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8篇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以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机及《快乐的节日》歌曲录音带

2、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3、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

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练习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

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

阅读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我设计了教师范读,教师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老师的“情”感染学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因此,我让学生闭上小眼睛,自己深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诵了一遍,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感受到了快乐的情绪。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ai、ei、ui3个复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ai、ei、ui的四个声调。

3、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教学重点:

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标调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1、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字母朋友吗?(课件出示单韵母)

2、如果戴顶帽子还认识吗?(开火车读)

3、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三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

这几位老朋友还托我带了点礼物来,让我奖给学习认真、勤动脑发言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得到它吗?老师希望全班小朋友都能成为爱动脑的好孩子。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出ai,知道复韵母

1、出示比高矮图:这两位小朋友紧紧挨在一起,在干什么呀?教师随机问:谁高?谁矮?(出示:矮ai)2、把矮的帽子去掉,你还会读吗?板:ai指名读。

3、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ai是a、i手拉手后组成的)

师:是呀,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就能组成新的韵母,它叫复韵母。

(二)学习ai1、读准ai

谁已经会读这个复韵母了?指名读。

我听清了,还看清了。发ai时口型要变化,由a慢慢地滑向i。就请小老师领大家读三遍。指名读。纠正。齐读。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合作读,谁愿意和我合作?(师生示范读)同桌合作读、指名读、齐读。2、指导书写ai

(三)学习“ei”

1、师:我们接着往大姐姐和小弟弟的身后看。(出示课件:一个大盘子里放着四个杯子)你看到什么了?

师:杯子的"杯",音节中的韵母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位朋友。(点击按钮,跳出"ei")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生试读。

2、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读一读?

一生到前面读,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辨别,然后探讨着发音,直至正确。齐读,指名读,分组读。、

3、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吗?

4、师:把"ei"写在四线三格里,应该怎样写呢?生说师写、齐读。

(四)学习“ui”

师:大姐姐和小弟弟说了很长时间的话了,口渴了,怎么办呢?(出示课件,呈现倒水的动态过程)倒水的"水",音节中的韵母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三位朋友(呈现"ui")会读的同学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同学可以问问其他同学,会读以后,还要想办法记住它。

1、读准ui

生读,想办法。师:谁会读?

生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比读)

2、我们来玩个游戏,模拟山谷回声。

师做动作读: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师:ui—,桂花开啦!(生答)师:ui—,回家啦!(生答)师:ui—,我会念ui了!(生答)

3、ui,应该怎样写呢?生说师写。生齐读"ui"师:同学们看,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三位新朋友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复韵母。

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读的准。师指生读。

三、课中操

四、学法迁移,形成能力

1、学习ai ei ui四声

师:这三位朋友戴上帽子,大家还认识它们吗?我们来试一试。师放生读。2、标调儿歌注意i戴上帽子后去掉点

五、形式多样,快乐拼读

1、复韵母也很喜欢和声母交朋友,哪位小朋友会拼读?(指名读,读对了跟读)

2、出示图片,拼读五、书写指导

这堂课小朋友学习了ai、ei、ui,学得很好。现在我们要学习怎么写好复韵母。注意复韵母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3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4

第二课时

一组:放牛

敌人扫荡 迷失方向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一、由找反义词引入课题:

15月亮和云彩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跳高、跳远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谜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自编谜语,学习观察与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难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猜谜时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

??、了解准备情况,复习,导入本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开个猜谜会。小朋友的'谜语卡片准备好了吗?检查。

2、你们准备的是哪一方面的谜语呢?

小朋友准备的谜语真多,我们这里都像个谜语王国了。今天我们就在谜语王国里游玩,看看谁是猜谜能手。

3、你会猜谜了吗?

??、教师示范,说说收集谜语的过程

1、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谜语,介绍自己收集谜语的过程,并念出谜面。2、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编谜语,介绍自编谜语的过程,是抓住了什么特点(不说出谜底),并念出谜面。

3、在老师念谜语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几个字?

4、同桌互相介绍谜语的收集和制作情况。

??、师生对话,作猜谜示范

1、我读你猜。老师主动交流:走到一个同学面前,有礼貌地说:“请你猜猜我的谜语吧。”

2、师生对话。了解猜谜时的思考过程,或指出猜谜时考虑得不对的地方,不断提示,最后猜出。

3、你读我猜。出示另一张谜语卡,请一生上来示范怎样去猜别人的谜语。这时,该怎样说。

4、老师请猜出的小朋友在猜中者一栏中签名,并夸奖说:“祝贺你猜对了。请签上你的名字吧。”还可以怎样夸奖别人?

??、开展猜谜活动

组织猜谜活动,播放轻松欢乐的音乐。

参与部分猜谜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评出猜谜能手

根据签名情况,评出十个猜谜能手,发给标志。

??、教学效果测评

自己评价学习的效果:猜出了多少谜语,跟多少人主动交往,认识了多少个新字,夸奖自己。

对认得多的给以表扬。

??、拓展性学习

1、课后与同学交流,继续猜谜、识字,签上自己的名字。谁的收获大,进行奖励。

2、认为哪个自编谜语最有意思,说说自己的意见。语文组长收集意见向老师汇报。然后对这些谜语的作者给予表扬。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了解西柏坡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柏坡这个地方的特点和变化。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家乡吗?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小朋友的家乡,他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呢?(教师板书课题)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课题。

5.指名读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6.现在,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家乡在哪儿吗?

7.导入:西柏坡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

1.教师范读,学生装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的情况。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

(2)指名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

(4)游戏巩固。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10)

1.教师出示体现西柏坡这一地方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这个地方的什么特点。

2.指名看图反馈。

3.教师导读:那么课文是臬介绍的呢?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西柏坡这一地方特点的语句。

4.指名反馈句子,集体读一读。

5.深入理解句子的内容。

(1)指名读,其它学生评议。

(2)指名说一说,读了这些句子后,你对西柏坡有什么了解。

(3)教师小结并板书:

石头多

山窝窝用石磨、石碾

(4)教师出示石磨、石碾图,让学生感知石磨、石碾的样子。

(5)让学生说说石磨、石碾可以用来做什么?

(6)反复读中感知,指导学生读出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

6.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1)教师出示句子:“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指名读,集体评议。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讨论、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集体反馈,教师适当引导。

7.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熟读课文,复习生字(5)

1.自由大声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3.出示课后第二题,学生读一读。

4.要求学生照样子组词。

5.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五、布置作业(5)

1.认读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西柏坡

bǎi柏 pō坡 xínɡ行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意。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一位山东作家,叫王宜振,他写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写秋天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

2、指名朗读

有不懂的词吗?

3、再读,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

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哪个字使整段都充满了生命力?

2、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苹果——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

桂花飘香,菊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这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写处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读诗歌,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继续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感受这美好的秋天。

二、品词析句

1、秋天,凉风习习,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秋天来到(),在那儿()。

2、秋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说吗?

秋风飘到()()。

3、默读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说说原因

4、交流

秋风“打滚”、“奔跑”——秋风调皮。“可爱”——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涂掉。”——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静态写成动态。

5、指导朗读

三、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涌出怎样的想法呢?

读第6小节。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1)“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

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交错、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

(2)“发亮的汗珠”、“闪耀”

丰收了,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地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内心却无限喜悦,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3)小结

诗人不仅赞美了秋天,更是蕴含了这样深厚的道理。

2、读最后一节,你读出了什么?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通过“珍藏”“黄叶”,表达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2024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教案模板6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6篇

2024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7篇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43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