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心得大全

秘密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

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心得是表达工作中感受,启发而写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秘密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秘密的读书心得通用6篇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1

今天中午,我们排着队去阶梯教室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宝葫芦的秘密》,开始,同学们都十分奇怪,什么宝葫芦?宝葫芦又什么秘密?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王保的小男孩,他十分聪明,但就是十分懒惰,脑子里总想着有一只神奇的宝葫芦,那葫芦帮自己做事情,让大人称赞他,终于有一天,他在池塘边钓鱼时,钓到了一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帮他写作业,帮他剪指甲,帮他做手工,甚至叫他起床,总之是什么都干,其能干不亚于一个家庭主妇。当然了,人的欲望有好有坏,但宝葫芦分不清好坏,所以,宝葫芦也会让王保在同学面前出丑,有一次,王保来到玩具店,东摸摸、西看看,宝葫芦问他喜欢什么,他信口说全喜欢,宝葫芦当真了,把玩具店的玩具全给要下了,一路像警卫似的护送王保到家,直到王保老爸回家,王保才命令宝葫芦将所有玩具送回玩具店;在一次测验时,王保做不出题目,便让宝葫芦帮忙,没想到把同学苏鸣凤的名字都给换了过来,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批评可王保。受了这个教训后,王保决定丢掉宝葫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闯出自己的天地。通过努力,他终于在游泳比赛中取的了成功,赢的了冠军。

看完这部电影,我思绪万千,是啊,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去做,这样,事情才能成功!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把一张试卷发给我们做,要求我们谢绝别人的指教,这怎么办?我灵机一动,爸妈不肯教,对!就找老哥教,哥哥最疼我,果然一口答应了我的要求,这次的作业前所未有的顺利,我好得意!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这事正好被来我家玩的同学看在眼里。星期一我得了个好成绩,老师惊异我的一鸣惊人,开始盘问我,这时那位同学揭发了我,老师怒火中烧,“大饼油条”变成了大鸭蛋,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眼泪夺眶而出,我暗暗下了决心:我就不信自己是没出息的人,从今以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信我会不成功。

以后的'日子里,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不会做的自己苦思冥想,实在做不出再去请教别人。

又迎来了一次考试,我认真计算,读题时划出重要的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得了实实在在的“大饼油条”,这可完全是靠我自己努力得来的分数,我激动极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已经成了我的座右铭。

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认真去做,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这样的天才!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2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也都想不费多大力气就完成自己的梦想与愿望其实不仅小孩这样想,不少的大人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宝葫芦。

那宝葫芦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一个神话故事中的产物,他无所不能,“一心一意”地帮助自己的主人。

故事的主人公王葆从小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于是也想有一个故事中的宝葫芦。有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在一次钓鱼中,他无意中把宝葫芦钓了上来,宝葫芦认他做了主人,从此,他过上了自以为“幸福”的生活。

王葆没多长时间就感觉到了宝葫芦的缺点他太没脑子了,王葆下棋时想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结果那颗棋子就奇迹般的进了王葆的嘴巴里、打牌的时候,对方的王牌都跑到了他的手里……等等,害的王葆好几次都差点儿把宝葫芦的秘密泄露出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葆得知:宝葫芦并不会凭空变出东西来,而是用气力将别人的东西变到自己的手里。于是,王葆想甩掉它,可无论他拿刀劈还是用火烤,它愣是什么都不怕。他准备揭发宝葫芦,突然,他醒了过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啊!

在这作者的南一柯梦中,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总是依赖别人与其它途径只会让人越变越笨。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3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秘密花园》。这本书是白湟德夫人所写。在这本书里,她用一枝妙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花园苏醒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奇妙的、美妙的,有魔力的。故事中的小玛丽和克林,他们总是待在房间里,从来没出过门的他们,在秘密花园的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他们和这个古老的花园一齐苏醒。他们获得了活力,健康,这也让我们慢慢地懂得关怀、包容与同情。

还没来到画眉庄园前,玛丽心中有着一些不好的念头;她总是认为大家都厌恶我,我也厌恶他们,天气是多么令人厌烦……这使她变成一个病恹恹、又丑又坏的小女孩。可来到庄园后,她的心被玛莎、乔本、迪肯、苏比太太这些善良的人占据;被小松鼠、小狐狸、乌鸦这些可爱的动物占据;被花园、荒野这些美丽的景物所占据。因此,坏念头消失了,被遗弃的好念头又蜀犬吠日到玛丽心里了。

