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快与慢音乐教案精选5篇

教案的质量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编写教案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知识的重要途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快与慢音乐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快与慢音乐教案精选5篇

快与慢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每次的优质课活动结束后都让我受益很多。从刚入园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对于教具的应用、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环节的设计、目标的设定、教态等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通过讲课、听课的过程,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1.对于本节活动的目标我进行了修改,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创编动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标完成的比较好。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的表演区没有重点的环节。所以我进行了学习节拍、节奏的练习。

2.开始是和小树叶做游戏,孩子们都能随着老师的指令玩游戏。游戏后,通过游戏地引导进行练习发声。也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3.看图谱学歌词,孩子在学习拍打节奏时都能跟着老师的动作来拍。

4.在学习歌曲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不太感兴趣,应该把弹琴的.环节放在听音乐的前面,这样孩子会感兴趣。还有在学习歌曲时,我的语言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要选序渐进的学习歌曲,

5.歌词的理解,第一段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第二段是小树叶对树妈妈说的话,再激发孩子的理解歌词,在开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树妈妈的互动,弹琴和欣赏的环节换过来,打扮树妈妈时可以让那个孩子多捡几片树叶。

6.我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加上了游戏,通过游戏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歌曲的乐趣。

快与慢音乐教案篇2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日常用具、交通工具、甚至是人体内轻微的声音,我们都可以让幼儿通过乐器来表现,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故事情节中角色的情绪变化来配上相应的乐器。如:故事《老鹰捉小鸡》,以“老鹰捉小鸡”为故事情节,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乐器,来探索发现故事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小鸡出壳时的声音;小鸡被老鹰捉住时的哭声;母鸡与小鸡啄米声、笑声;老鹰飞来时的沉重情绪变化,等等都可以配上相应的乐器。

随着幼儿摆弄操作乐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不同乐器声音的听辩力的提高,我组织幼儿进行类似“乐器故事”这样的活动。从一开始探索“天气变化时的声音”到现在探索“故事中的各种声音或是角色的情绪变化”,我发现,小朋友们参与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因为这样的活动“自由度”比较高,活动过程中,常常通过幼儿讨论或是协商、合作等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同时结合活动还能发展幼儿的探索、表现、创造、想象、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再次进行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进一步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让幼儿继续探索和发现活动中存在着的更多的学问和奥秘。

目标:

1.能创造性的选择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情节。

2.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合作及协商、探索和创造、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3.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巩固歌曲中出现的轮唱及合唱的指挥和演奏方法。

重点与难点:

能创造性的选择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老鹰捉小鸡的图片6张,各种乐器若干,十五音琴若干。;

流程:

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乐器故事《老鹰捉小鸡》--游戏《大灰狼和小白兔》

过程:

(一)复习歌曲《许多青蛙呱呱呱》

1.幼儿集体边唱一个音,边拍一下手。

老师:池塘边有许多青蛙在说悄悄话呢,我们拍拍手,唱着音宝宝把他们请出来,好吗?

2.幼儿演唱歌词一遍。

要求:老青蛙和小青蛙可高兴了,我们把他们高兴的样子唱出来。

3.分角色演唱。

1)一半幼儿做老青蛙,一半幼儿做小青蛙,请两位小朋友做指挥。

(提醒:老青蛙说悄悄话时小青蛙不唱,而要仔细地听。小青蛙说话时老青蛙仔细地听。一起说悄悄话时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节奏。即:提醒幼儿轮唱、合唱时注意看好指挥的动作)

2)评价幼儿的演唱及指挥的指挥动作后,换角色,换指挥继续演唱。

4.演奏:

1)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在十五音琴上演奏旋律。

2)评价幼儿演奏的情况,特别针对幼儿轮奏及合奏进行评价。

(二)乐器故事《老鹰捉小鸡》

1.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图片,上次我们看过了老鹰捉小鸡的图片,小朋友们还看着图片编了好听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2.找声音:

1)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找找故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示?

2)你为什么要用这个乐器来表示?(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来选择)

3.幼儿分组讨论操作

1)幼儿分成五组,自由讨论、协商,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选择的乐器。

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参与幼儿的讨论,对幼儿乐器与角色的选择的了解和帮助。

4.表演:

请一到两组幼儿上前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评价。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解决。

(三)游戏《大灰狼和小白兔》

幼儿跟着老师钢琴上弹的旋律的变化或是老师边弹琴边讲述的内容,来创造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

快与慢音乐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歌曲的旋律,知道歌曲中不同人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歌唱和表演;

3.情感目标:

萌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并从表演中体验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的旋律,并能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歌唱和表演。

难点:萌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并从表演中体验快乐。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视频、《小红帽》图片、钢琴、角色头饰等。

四、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初步感知歌曲。

通过手指游戏《我有一双小小手》吸引幼儿注意力,观看视频《小红帽》。

提问:小朋友以前有听过视频里的歌曲吗

2.观看图片,熟悉歌词内容。

出示与歌词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并进行提问,“小朋友们,这幅图中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呀外婆家在哪里呀小路上还有哪些东西呢”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回答。

3.学唱歌曲,体验唱歌的乐趣。

边弹钢琴边进行范唱,在钢琴伴奏的引导下对幼儿进行逐句教唱;

让幼儿在钢琴的伴奏下根据图片的引导进行独自演唱;接着,我会通过分组演唱的方式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4.表演展示,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歌曲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让他们选择头饰来扮演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

五、活动延伸

去美工区将自己喜欢的角色画下来。

快与慢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

2、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唱歌。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能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兔子手偶。

3、表演时的小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新年到了,老师带了一位小客人,她要和我们一起过新年!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你们想看一看吗?

2、教师请出小客人——兔子宝宝。

3、兔子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过新年,她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来听一听。

二、感受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新年好》一遍。

2、问小朋友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新年好呀~ 新年好呀~

祝贺大家新年好!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幼儿回答,教师再用唱的方式告诉幼儿,加深幼儿对歌曲的记忆。

3、教师鼓励幼儿跟唱,在幼儿熟悉曲调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能跟着音乐拍手。

三、师生共同表演。

1、播放音乐《新年好》,教师跟着音乐唱歌跳舞。

2、在《新年好》的音乐中,教师带领小朋友边唱歌边跳舞。

3、最后请小朋友互相祝福新年快乐!并把祝福带回家给爸爸妈妈。

快与慢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 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 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 师范唱;

2、 带学生朗读歌词;

3、 带唱歌曲;

4、 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音乐游戏快与慢教案最新6篇

快与慢幼儿园音乐教案优秀6篇

快与慢幼儿园音乐教案推荐7篇

快与慢幼儿园音乐教案通用6篇

小班音乐快与慢教案推荐8篇

音乐游戏快与慢教案推荐8篇

快与慢幼儿园音乐教案参考8篇

快与慢材料作文精选8篇

时代的快与慢作文最新5篇

快与慢材料作文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16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