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心得大全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时学习中,咱们都一定遇到过事迹材料,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语句通顺,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1

守边护边的“帕尔米雄鹰”拉齐尼·巴依卡

中宣部近日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被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拉齐尼·巴依卡守边护边十多年,被当地群众称为“帕尔米雄鹰”。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都是帕米尔高原上的护边员,从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开始,就和当地边防战士一同守护着红其拉甫边防线。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是我国唯一因地势险要不能乘车骑马,只能靠牦牛出行的巡逻线。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

2011年10月的一天,拉齐尼·巴依卡和战士们巡逻时突遇暴雪,一名战士不幸掉进雪洞,危急时刻拉齐尼·巴依卡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奋力施救。战士被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他自己却被冻得不省人事,在医院抢救了3个小时,才挽回生命。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布都贾米·龙吉克说:“‘这辈子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巡逻的时候每次看到界碑,他都会拿衣服去擦干净。颜色浅了,他专门带油漆去描红,‘中国’这两个字永远在他心里,也永远在我们心里。”

多年来,帕米尔高原上的每一块界碑旁,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足迹,他成为大家口中守边护边的“帕尔米雄鹰”。今年1月,拉齐尼·巴依卡为救坠入冰窟的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我儿子干的救人的事是最好的事,我很自豪。”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多次带着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来到国门和护边一线,让他从小感受护边守边的精神力量。拉迪尔·拉齐尼:“我爸爸是一个英雄,我长大要像他一样当一个英雄。”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2

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个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该校人工湖冰窟勇救落水儿童,失去宝贵的生命。连日来,他的感人事迹经广泛报道,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崇高精神,把感动化为奋进行动。”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张生泉说。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2004年接过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尔高原守边,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这两天,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要去陈列着一家三代巡边照片的展览馆,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为他骄傲。”看着儿子巡边的照片,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家人们会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拉齐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样,他正直真诚的品格和果敢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巡逻的护边员麦富吐力·坎加坚定地说,“我们会好好替他守护这片他挚爱且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把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3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为救落水儿童,他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自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凭着对祖国的一腔赤诚,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用青春和热血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深情追忆致敬楷模

紫红的面庞、憨厚的笑容,大屏幕上,拉齐尼·巴依卡的照片渐渐浮现。“人们记住了他,在刺骨的冰湖中,瞪大眼睛,喊着‘孩子,先救孩子’,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将托举的动作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舞台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娓娓道出。

现场开始播放视频短片,感人肺腑的画面不断闪过,重现了一个忠诚守边、无私奉献的护边员形象——

“拉齐尼·巴依卡曾经救过我的命,在他做护边员的16年里,谁也数不清他到底救过多少人。”

“2011年冬天,由于大雪封山,边防哨所能吃的都吃完了,战士们都盼望连队尽快补给。18公里的山路,拉齐尼一脚深一脚浅,走了4个多小时,终于在晚饭之前把补给送到了前哨。而他自己,双脚早已失去知觉,嘴唇被冻得发紫。”

“去年我们村种植的莲花白,由于疫情原因,销路不畅。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联系买家,担任志愿者,帮助农牧民收菜。最后莲花白都卖出去了。”

大家深情追忆拉齐尼·巴依卡的过往,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110位通过网络参加发布仪式的“云观众”,在屏幕另一端,亦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不时地用纸巾擦拭脸颊。

忠诚守边 无私奉献

短片播放间隙,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培训时的室友木沙江·努尔墩、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刘小龙、原武警喀什边防支队塔县机动中队指导员杨思明,以及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依次走上台,接受现场采访,让所有人更深入、真实地了解英雄一家的传奇故事。

木沙江·努尔墩2018年与拉齐尼·巴依卡相识。他说,从认识拉齐尼·巴依卡的第一天起,就发现他乐于助人。“培训期间,每天早上老师同学来之前,他都会用湿毛巾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一个粉笔印都没有。放学之后他还会把教室的地拖一遍,课桌擦一擦。”