而克林则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时时刻刻想着自己背上的包,他快要死了,这让他变成一个心里压力很大又不爱呼吸新鲜空气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如果晒太阳会健康也不知道自己的的双脚很强大能够走跑。在迪肯与玛丽的帮忙下,他像一盆枯萎的花又重新有了生命。

迪肯是一个“自然之子”。他从小在荒野上长大。虽然家里很穷,但他懂鸟语,能够和动物交流,他甚至能够像印度人迷惑蛇一样把小动物迷惑。他身上发着清新的气味。他把爱与自然传给玛丽、克林让他们也变成爱自然的孩子。

我们生活此刻忙碌多了,孩子们,家长们都远离了自然。我们来自大自然,如果我们离开了自然我们也就离开了自己。让我们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吧!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4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它让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因为不满同学们对他得看法,所以自己一个人来到河边钓鱼,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宝贝—宝葫芦。这是一个有魔力的宝贝,可以满足他的主人的任何愿望,条件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个秘密。王葆接受了这个条件,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不是一般人享受的幸福。比如他要演讲比赛,想要一份演讲稿,马上就会有一份演讲稿出现在桌子上;如果他想买东西没有钱,他的口袋里立刻会有一大把钱任他花。王葆自以为获得了一件神通广大、魔力无边的宝贝,可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些"幸福"的生活,却给王葆带来了不少麻烦。从次,他得屋里有多处了许多千奇百怪的东西,当别人问起怎么回事,他总是撒谎说是替别人寄存的。他每天躲着自己的朋友,生怕别人问起关于他的事。后来王葆才得知,宝葫芦变出来的各种东西,原来都是别人做好的:演讲稿是别人写好的;花草是别人培养的;机械模型是别人做好的。最终,纸包不住火,王葆出卖了宝葫芦。

人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不劳而获,却忘记不劳而获对别人的损害,以及对自己的麻烦。

我们都要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应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5

我读完《宝葫芦的秘密》之后,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中的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自认为得到了福,但是宝葫芦并不象想象的那么妙,因为宝葫芦经常把王葆交给它的事弄的乱七八糟,有的时候还把王葆弄的苦笑不得、怒火冲天,甚至还让刘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信任他了。在时,王葆才知道宝葫芦没有脑子所以经常办错事

。最后王葆不依靠宝葫芦凭借自己的能力夺得了游泳比赛冠军,当他再次遇见宝葫芦知道是自己赢了的时候,他激动极了。而宝葫芦却告诉他它要走了,因为宝葫芦现在终于知道了以前总是给主人帮倒忙是因为自己没有脑子,所以它要去外面看看世界,要学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宝葫芦走了,走的时候还把王葆送到了一个危险的世界,王葆醒来后才发现这是一场梦。但是宝葫芦的故事却成了王葆永恒的记忆,还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世界上没有宝葫芦,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做。

秘密的读书心得篇6

小学生王葆意外获得一枚有求必应的宝葫芦,少年与宝葫芦的故事由此展开。解析这个故事,我们不妨从“葫芦”入手。

相传周文王制礼之时,将葫芦对半劈开,一半为男,一半为女。男为阳,女为阴,二者合二为一,阴阳结合,才构成了完整的生命体。

文王演周易,制八卦,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思想便是阴阳结合。伏羲氏一画开天,从此便分阴分阳,阴阳不断转合,万事万物便在这动态的平衡中实现了永恒的发展。

葫芦花雌雄同体,葫芦本身即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微观世界。小小的一只葫芦,蕴含着宇宙发展最朴素的自然法则。葫芦之“道”,道法自然。

1.命运之道——偶然背后是必然

故事的一开头,主人公王葆的性格特点便跃然纸上。家里,奶奶追着王葆洗脚,王葆一会儿说怕烫,一会儿说怕冷,最后以讲宝葫芦的故事为代价才勉强配合。紧接着奶奶提出剪脚趾甲的新要求,于是王葆又开始以此为要挟索要新故事。

对家人的付出理所当然,甚至以合作做为置换条件,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出王葆的自私与骄纵。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的社会构成,与家人的相处模式是孩子最初社会认知的启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味无条件的满足,是以爱为名义的懒政。

成语骄奢淫逸的典故,就是来自于卫庄公对小儿子州吁的过度溺爱。大夫石错看不下去,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义方,费纳于邪。骄奢淫洗,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卫庄公不听,为儿子埋下祸根,为社会所不容,终被处死。

