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帮助我们记录内心感受的工具,独特的见解一定要在其中有所体现,为了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写得优秀,一定要将自己的思绪梳理清楚,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给教师的交流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给教师的交流心得篇1
五月份的时光也在一轮轮忙碌中过去了,来小院学习的人也是变得络绎不绝,真正的有种马不停蹄的感觉。从五月初劳动节假期的书法班,了凡四训课程,到月末的德艺师资精品课程等等。学员们都是一批紧接一批,也表明了传统文化国学培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公司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大家也慢慢朝着杨老师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前行着。
五月份餐厅的工作由于孙老师家中突然有事,面点岗位出现空缺,我就被安排到面点协助葛老师的工作。又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感觉,因为面点的知识的确对于自己是一个很大的空白,自己生长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对于这些,自己在脑海中都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这些自己必须要马上去学会,才能为葛老师去分担些工作上的琐事。
我一直坚信,越是自己不会的东西越能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渠道有很多种,自己在休息时就查阅餐厅里关于面食的书籍,介绍的很简单,很详细。不懂的地方就向葛老师请教,葛老师每次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像最简单的白面馒头也要经过和面、发面、压面、揉面、醒发、上气蒸馒头等多个复杂的步骤,每道程序都是非常重要,互相影响,紧紧相扣的,其中都有着很多的技巧与讲究。
五月份,很忙碌的一个月,但是自己也的确从中学会了很多,在餐厅三个月了,很幸运这三个月自己将餐厅里最重要的几个岗位都学习了一遍,做过的确会感觉不一样,做事风格也麻利了很多,但是也感觉到这仅仅才是一个短暂的开始,劳动知感恩的道路还将永续的走下去。
在这个月中自己还为少儿班的小朋友们上了一节德育动漫课——《郯子鹿乳》,提前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思路一直都不是很明朗,上课时也感觉到自己明显的缺乏经验很气场,人不多但是自己紧张到语无伦次,准备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看来三寸讲台的确是个磨练人的炼丹炉,而自己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锤炼,也感谢公司能够安排这种机会让大家都得到锻炼。
学习方面在参加完通州区书法比赛征稿后,自己将时间都放在了硬笔书法练习上,迎接六月中旬的“诚敬杯”员工硬笔书法比赛。休假时间自己琢磨印章,完成后并向老师们请教,因为自己很喜欢这些,所以有时虽然一坐一天倒也乐在其中。最近看的书籍也是关于书法方面的,在阅览室借阅的——《汉字书法之美》,作者是一名台湾人,能够将枯燥的历史描绘的细腻唯美,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自己也学习了解中华五千年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丰富文学知识,也开阔了自己关于书法历史的眼界。
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懈怠。当自己懒惰时,心里总会有千百种理由来说服自己,例如太累了,放松放松,等等。所以心中一定要找到一个强大的信仰,足以打败自身习气。《了凡四训》中讲到:“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就像老师常常讲到,要给自己加以危机感,像我们年轻人,往往喜欢安逸的日子,但这样表面看似舒服实质却好似噬人的魔鬼,危机淘汰感才能鞭策着自己一直努力精进向前,安逸的日子不会适合现在的我们。
给教师的交流心得篇2
我校从2020年9月开学以来,每周三下午,数学组教师就会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使得数学教师受益匪浅,在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备课,为每位数学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使得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
1.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中的教学情景,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2.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当看到老教师谈及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不同的特点时的那种面面俱到,无微不至时,我真的感觉到差距的遥远,老教师的精神也使深深的敬佩,为我们年轻教师做了好榜样,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听着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我认为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材理解得足够深刻,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要了解各个年级段学生的特点组织合作学习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若没有明确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混乱;若有分工,也不会听从组长的布置,在小组争抢着分担每个角色。这种情况教师要制定一个可行方案,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组员都要有事情做。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意识,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及时搞好对小组的评价。当然还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还需要我们的实践和探究。