高原扎根,默默奉献。从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算起,这个平凡的塔吉克族家庭已为祖国守边护边70多年。坚守着“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的信念,他们几乎付出了所有。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了家族神圣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护边员,他称自己是“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实际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武警边防战士。在军队的历练让拉齐尼·巴依卡更加顽强,也让他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拉齐尼·巴依卡2001年12月在新疆武警边防支队服役,2003年底退伍。“他在新兵连时,我就是他的指导员。”杨思明说,“第一眼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子比较小,身材比较瘦弱。”

军旅生涯伊始,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并不好。不管是体能还是器械,都低于平均水平。

“但他不气馁,很刻苦,甚至拼命。每天晚上主动给自己‘开小灶’。”杨思明感慨,短短3个月之后,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就一跃为支队第一,战友们都十分佩服他。

看着儿子生前的影像,听着人们对往昔的叙述,立于台上,白发苍苍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泪眼婆娑。

“失去心爱的儿子我真的很难过。但如果再来一次,我相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孩子。我做护边员的时候,也曾不顾生命危险救过一名掉入冰河里的军医,拉齐尼·巴依卡知道这个故事。我们是共产党员,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冲在前,从小我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语令王宁几度哽咽。

英雄精神 代代相承

“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妻子以及一双儿女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端起父亲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动情地说,“爸爸答应要带我一起来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这一次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我会听他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手中捧着一件衣服。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件衣服,是专门为来北京开会准备的,但他还没来得及穿。

“我以后也想和爸爸一样去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在家乡当一名护边员。这也是爸爸一直的心愿。”拉迪尔·拉齐尼掷地有声地说。

拉齐尼·巴依卡平时工作很忙,在家时间少,一家人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有拍过,这也成为全家人的遗憾。当天,孩子们带来他的衣服,就是想在台上用这样的方式拍一张全家福。

“咔嚓!”照片定格,伴随着塔吉克族乐器热瓦普的琴声,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渐渐响起。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用青春的鲜血浇灌。巡逻路上,每到拉齐尼·巴依卡感到疲惫时,这首歌总能给他力量。

悠扬的歌声中,发布仪式徐徐落下帷幕。望着屏幕上那个激情飞扬、用一生践行入党申请书中所写“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的拉齐尼·巴依卡,所有人都投去满怀敬意的目光,静静感受楷模的力量。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4

华电新疆公司慰问拉齐尼•巴依卡家属学习践行“雄鹰•胡杨”精神

华电新疆公司代表慰问拉齐尼•巴依卡家属。

“感激您培养出优秀的‘帕米尔雄鹰’,17年如一日巡线保边,为国奉献。我们都是您的孩子。”1月16日,华电新疆公司副总经理高明一行,前往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全国劳动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家慰问其家属。

作为第三代护边员,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逝世,年仅41岁。高明将10万元慰问金送至家属手中,转达华电党员干部的敬意。华电喀什热电公司总经理刘平,全国劳动模范、喀什热电公司设备维护部主任买买提•托合提一同看望。

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潜心培养第四代接班人,等到自己守不动时,把接力棒传给儿子,让他继续戍边,保卫国家。

拉齐尼•巴依卡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扎根边疆“雄鹰•胡杨”精神的代表。

多年来,华电新疆公司积极践行“雄鹰•胡杨”精神,坚决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助力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累计在南疆深度贫困地区投入扶贫资金1.98亿元,用于教育、医疗等项目发展。作为华电在南疆的唯一企业,华电喀什热电公司干部员工扎根南疆,秉持“奉献光明温暖,造福南疆人民”的企业使命,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买买提•托合提、央企楷模艾尔肯•买买提等先进人物,他们是华电人扎根边疆、坚守“雄鹰•胡杨”精神的优秀代表。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5

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希望如苍鹰般不畏艰险、鹰击长空。

塔吉克族特色毡帽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纯净。

他俊朗、坚毅、爱笑;不善言辞,却有古道热肠、家国大爱。

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

在一次参观团的答谢演出中,他表演了传统舞蹈,表露了内心的火热与奔腾。

他星火般的赤诚,抚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万物静默,天地同悲。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

