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心得大全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是为了表达工作中的感受、启发而写的,每一次写心得体会的过程都是锻炼自己的过程,需要拥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6篇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1

一、开展驻村包户,确保灾后重建困难群众搬新家,过新年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科技局派驻镇村的干部强化责任,开动老筋,增添措施,并亲自动手端砂石,和水泥,确保两户灾后重建困难户的农户重建迅速得以提高,建材得以保证,经过近10天的奋战,两户困难群众于x月x日搬迁入住新房,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实现了搬新家,过新年的目标。

二、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

一是为科技局联系灾后重建困难户添制电视、电视柜、沙发、床、被褥、厨具等生活必需品,准备了大米、食用油、牛奶等年货。与两户群众一同挂灯笼、贴春联,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二是看望了镇村退下来的4位老干部和贫困党员,与他们座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送去了春节慰问金,表达了组织的关心。三是走访慰问了单位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分别与他们进行了座谈,向他们介绍了我县20_年取得的成就、科技局工作成绩以及新一年的工作思路,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健康及家庭情况,并代表组织将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上,向他们表示新春祝福和美好祝愿。

三、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一是由科技局牵头,组织科协、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开展送科技下乡,利用春耕备耕这关键时间,结合我县的`农业产业部局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为来年的收成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更新知识培训县乡农业技术人员100人,通过各种形式发放《甜樱桃栽培技术》、《核桃丰产栽培技术》、《高山蔬菜育苗技术规程》、《高山蔬菜栽培管理技术》、《黄果柑栽培管理技术》、配方施肥等各类技术资料3000余份,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和田间授课6期,培训4000余人次。培训农机驾驶员80余名,帮助指导222户移民完成沼气池建,指导完成金花梨高接换种210亩。二是落实“土专家、田秀才”对家庭困难,不懂管理的十户群众进行直接帮助,以传、帮、带的形式,手把手教,定期指导田间管理,确保“两年脱贫,三年致富”目标的实现。

四、走访新兴企业,帮助企业强实力

科技局班子成员深入到我县科技有限公司海拔近3000米的生产工地,现场就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能力水平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对工地生产设备设实现场调研后,与企业负责人和中层干部就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企业的成果转化能力、核心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意见交流。作为我县首家从事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新兴企业,科技局将千方百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

五、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编报工作

在活动期间,共收集相关信息16条,编写上报综合信息9条,被《信息》、党政网图文信息、党政网图文信息采用4条。有力地营造了活动氛围和声势,促进了活动的开展。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2

_春节,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地区等祖国各地,到处活跃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_们忙碌的身影。今年中央新闻单位带头在新闻界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不仅把春节的氛围渲染得格外热烈,也是新闻战线正在全面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又一深化形式。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张张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画面,使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国人神驰八方,彼此了解,心手相牵。

精心策划突出“基层”“民生”

“新春走基层”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年,中央各新闻媒体在总结往次活动经验的同时,今年对各自的报道进一步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领导带头,选派精兵强将,力求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各地普通人群中最动人、最美好的人和事呈现给受众。

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报道进一步加强整体策划,推出“民生”、“人物”等专题,由总编室负责版面统筹、稿件组织和编辑以及栏题制作等;新闻协调部负责活动方案的落实和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各编辑部门争相为相关栏目提供选题和稿件,要求编辑在活动中,除提供现场见闻和动态报道外,围绕主题多收集素材,适时组织深度报道。自1月10日在一版推出“新春走基层新风扑面来”专栏始,至1月28日,已连续推出19期报道,刊登了200多篇来自基层一线、文风朴实清新的专栏稿件。

新华社在总编室统筹协调下,文字、摄影、音视频、社办报刊_兵分70路,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深入31个省(区、市)采写基层的鲜活新闻。仅春节7天假日即播发“新春走基层”专栏各类文字稿件150多篇,配发图片图表500多张,音视频稿近200条。各专栏报道特色鲜明、视角、内容丰富,细致描述了基层各类人群的春节生活,生动展现了各地各领域的新春新景、民生变化,受到读者好评,被誉为春节期间社会基层的“全息图”。

光明日报编委会提早策划,成立专门报道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采访、编辑、发稿计划和流程,精心编排版面,在一版重要位置和彩色专版,连续刊发前方_的鲜活报道;光明网充分做好报网互动,派专人负责设计、编发和维护有关内容。春节期间,报社共派出“新春走基层”15路,参加的编辑_70余人,专门派出4路_与基层百姓一道过大年。截至1月29日,共刊发“新春走基层”专版18块,消息、通讯、评论等各类稿件100余篇,图片60余幅,社会反响强烈。

经济日报策划推出“新春走基层·回家”系列报道,综合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言论以及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努力创新报道手段,较好地实现了图文结合、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和特色,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大为增强。截至1月24日,共推出专版17个,稿件126篇、照片56幅。报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频现,以小切口反映大变化,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受到读者好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提前策划部署,全台14套频率和中国广播网、40个_站近500名编辑、主持人全力投入,足迹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使“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历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结合春节期间特点、热点,设计了“文化春节”、“春节坚守一线”、“红火市场”、“新农村变化”、“保障房的春节”等系列报道主题。仅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就安排135人次参与“新春走基层”活动,播出稿件400多条。