总之,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无论在备课方法,还是课堂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给教师的交流心得篇3
期中考试在忙忙碌碌的5月份结束了。地理成绩就在昨天已经出来。在办公室,我加班统计了我以及另外一个老师所教各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结果实在令人伤心。
首先要说明一点,在我们学校,单号班属于快班,双号班属于慢班。我所教的班级是六到十班。也就是说有两个单号班,三个双号班。单号班相对来说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省心的,但双号班维持纪律就非常困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县里给的教学进度表,在我看来实在是太不合理。按照县里的教学进度表,每周的教学任务,是四课时以上。
这就意味着我需要连续讲四课时,才能完成我的教学进度。但是,学校安排的每个班地理课课时是不一样的。有的班三节,有的班四节,有的班五节。这就造成了每周只有三节课的班级,上课时间真的非常紧。再加上,每两周需要周测一次,还需要讲周测。我的教学进度一直跟不上。我也不得不每次不管是正课还是辅导课都给学生讲课。
在我看来,如果我不讲,我的学生们很可能就不会,成绩又怎么会好。但现实却给了我沉痛一击。期中考试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据。
昨天晚上我认真想了一下。对于我的学生,讲课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你把课讲了他不一定会听,即使会听,也不一定掌握。我之前一直都在追求把课标要求的东西,课本的正文,课本的活动,课本的阅读材料,一点一点全都给学生讲一遍。但是成绩却告诉我,这样没有任何作用。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应该是在练习方面出了问题。我一直在赶进度,一直在讲课,忽视了反馈。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作业,课下练习的完成情况。由于没有时间讲习题,我就仅仅把课时练的答案发下去,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对答案自己改正。但显然,我想的太过于美好。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自己检验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提高自己。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考去县里更好的学校。总而言之,就是我做的不到位。
期中结束了,在剩下的半学期需要讲的内容,大概只剩下七个课时。也就是说,我会有大把的时间去给学生复习。在剩下的半学期,我要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布置小测,布置背诵任务,并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单号班和双号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单号班,我尽量带着他们把课时练上那种难度的习题学习通透。而对于双号班,我的目标会更低一点,我会要求他们把课本上的,重点中的重点,背下来,这已足够应付考试。
具体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我会一点一点的,把学生抓起来,在周测中,检测我这样做是否有效果,然后在实际应用中,按需要进行调整。
希望在接下来的半学期,我的学生能有更大的进步!
给教师的交流心得篇4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我很明白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高中学生,更是一个个农村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别无选择,只有努力的去研究如何教好我的学生,如何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他们的家长,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语文,即语言文字的综合学科,我们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古今颇有影响的名人佳作,无论是文言文、诗词、现代文等,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融合,可谓情思撼古今,芳草碧连天,满眼精妙文字如春日花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可是,我们的学生却并不买账,学习如嚼蜡,无滋无味,冷冷清清。作为中学语文一线教师,多年来,在课堂上,我直接面对学生,深切感受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热情不高。
面对这种种情况,我也一度困惑。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也并没有一味的为赶进度而“满堂灌”,或实施“高压政策”,而是很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可是,学生活跃过后,一重新回到课堂教学内容,瞬间又无精打采,或小声闲聊,心不在焉,或干脆埋头大睡,听者寥寥,课上的索然无味,教师自己都觉得无聊。甚至早读上的像晚自习,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这种漠然、厌学的状态,令我不得不认真、严肃的重新反省、审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我研究的课题就是如何激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我颇有心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新课标来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这样“教学相长”才真正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更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能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课堂沉闷、平淡散乱,不能够激活学生潜藏的内部动力。我们常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做“乐知者”教师就要营造气氛,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应该是疑问的聚集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画面。”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这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疑惑,产生探究的冲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最基本的形式,课内阅读是注重实效的,课外阅读是显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就要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精心安排课外情境延续,做好课后的延伸非常必要。
