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将实际经历与自己的真情实感相,才能更加生动有力地表达,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是能让读者知道我们的价值观的,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1
我的儿子余宸傲是北街小学六(1)班的学生。11月12日,他的班主任王少国老师专程到我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王老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访万家”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直以来,学校老师给了余宸傲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这次王老师称赞了他的一些优点,让我们为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倍感欣慰。当然,王老师也直言了他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课发言不积极,做作业和考试时容易犯小错误,作为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不够大胆,等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提醒他少犯错误,鼓励他在班级工作中以身作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老师还详细地询问了余宸傲在家的作息时间,看他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自学、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等,我们都如实相告。王老师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对我们因工作忙而陪孩子时间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我们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成绩和能力。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2
4月12日,他的班主任胡华贵老师专程到我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胡老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访万家”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一直以来,学校老师给了陈运生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这次胡老师称赞了他的一些优点,让我们为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倍感欣慰。当然,胡老师也直言了他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课发言不积极,做作业和考试时容易犯小错误,作为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不够大胆,等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提醒他少犯错误,鼓励他在班级工作中以身作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胡老师还详细地询问了余宸傲在家的作息时间,看他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自学、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等,我们都如实相告。胡老师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对我们因工作忙而陪孩子时间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我们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成绩和能力。
经过这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胡老师关心学生不辞辛劳、乐于奉献不受回报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师们每一次爱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样滋养着他们的心田。这次家访活动正如: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親”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匪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3
迎着风,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走在绿油油的稻田之中,别样的激动,期待着和每个孩子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
转眼之间,来河包支教的日子已过去了一大半,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已经对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性,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家长们也了解了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家访。我们的家访主要是针对家长,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孩子,了解西部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环境,了解家长们眼里的西部教育。与其同时,针对每个孩子,向家长们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让孩子们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使孩子们的未来更加明朗。
在我的印象里,农村的家长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历代人的艰辛已经让他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向往,而且每位家长都会希望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可能是地域性差异的缘故吧,家访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我所想象的情况。每到一家,家长们都以农村特有的方式热情的迎接了我们。一阵寒暄之后,我们便步入正题,开始探讨孩子的教育,这时的气氛就明显不如前面了。经过我的观察,家长们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好,可以负担起孩子的读书开销,而且会为孩子们作出额外投资的;还有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差,心里想着孩子的未来却是没有办法付出太多,而且会让孩子做很多农活。对于前者,家长的付出挺多,但是关注度不够,他们的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反会比后者少。他们或许是认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条件就够了,其实不然,孩子还小,重点应该放在养成教育方面,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后者,他们深深地明白生活的艰辛,所以很希望孩子可以摆脱艰辛,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只能是在一边瞎操心,因为生活毕竟是生活。
7月26日,我们去了几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家,他们都是小学里的佼佼者。一路听着万永莲介绍着旁边的植物,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不一会就到了刘林家,阿姨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她家是属于后者,刘林的妈妈读过中学,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且家庭也不算很困难,他爸爸在外打工。刘林的爷爷是位眼光高远的老人,听了他的一席话,我们真的很感动,也很欣慰,以为年过花甲的老人有这样的见识着实让人钦佩。针对刘林胆小害羞的性格,我们提了好多建议,也算是我们读书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经验吧。在我看来,老师总是喜欢那些爱问问题,经常去老师办公室泡的学生。我们把这条经验介绍给刘林,并让刘林的妈妈帮忙监督。带着满意的微笑向刘媛媛家走去,她家的条件不错,她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可能是由于太过年轻吧,哥哥好像对妹妹并没有怎么照顾和关心,在学习方面更是任由其发展。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孩子成绩很好。针对此问题,我们向哥哥提了建议,愿哥哥对她的教育可以有所改观。最后返回到万永莲家,阿姨已经给我们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于是我们便在饭桌前聊了起来。虽然阿姨没有读过书,却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农村妇女,言谈举止之间流露着一种伟大的母爱。有这样的家长,万永莲真的是很幸福,这会是她一辈子的财富。