中央电视台台领导高度重视,新闻中心精心策划“新春走基层”报道,与“走基层”报道并行播出,做到“走基层”报道不断线,“新春走基层”报道彰显节日特色,陆续推出了“聚焦春运”、“问暖”、“在岗位”、“回家的礼物”等板块。在此次采访中,新闻中心共派出160多路、580多名_、主播赴一线采访,采制“新春走基层”报道近160条,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朝闻天下》、《共同关注》、《东方时空》等重点栏目播出并多档重播,形成了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的屏幕亮点。

扎实采访反映民声期盼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这是“走转改”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春走基层”的目的。中央新闻单位的_们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行,不仅得到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也使报道更加扎实,更加充满生活气息。

人民日报200多名编辑深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重庆等地的基层一线,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过年,在报道中生动展示了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喜人成果,突出反映了基层党员干部、窗口服务行业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题为“2012新期盼”的整版专题报道,抒发了老百姓对2012年出行、就业、创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新期盼,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3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转发的通知》(x工委发【__】x号)精神,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1月集中开展了“走基层、送温暖”主题活动。

(1)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面宣传报道,充分运用led、广播、网络、手机等大力宣传“走基层、送温暖”的做法和成效,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营造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

(2)召开动员大会。全体镇干部、“第一书记”、村(社区)支书、主任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由镇党政办牵头,镇农办、建设办、工办、卫计办、财政所、卫生院等配合,对“走基层、送温暖”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强化工作职责,切实抓好抓细“走基层,送温暖”工作。

(3)全面排查登记。采取以村(社区)为单位,社摸底、村(社区)核实、镇确定的工作方式,全面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党员、受灾群众、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保人员、优抚对象、伤残军人、孤寡老人、危重病人、贫困计生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其家庭安全温暖过冬需求。

(4)强化督办监察。镇纪委应深入基层,采取随机抽查、调研督查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实效。镇纪委要重点对精准排查和精准送达落实情况进行监查,对每一项工作的监查情况及时编发监查通报。对召开动员大会、全面排查、资金安排、精准送达和及时上报等四个环节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每一环节的督查情况要及时印发督查通报。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4

根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宣传部安排部署,_x日报社结合实际工作,精心组织策划“新春走基层”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部署。阿克苏日报社多次召开编委会议,策划宣传报道方案,指定部门主任负责,选派_、编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采写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充满亲情、温暖人心、喜庆热烈的百姓故事,展现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迎新春的喜人景象。

二是开设专栏,集中报道。2月2日起,_x日报(维汉文)在重要版面集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并配发开栏语,刊发了《月亮湖“花开满园香”》《霍加吐鲁斯村张灯结彩迎新春》等48篇稿件,同时,在自治区媒体刊发稿件4篇,展示了基层振奋人心的变迁变化,地区推动实现总目标的积极成效,为地区春节前夕营造了喜悦祥和的浓厚氛围。

三是报网联动,上下共振。“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新媒体统筹联动,网上网下步调一致,在首页头条及时转载推送编辑来自一线的报道稿件,切实增强“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5

只有走近群众,才能发现文化的传承。22日,我们来到了《小河淌水》词曲作者尹宜公的故乡弥渡密祉镇。走在密祉的文盛街上,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曾经的茶马古道,一些人家还保留着马帮住过的遗迹,他们口中所说的关于茶马古道的故事未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在采访调子客李彩凤时,她说着说着就会唱起歌来,歌唱是她的生活、她的表达,给她带来快乐。通过一整天的深入采访,我们最终写成了《歌飞滇西云水间》上下两篇共5000余字,于29日起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试想,如果没有走进深山、走近群众,我们便不能切身感受到这些人的风采,也挖掘不到真实鲜活的故事。每一首民歌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故事,通过深入采访,我们才真正触摸到了《小河淌水》背后那群云南人的文化记忆。

只有贴近群众,才能看到鲜活的人生。23日,结束了大理的采访后,我们又匆匆赶往腾冲和顺古镇,走进了两位归侨家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带我们来到家中的照片墙前,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一直到自己和子孙,讲祖辈为何留学,为何归国,讲怎样教育子女,甚至怎样生活。其中一位归侨对我们说:“我们的先辈有着‘走夷方’的传统,他们走到日本、美国,回国后更加意识到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靠的是文化。”仅仅这样一句话,便概括了中国人、和顺人的家国观念,这样一句话,有着材料文献里抄不来的真实和感动。2月1日《和顺两人家》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此次采访的感受是:“想要写出鲜活的人生,要从群众递来的一杯热茶开始。”

