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的心得体会,就必须在文章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一份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必然能给人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篇1
最近学校里倒饭的现象很普遍,那些倒饭的同学不想想:一粒米=农民的精力+7桶水这不光是浪费粮食,还是在浪费水资源。在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饿的饿,渴的渴,不少人都是因为饥饿而夺去了生命。而现在我们都不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肆意浪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一种表现。我们都是中学生了,不会连这种美德都没有了吧!现行大家都学过一首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看了一篇报道,据x市粮食部门测算1公斤大米大约有4万个米粒我国约有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这可以养活35000人。如果每人按每月吃25斤计算,可供105万人吃一个月。假定一个人每月吃20斤,那么这么多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上1亿年。就拿x来说,市民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可以节约18万多公斤,一年就可以省下54万元。就拿我家来说,每天最少也要浪费半斤左右的米饭,每天1万粒乘以365天,又可以养活多少人呢?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为这种习惯感到汗颜和可耻……
回想水稻从播种到碾成米,农民们经历了许多道工序,水稻的生长期正好是夏季,如果天气阴雨绵绵,对水稻的是生长非常的不利;希望水稻丰收,农民们就不得不在酷暑烈日下淌着汗劳作,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确保水稻的丰收。去年,在麦莎和卡努台风的侵袭下,稻灰虱害虫是往年的5-6倍。虽然政府部门启动的紧急方案,科技植保人员深入田头,协助农民们打害虫的歼灭战,但是产量也只有去年的8成。辛苦了整整的一个夏季,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报。而年轻的我们,总以为自己种的粮食浪费一点无所谓,只有自己经历了农田的劳作,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也只有经过算帐之后,才知我们平日浪费了多少的粮食啊!想想有些贫困的山区,为了温饱在苦苦挣扎。其实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举手之劳的事,比如:吃多少饭就煮多少;外出吃饭少点一些菜,够吃就可以了;实在吃不完就打包回家了。一些发达国家也提倡节俭是一种美德,何况我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节约和合理的使用资源。
所以,为了建设节约社会,为了山区和城市一样的共同与和谐发展,请您节约粮食从一粒米开始,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既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又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种贡献;让节约成为我们的习惯,并且能保持这样良好的习惯。
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篇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古诗上至老下至小,几乎全社会的人都能背的滚瓜烂熟,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似乎被眼前的贪图所吸引,已将“节约”两个字完全抛在了脑后。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在民间节庆时节,很多人为了不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的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浪费。在官场上,利用公款吃喝之风盛行,有报销,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辆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3桌酒席,赴宴的人多市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不少食物被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唐诗,道出了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然而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节约粮食意识的淡薄,和浪费现象的屡见不鲜。当我们随意倒掉吃剩的食物时,殊不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很多人为一块面包而面临饥饿;当我们忘记关紧水龙头时,殊不知那些缺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家一天只有一杯水维系生活;当我们肆意挥霍劳动果实时,殊不知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者正默默地流淌着汗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勤俭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节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此,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时尚,它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精华,而今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已将“节约”两字抛在脑后,所以,为了将“节约”作为制约浪费的准则,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在民间,作为市民不需要碍于面子而造成太多的浪费,作为企业也应该提供免费餐盒,打包,袋子,方便市民打包。在官场中,则应对制度令行禁止,节俭是美德,奢侈是恶性,公权力的行使也应是这样,作为公职人员,应该时刻自警自省,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作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舌尖上的浪费”一定会改善。
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篇3
本周二中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学习,秦东魁老师非常详细的讲解了居家六神所处的方位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犯六神。学习了本堂课后对节约粮食有了新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崇尚节俭,并且把节俭与勤劳经常并列作为一种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如今,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化建设时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应该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不仅取决于有没有,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勤俭刻苦的奋斗精神。对国家如此,对家庭和个人也是如此。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发扬节俭的精神,崇俭朴戒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同维护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节约一粒粮食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累积??
粒福报,反之,每浪费一粒粮食就是在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报;浪费粮食是一种败德,是恶行。人还要有颗悲悯之心。当我们吃饱穿暖的时候,还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钟会有一个儿童被饿死,有10亿人正在挨饿,全球粮食危机日趋严重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篇4
我想,节粮这个词对我们大家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吧。是呀,现在到处都有节约粮食的活动,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虽然我们的祖国现在十分,繁荣昌盛,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几乎没有,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在学校里,有多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到掉了,也许他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且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显摆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买给那些收泔水的。实际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呀。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它是一种情结,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粮食宣传心得体会范文篇5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的生活慢慢富裕了起来,可有些人却铺张浪费,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全球角度上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高达13亿吨,倘若这些是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的数据也很惊人,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在学校,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普遍,每天都可以看到学生饭盒里留下吃剩的饭菜,还有未留牙痕的馒头。他们就随手扔在坩水桶中,坩水桶每天总是满满的,而同学在倒剩饭剩菜的时候十分顺手淡然、毫不在乎。真是让人感到震惊,感到痛心!
在饭馆的饭桌上,有些人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订了一大桌饭菜请朋友吃,可到最后大量饭菜几乎没动筷子。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这种事情完全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完了再点,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
为了提醒人们节约粮食,为了避免更多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我会这样做:每天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饭、每一口菜;如果有剩饭剩菜放进冰箱,明天再吃;在饭店里请客吃多少点多少,不铺张浪费、不摆阔气......这些都是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珍惜一粒米开始,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粮食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运粮食教案5篇
★ 粮食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