7月27日,带着病怏怏的杨贞伟,踏上了从未有过的徒步旅行。风里过,雨里淌,从来没有在这么难走的路上走过,到处是石头,随处是峭壁,不禁令人心惊胆颤。那一块块突兀的石头,似乎会没有任何征兆的落下来。从红日当头一直到天色渐暗,终于走完了五六公里山路,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山岗。杨的爸妈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看着奶奶那朴实的脸,一种亲切涌上心头。感觉杨贞伟是个好孩子,工作负责,上课也很积极,但是孩子的性格还是有缺陷的,经不住表扬,最近他渐渐的变了,变得很张扬。就此,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可以给爷爷奶奶的教育带来方便。天色已晚,我们不敢久留,毕竟还有五六公里山路要走。我们行色匆匆的下山,向另一座大山走去
7月28日,家访的第三天去了我一直都想去的罗赢家,因为我觉得罗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她的生活,家庭条件等等。可能是性格的差异吧,她的父母显得很平和,并没有像其他家长见了我们以后的那种激动。简单的攀谈后,我觉得情况已经差不多掌握清楚了。相比来说罗赢家条件较好,是典型的第一类家庭,孩子自幼生活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在同龄人中似乎有一些优势。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也使孩子的性格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农村的孩子有着城市孩子的性格,这样来讲不知是否合适。家里为孩子的付出挺多,但似乎关心教育不多。家里要送孩子去遵义的中学读书,而且阿姨可能会去租房子陪读,这在其他孩子是想都不敢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叔叔阿姨展开了探讨。在我觉得,罗赢的性格真的需要改,似乎是有点偏激,虽然说孩子还小,可能有时是不懂事,但是也不能任由其发展。批评教育还是必须的
7月29日,顶着烈日,向田洪双家进发这俩双胞胎兄弟真的好害羞,甚至比女生都害羞,连老师都不敢正视。我把这几天的心得发现都讲给他们听,而且提了许多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建议。不知他们是否听进去了,又明白了多少。总之,希望这俩孩子可以顺利实现他们共同的心愿。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4
家访是学校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里,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条件与习惯以及思想动态。透过家访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推荐,不仅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20xx年9月13日,我们几位教师冒着大雨到了提前预约的学生家里。透过了解,这个学生是父母外来务工的子女,租住在学校附近。父母在附近工厂里打工,爷爷奶奶靠收卖废品挣钱。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从他们谈话中,感觉到他们对生活的妈祖和幸福。尤其是爷爷在谈到孙子的学习的时候,他说,孩子每一天放学都是先坐到窗口的桌子边把作业写好,然后读书给爷爷听,有时候还与爷爷互动,谈谈书里的故事,说说学校里的表现。爷爷是革命后代,给孙子也有很多讲不完的故事。看到爷爷满脸洋溢的笑容,我们教师心里也高兴,在这样的环境中,持续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很重要。
透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家访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我也觉得家访要做到真诚,要真正地是为了学生,要和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纯粹地向家长数说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学生的一些问题抛给家长。就应是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一齐教育好孩子。这样,不仅仅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尊敬,并且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家访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更好的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5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6
第一、学生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忙于打工,做生意也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学生交由爷爷奶奶管教,有些学生干脆无人看护教育,学生心理放纵,习惯不好,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
第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甚至于溺爱和放纵,让孩子养成了骄惯任性的心理,他们在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缺乏自信心、怕吃苦、自制力不够,这给学校教育、假期学习带来诸多的不利。有的学生早晨九点才起床;有的学生回家两天了,作业竟然一点还没做;有的根本不思学习,频频外出会友、瞎逛。
第三、学生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一致,有的看不清社会形势,给学生错误的引导,与学校的教育努力相冲突,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有借口可找,有台阶课可下,有空子可钻;对老师的要求阳奉阴违,学生个人言行不一。
第四、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学习条件艰苦,而有的学生学习条件过于优越,对学生的假期学习都造成了困扰。学习条件艰苦的学生,学习的房间天寒地冻,伸出手写字写一会儿手就变得僵冷;有的学习环境嘈杂,易受干扰。
学习条件过于优越的学生家里,往往是暖气空调,多媒体设备,要啥有啥,那些无定力、无计划、无时间观念的学生学习时,往往易受干扰,容易转移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家访家长体会及心得体会篇7
一、透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优生自觉性较高,父母对其学业比较关心,与子女的沟通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存在必须的骄傲的心态,有个别优生心里承受潜力较弱。同时我们也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对子女太偏爱,孩子生病了就能够不做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许多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等等,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个性是与家长持续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我们许多的意见和推荐:
一、期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二、开学初学校开展家长座谈会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期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状况。
三、期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四、期望每位老师都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状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透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构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家访工作只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始,我们要透过家访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构成的根本原因,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