新教材的编排为教师提供了课外活动的设计方案,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情况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结合校本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笔记、座谈学习体会、开展阅读竞赛、举行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内情感在课外延续。切实提高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多课内的问题在课外补偿中解决了,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出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并联系自己生活感受,阅读出新意,激发出灵感。
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也尤其重要,我们研修过程中反复研究教
学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总之,本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交流心得篇5
最初,去农村学校支教的目的只是完成任务,然而到最后,收获却出乎意料,返璞归真,纯粹地喜欢上了这里田园般的工作环境,喜欢上了这里单纯美好的教育氛围。
当我走进岩门中心小学时,便喜欢上这里了。这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小学,最打眼的是食堂里亮晶晶的玻璃门,以后可以天天在这吃到可口的饭菜,心里美美的。然后来到办公室,办公桌上竟然有电脑,每位老师都有,这简直就是惊喜了。角落里还有一台打印机,随时可以打印教学资料,我已乐不可支了。办公条件如此优越与舒适,简直是让我感觉来到了世外桃源。
校园里的风景实在是美不胜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的柚子黄了,引得我驻足仰望;孩子们送给我的橘子甜进了心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盛开的时候,无论走到哪儿,空气都是香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冬天里的红梅俏丽地立在校门口,娇艳无比。“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春天里,橘花,橙花,栀子花争先恐后地开放,沉醉在校园里丝丝缕缕的花香之中欢喜不已。我常常羡慕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惬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何等平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何等悠哉;若能每日里如此恬静,岂不乐哉!
学校办公室里有一横幅“用爱和微笑诠释教育。”是的,学校里处处都有微笑:黄健校长在每一个晨光熹微时,总是站在校园里,送给每一个来校老师、学生、家长一个灿烂的笑容。李德显老师德高望重,常常被尊称为教授,他常常露出谦和的笑容,“我要多向你们学习。”成为了他的口头禅。曹喜梅老师无论是在老师面前还是在学生当中总是露出温暖的笑容,似慈母,如益友,若良师。李林霞老师温婉似水,即便是在办公室指导学生演讲时,也是浅笑轻语,令人赏心悦目。邓连国老师在课堂上狡黠的笑、张玉纯老师在讨论时爽朗的笑、杨慧腼腆的笑、侯梦婷大方的笑……在岩门学校工作的一年,每一天都是这样充满爱、洋溢笑容的日子。
我以为可以悠闲地度过支教时光,却发现时光如白驹过隙,何其匆匆。每一天的日子都在上课、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充实而又快乐中度过。课间时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武术操、篮球操过后,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每周都会以不同形式呈现,防震减灾安全演练、反恐防暴安全演练、食堂就餐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学雷锋”演讲比赛、诗词大会、运动会,六一联欢会,每一个活动都展现着学生的个性素质与精神风貌。青年素养大赛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才艺,洋溢着青春的风采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而最让我惊叹不已的是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比武活动,星期一下午宣布,星期三上课,仅仅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六堂课各具特色,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巧妙合理的教学设计,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地精彩讲授,无不展现了老师的语文素养。学校教导处精心组织,还请来了教研室和督导室的专家进行观课、议课、精彩点评,释疑解惑,让我收获颇丰。我的口语交际课《如何道歉》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益于本次活动的启示,后来代表岩门小学参加区里比赛获一等奖。并且,在此基础上,明艳梅副校长作为语文骨干教师、杨慧作为青年教师,还有幸福路小学李蓉老师、我的徒弟张丹老师与我一起磨课议课,组成了扬帆起航备课组参加了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
本学期,岩门小学因地制宜开设的特色课程——“种植课”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校门口开垦了一块地,撒下种子,播种了希望。孩子们在每次上种植课时都是叽叽喳喳、欢蹦乱跳地跑去种植园,有时乐不可支地拔草,如同献宝似的把一捧野草抱到我面前显摆;有时拿着勺子小心翼翼地浇水,那么虔诚,视若珍宝。到了收获的日子,紫微微的茄子、青青的辣椒、又细又长的豆角、还有那一大片的向日葵,这是多么有意思的课程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