家中的唯我独尊和踏入新社会关系后的处处碰壁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认知失调,“不合群”就是最显著的特征。

学校里,王葆和同学合作“见难就收”,把同学好心的建议当作对自己的敌意和否定,由此我们也能大约领略到王葆内在的惰性与能力无法匹配自大情节的矛盾。王葆与同学产生争执拂袖而去,接着宝葫芦登场了。

荣格曾经说过:“潜意识决定了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王葆与同学的争执看似随机,实质早晚会发生;王葆与宝葫芦的相识看似是一场偶遇,实质却是冥冥中的必然。

不劳而获是王葆潜意识的欲望,而葫芦只是将其潜意识意识化的契机——它让王葆的欲望以一种更直接、更迅速的方式得到即刻满足——金鱼、美食......只要王葆一动念,脑中的东西就会出现在王葆的手上或是家中。最初的王葆口嫌体正地表示:“我对这样的幸福生活还不十分习惯哩”。

2.选择之道——简单背后是不简单

宝葫芦在给王葆带来各种惊喜的同时,一些恼人的问题也在慢慢浮现。它能够识别王葆脑中转瞬的欲望,但实现的方式却有些“不择手段”。

比如把学校有且仅有一本的《科学画报》不分青红皂白地从同学手中变到王葆书包里,差点让王葆被误会,还好最后蒙混了过去;比如,王葆和同学下象棋,想要“吃”掉对方的棋子,宝葫芦就直接把棋子变到了王葆的嘴里让他“吃”,对弈局变社死局;再比如一切脑中浮现的东西似乎来得太过容易,反倒有点索然无味。

王葆忍不住与宝葫芦谈判:“往后一些个事儿让我自己来办,你别来插手行不行?” “哪些事儿?” “那些个有兴趣的事儿。”王葆是这样定义兴趣的':“比如你要去做一件事,可是挺不容易,你得自己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你得自己去斗争——这么做成了,那才有兴趣。越是不容易,做起来越是有兴趣。”

王葆所谓的“兴趣”其实就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利·切克森米哈赖定义的心理学最优体验——心流。切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终表示:“能带来乐趣的活动常是为挑战而设计的。心流的专注,加上清楚的目标和即时的回馈,确立了意识的秩序,从而产生无穷的乐趣。 ”

就像诗中所言:“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乐趣、心流是知行合一的产物。而只有知,没有行,只有结果,没有过程,随着刺激的边际效益递减,一切似乎也变得没那么令人向往和愉悦了。

面对王葆意识觉醒的萌芽,宝葫芦给了王葆两个选项,第一是自此王葆想干什么事,都得自己去办,宝葫芦不插手或者干脆扔掉宝葫芦。这个选项王葆不假思索地否定了。第二个选项是安安心心做宝葫芦的主人,只要动念即可,完全不用费力。王葆既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他默认了。

王葆终究还是没有抵抗得了心想事成的诱惑,选择了唾手可得的“易”,放弃了埋头苦干的“难”。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坤转乾旋,阴阳消长,天真的王葆并不知道,这表面“看上去很美”的易得之幸,早已暗潮汹涌。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法国的“祸国妖后”——在大革命被送上断头台的玛丽皇后。

茨威格在她的传记中写道:“命运轻而易举地把一切馈赠给她,恰好是这种不应得到的生活馈赠,使她内心贫乏。命运过早过多地娇惯了她,高贵的出身和更加高贵的地位,都落在她身上,她无须费什么力气,于是她认为,根本用不着努力,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一切似乎都合适。”“她想要统治,同时又要享受;她想要王后的权柄,还要女人的自由;她伸出玉手,抓起王冠,就像拿起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讽刺的是,这个道理王葆不知道,宝葫芦却知道。“我既然是个宝葫芦,就得起宝葫芦的作用。假如我老待在河里,什么事儿也不做,什么作用也不起,就那么衰老掉、枯掉,那我可不是白活了一辈子吗?我既然活在世上,我就得有我的生活,我就得活动,就得发展,就得起我的作用。要是我不活动,又不使力,又不用心,那我就会枯掉烂掉。我得找机会把我的能力发挥出来——这才活得有个意思。能力越磨越强,我就越干越欢。”

洛克菲勒在家书中告诫儿子“白吃午餐的习惯不会使一个人步向坦途,勤奋工作是唯一可靠的出路。”