只有用心挖掘,才能做好融媒体报道。我们此行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在采写纸媒报道的同时,生产了许多融媒体产品。20日抵达大理采访,当晚我们便传回《大理古生村的歌与笑》一文,文章于21日见报。同一天,我们与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了《那个让总书记“舍不得离开”的白族古村,今天给总书记拜年了》,发表在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近两万。我们还将《歌飞滇西云水间》一文重新编辑制作,加入彝族歌手现场演唱的视频以及其他音频和图片,发表于“中华文化溯源”公众号。视频、图片让文字更鲜活,文字让视频、图片更具内涵,最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个丰满的故事。

年年“走转改”,每每有新意。在此次“新春走基层”中,我们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的坐标,那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融媒体的生态,既要勇立潮头,也要走到群众心中。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篇6

农历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八,光明日报“新春走基层·过年”栏目报道组一行五人,兵分四路,分别来到辽宁省朝阳县、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陕西省华阴市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入城镇乡村,与基层群众共度龙年新春。十天里,我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基层的火热生活,体验着基层群众的欢乐和期盼,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走基层,感受的是变化

从北京出发,伴着浓浓的年味,我们一路感受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新貌,感受基层文化的丰富多彩。过去脑海中的世情、国情、民情由抽象的概念化为鲜活的场景和血肉丰满的人物。

“让年过得更有文化味。”辽宁朝阳北四家子乡雹神庙村的村民热衷过“文化年”,村民李春军自办“春晚”已经17载。今年春节,我们住到李春军家中,全程记录了村民演员们反复排练的认真劲头,记录了附近村民冒着严寒观赏节目的高涨热情,真切感到了农村百姓对“过个文化年”的渴望和追求。

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热情,激发了基层文化的生机活力。汤头镇白塔街社区建成的社区文化大院,开设图书阅览室、文艺创作室等文化活动场所,还成立社区书画协会和老年协会。闲暇之余,三五人一起吹拉弹唱、下棋、练字切磋,如今在临沂农村已蔚然成风。设施完备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热爱文化的浓厚氛围,使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建设两岸共同“新家园”的部署,使福建平潭岛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潭岛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原来他们想的是“跳出海岛、走出困境”,如今已经变成“回到海岛、建设家乡”。“这里变化太大了!”几乎是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评价。在澳前镇玉楼村,我们与赵贤同老两口一起买年货、摘蔬菜、贴春联、过除夕。老赵告诉我们,村里变化的就是路,以前去县城很不方便,一旦下雨,孩子们上学都成问题,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了农村客运,“想去哪儿一会儿就到了。”

周围看似平常的小事,无不显示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蕴藏在基层群众之中,催生出多彩多姿的生活。这一切,给我们带来了未曾体验过的震撼和感动。

走基层,责任中有期盼

在与基层群众的真诚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欢乐和信心,同时也了解到许多期盼和要求。

采访中,陕西华阴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村医张俊锋自己总结道:“没黑没白没阴没晴”。每日几十人的门诊量,担负4000多人的健康防疫任务,不间断出诊,的确让他和妻子忙得脚不沾地。缺人手,是他面临的问题。一边是大村卫生室人手不足,一边是小村卫生室难以为继。因此,如何整合村级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了张俊锋工作之余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山东临沂,我们明显感到传统文化艺术后继乏人。虽然临沂基层文化建设搞得红红火火,但中坚力量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大茅茨村李书涛跟_聊天时说,在书法等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被老祖宗落下一大截,但愿下一代不要步我们的后尘。

“一天一个亿”的投资正在让平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_对“平潭速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岛上人口激增,卫生、教育、医疗、交通等城市基本生活设施也面临挑战。平潭岚华中学高级教师陈光银说:“除重视经济建设外,文化建设需要同步跟上。发展中,如果缺少文化底蕴,将无潜力可言。”

雹神庙村“春晚”排练时,李春军家俨然成了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院子、卧室、客厅都是舞台。他的愿望是建一个文化广场,方便乡亲们的活动,方便他们的文化演出。

群众的期盼就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和反映的重要方面。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很重。

走基层,收获的是成长

“我跟你说话紧张!”这是_刚到陕西华阴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时,村医张俊锋说的话。采访结束后,_去他的小诊所告别,他们一家人送出好远,反复说:“明年过年,你还来不?”回想起春节期间和张俊锋一起过年、一起出诊、一起看望老曹、一起探讨“新医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的经历,_更深切地懂得了,只有走进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酸甜苦辣,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

深入基层,笔下生风,是“新春走基层”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在雹神庙村,_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采访,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手指冻得不能自由弯曲,但感觉特别亢奋,灵感特别多。黄土高原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平潭岛颠颠簸簸的农村客车,辽宁朝阳热闹的农民“春晚”现场,熙熙攘攘的山东文化广场,都变成了新闻报道的源泉。

?算算卫生室这本账》见报后,张俊锋发来短信:“今天的报道赞一个!”金奖银奖,不如一句老百姓的夸奖。作为党报_,只有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火热生活,写出可读、喜读、耐读的作品,才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和时代的期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6篇

基层服务活动总结7篇

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总结5篇

走夜路作文400字6篇

走秋天作文400字优秀6篇

永远跟党走作文6篇

法制基层行心得体会6篇

读月亮走读后感参考6篇

健康走心得体会8篇

银行基层管理者培训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20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