭、鸦的图片与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鸟字旁”)

(2)“鸟字旁”的字基本上和什么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鸟字旁的字?

5.第三组动物

(1)出示蝴蝶、蜻蜓、蚂蚁的图片与词语:观察这些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虫子旁”)

(2) 虫字旁”的字基本上和什么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6.齐读生字。

7.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p72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反犬旁、鸟字旁、虫子旁:你们还记得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吗?

2.小朋友们的记性真不错呀!好,现在请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些表情,你觉得她的心情怎么样?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表情图:看到这些图,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2.根据学生表述,顺机出示词语。

3.理解词意: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4.小组交流: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让自己高兴、生气、害怕或难过的?

5.派代表全班交流。

6.小游戏:你来表演我来猜。

7.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个句子吗?

8.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心情的词语?(愤怒、伤心等)

9.连一连:出示相关表情词与图片。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大公鸡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2.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想学就请大家把书翻到114页。

3.听课文录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等会问老师和同学。

4.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5.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

(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

(3)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

6.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农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勤劳吗?那么,大公鸡比农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学们,你们觉得大公鸡勤劳吗?那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学习大公鸡这种勤劳的品质啊?(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7.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四、布置作业

背诵《画鸡》这首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2024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2024教案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2024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教案模板6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6篇

2024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7篇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8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22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