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内心有了不少想法后,是不是都有写好一篇体会呢,通过积累不少经验,大家写起体会一定十分顺利,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1
4月3日下午,我们党支部组织了参观西安烈士纪念馆的活动,我我们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部分积极分子顶着烈日,准时赶到西安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的事迹,重温党的光辉历史。
刚进入西安烈士陵园,就可以看见“人民英雄,永垂不锈”几个金色大字,在四周的鲜花树木环绕下,显得庄严肃穆!我们首先参观烈士陵墓去,瞻仰了松柏环绕中的丰碑,这里是各个时期为祖国和人民现身的英雄先烈长眠的地方。我仔细地看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想象着那一幅幅坚毅的脸,甚至还带着温暖的笑,他们义无返顾地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宝贵生命。他们把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这个最辉煌的时间了了。我只能从内心里发出感慨,为那些英烈们赞叹。我想他们在天的英灵会感到欣慰的,因为今天的祖国终于强大了,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了。在这让烈士永存万年的地方,我接受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将激励着我以倍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在参观了陵区之后,我们支部在这里举行了党员入党宣誓活动,此时大家的心情已经非常激动,心中充满了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我们瞻仰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事迹,同时也向党和人民宣誓,表明自己为祖国人民奋斗终身的决心。随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我们详细了解了每一位烈士的英雄事迹,他们许多人都不为我们熟知,但是我们都被他们的事迹感动,每个人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烈士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神;烈士们的博大胸怀永远指引我们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烈士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顶住了各种威逼利诱。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用先烈们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净化思想,正确对待名利和得。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从我做起,从现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2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3
第一次游烈士陵园,收获颇多。咱们一路参观,一路拍照,被历史的伟大事迹所包围,所震撼,所感动。首先去参观的是血祭轩辕亭,这里记载的是伟大共产党员,广州起义战士周文雍和张铁军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和他们忠贞的爱情事迹。他们在被敌人捉住后,誓死也不向敌人屈服,死也不向敌人透露任何关于党的消息。最后,在敌人的枪口下,张烈士高喊:“咱们要结婚了,就让敌人的枪声作为咱们的结婚炮礼吧!”多浪漫多激昂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一名伟大的战士及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宝贵精神,革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伟人,革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拥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和付出了血的代价,才使咱们共产党领导的许多革命取得历史性成功。读完张烈士的最后那句话,心被深深地感动了,那句话不仅见证了他们的忠贞爱情,更体现了他们的全部都与革命事业息息相关,包括他们的爱情。
最后参观的是烈士陵园博物馆,感觉进入博物馆内与历史近距离接触了。那里呈现了许多历史照片、烈士们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米袋、起义用过的枪等等,还模拟了一次战争现场,会议现场。每件展览旁边都有背景和解释,所以看展览就像在回顾历史。回顾历史,铭记历史,铭记某些不能忘记的日子,铭记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
广州烈士陵园汇聚了所有广州起义烈士的精神灵魂,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烈士陵园,对咱们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特别是作为共产党预备党员和党员,更应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向革命先烈学习,向他们致敬。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4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参观,让我的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充满情意的一个弯躬。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的一束鲜花。此时,或许先烈也在看着我们,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的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刘贯一、过家芳等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英雄战士都让我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了!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此,感谢老师们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真诚地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你们——学习致敬!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双凤的烈士陵园。
我走进陵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松柏。在松柏掩映下的大门上方有“烈士陵园”四个大字。棵棵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的永垂不朽,寄托着人们对先烈深切的怀念和敬仰。陵园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先烈们浴血奋斗、英勇献身的事迹。
接着,我走到了一座巨大的坦克的旁边,抬头仰望,那坦克棱角分明,高大威猛,健壮霸气,冷峻坚毅,粗大的火炮黑洞般的炮口,坚如磐石的装甲,六条宽大的履带仿佛在告戒敌人:不要站在我面前,否则会把你碾碎!
最后,我来到了“烈士陵园纪念馆”。里面有一副红军在抗战时候的图像:许多日本人驾驶着坦克把我们的房屋都给压垮了,红军战士们奋勇抵抗,虽然有许多红军战士惨死在了日军的炮火之下,但是最后还是把五星红旗矗立在了我们的土地上,把敌人赶出了我们的家园。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禁一颤:红军战士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不惜和日本侵略者拼死抵抗。而我们现在呢?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享受着天伦之乐,这些都是红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啊!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值得我们崇敬,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节前,我们学校的同学来到烈士陵园,来缅怀先烈,纪念前辈。
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着主持人说:“向革命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我郑重地低下头,听着哀乐,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这时,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们的红旗使用烈士的鲜血险些染成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荣辱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7
12月13日上午十时整,很多人聚集在南京死难者清凉山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师生佩戴白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同一时间,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上空,校园内外汽笛齐鸣,行人也纷纷驻足面向纪念碑方向默哀。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中说,国家公祭、民族呼声,河海同心、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用责任的担当,真正成为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最后全场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校友和民众也纷纷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进行悼念。
自11月底以来,河海大学的同学们自觉自发组织了国防生主题教育、学生骨干主题教育等各类悼念祭奠活动,通过宣誓、签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纸鹤、电影展、发放宣传手册、陈列展板以及签名墙等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们纷纷表示公祭日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难者的悼念,也是对世人的警示,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前,为迎接第8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到来,河海大学还开展了系列悼念活动,参加了“紫金草行动”,与多家媒体共同开展了多次祭扫活动,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参观烈士碑心得体会篇8
20xx年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集体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们是不可侵犯和战胜的。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他们仿佛在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多次立下战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上级任命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三位同志为同机组人员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为了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抗洪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抗洪救灾的飞行任务。6月17日上午,在飞往安义县途经高安县时,因天气突变,浓雾弥漫,造成飞机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和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