年迈的父母、尚小的儿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凉的脸颊。

“我有3个月没见到父亲了,我盼望他能回来,吃到他亲手做的饭……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做这样的选择。”拉齐尼·巴依卡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忍着眼泪,怕爷爷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个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当个英雄,继续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儿子拉丁∙拉齐尼,声音稚嫩却坚定。

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忍住伤痛转去安慰同样陷入惋伤的被救孩子母亲:“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

生命情怀与高贵品格,一脉相承。

太阳照在塔县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跪在雪地里,将望远镜的镜头调向边境的方向,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曾经一同巡边的麦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战友们悲戚的呼喊:“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你走了,但这里到处都是你的挂念!”字字声声,响彻山间。

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鲜红如血。

雄鹰离不开雪山,更离不开自己终身守护的祖国和边境线。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6

连日来,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后,喀什地区掀起了向“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拉齐尼·巴依卡忠诚正直、谦逊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_周年献礼。

1月11日,在疏附县兰干镇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集体学习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认真观看了央视新闻对拉奇尼·巴依卡的相关报道,再次被他舍己救人、爱国戍边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疏附县自然资源局驻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米凯热木说。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在寒冷的冬日,给了人们太多感动和无限怀念。连日来,英吉沙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向不幸遇难的拉齐尼·巴依卡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铮铮誓言让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哈尔江·多来提备受鼓舞,他说:“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尽责。”

1月11日,伽师县团委组织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线上会议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榜样精神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气象。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7

拉齐尼·巴依克,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牧民护边员。

拉齐尼·巴依克一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护边员,他的父亲是红其拉甫边防连义务巡逻向导,拉齐尼·巴依克退伍后从父亲手中接过使命也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一名巡逻向导。几十年来,慕士塔格峰和艰险崎岖的千里边防线见证了巴依克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

驻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有一条全军最长的陆地巡逻线。由于地势险要,只能借助牦牛巡逻,不能乘车。拉齐尼·巴依克十几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他牢记父亲的嘱托,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护边员。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父亲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为将父辈爱国守边精神传承下去,父亲拉着拉齐尼的手说:“边防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给他们带路只是做了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现在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续下去。”刚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巴依克继承父辈使命,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

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克带着巡逻的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天气骤变,积雪厚度几乎可以将牦牛埋没。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了雪洞。周围冰雪还在垮塌,拉齐尼·巴依克高喊着“大家都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他却被冻得不省人事,急救3个小时才挽回性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骑着牦牛给巡逻的官兵们带路去了。2012年9月1日,在海拔4639米高的一处悬崖边,1名战士骑的牦牛突然四处乱窜,拉齐尼帮助战士们将牦牛稳住,他自己因为牦牛鞍子肚带断裂,摔倒在冰河里,被河水冲出十几米远。

60多年来,诚信和责任一直激励着拉齐尼一家默默无闻巡逻在祖国的千里边防线上。他们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们家却坚持不要一分钱的补偿。

拉齐尼·巴依克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8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爸爸都是守护祖国边防的护边员。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消息传出,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957年,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巴依卡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有一次,拉齐尼·巴依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来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遇暴风雪,无法赶到预定的地点,待第二天来到铁干里克村时,由于山体滑坡,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拉齐尼·巴依卡毫不犹豫地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

说完,拉齐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刚走出不多远,一块石片突然从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大家大声劝他返回,但他只简单地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两个多小时后,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说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16年的巡逻路,拉齐尼·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说起边防官兵对他们的帮助,拉齐尼·巴依卡总是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以队为家英雄事迹心得体会5篇

王进喜的英雄事迹的心得体会5篇

以队为家英雄事迹心得体会参考5篇

以队为家英雄事迹心得体会最新5篇

英雄人物英雄事迹5篇

时代英雄人物事迹5篇

钟英雄事迹模板6篇

钟英雄事迹优秀5篇

钟英雄事迹推荐5篇

钟英雄事迹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26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