不仅人如此,万物皆如是——有这样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就是从葱芽破土而出的那一天开始,随着大葱的生长,每天往大葱的植株上培土,每次只让大葱露出一点点尖,据说如此培养出来的大葱,比普通的葱要高一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大葱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不得不挣扎着成长,努力的破土而出,努力的接近阳光。反观普通大葱,安逸的生长环境让它们失去了努力挺拔向上的动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生命而言,得来越易,成长越难。

3.处事之道——得失背后是守恒

果不其然,宝葫芦对王葆的欲望处理得愈发得心应手,而王葆的生活却愈加混乱。

他似乎无法分清现实与虚妄——面前的人或者事到底是真实来到我面前,还是欲望指使下宝葫芦幻化出的假象?

他似乎更加无能,开始对宝葫芦有了习惯性的依赖——遇到问题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去解决,而是宝葫芦什么时候能解决。

他开始变得恐惧,因为他越来越发现,那些莫名其妙的麻烦开始透支了周围他在乎的人的信任,他看似拥有一切,却孤立无援。更要命的是,他发现,那些宝葫芦变到他面前的东西,竟然都是他人之物。换言之,这不是变,是明目张胆的偷窃。

王葆的内心崩塌了,原来所有一切看似轻而易举的获得,都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而他为此付出的是自己内心最珍视的品质——诚信,以及最宝贵情感——亲情,友情。

宝葫芦对此的回应轻描淡写:世界上吃的用的东西,没有一件是打天上掉下来的,都得有人去做出来。“你不去做,就得有别人去做,要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些个东西。世界上这些东西怎么来的,我以为你准知道哩”。

是啊,连葫芦都知道的道理,王葆却不知道。

?易经》中损卦、益卦互相对应。损卦损下益上,益卦损上益下,损中有益,益中有损,周而复始,源源不断,终归于零——“损益,盛衰之始也。”没错,世界的本质是能量的守恒,阴和阳就是在此消彼长中实现动态的平衡。

于是看似的“得到”可能是“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而看似的“失”却可能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能量守恒的背后,是因果的守恒。“万法皆空,因果不空”,选择是因,得失是果。选择的那一刻便是种下了因,而后续的发展,皆围绕最初的“因”展开。

世人常患得患失,有的人在喜悦中感叹“怎么我如此幸运”,有的人在痛苦中扼腕“为什么是我”,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最初那个不起眼的选择,早已冥冥中决定了一切。就像最初的王葆,冥冥中对不劳而获的执念和欲望,让他选择了宝葫芦,而之后的一切惊喜与困扰,都只是基于选择的发展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了。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得患失的背后,是因果逻辑的混沌。

与患得患失相对的是“不期必”,而“不期必”的背后,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笃定与智慧。

4.审世之道——换个角度看世界

葫芦的谐音为“福禄”,而葫芦的茎也叫“蔓带”,谐音为“万代”。又因腹中多籽,自古以来都有着“福禄万代,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可是《宝葫芦的秘密》里的这只宝葫芦,却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它有些狡猾,有些自私,甚至有些邪恶。宝葫芦的到来,似乎处处在给王葆惹麻烦。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自身的看法决定了客观世界在我们内心的呈现,想要获得内心的满足,需要的不是去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心理学通识》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以为时间是疗伤的圣药,其实时间从来都不是,重新评价才是。 ”那么,如果换种角度,宝葫芦的出现对于王葆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首先,宝葫芦的出现,激发出了王葆内心的真善美。

之前的王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眼高手低,唯我独尊,自私自大,似乎有那么点儿“混不吝”的气质。

宝葫芦出现之后,虽然为王葆制造出了种种危机,但是他在这些危机中最本能的表现,恰好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少年不可一世的外表下那颗柔软而美好的心——他在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他渴望家人的认可,他爱憎分明,他讨厌不诚实的自己。

而当王葆得知宝葫芦为他变出的一切都是通过“偷”的形式得来的,王葆愤怒了、暴走了。

他有良知的不安,因为他有内心的底线。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没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地位,需师出有名,以正当方式获取。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其无论在匆忙还是颠沛之际,都能够守住仁德。

正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即君子在意的是道德与法制,而小人在乎的却是土地和利益。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在德与利之间,王葆选择了前者。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王葆君子的一面被激发了出来。

其次,宝葫芦的出现,也让王葆对自己的世界进行了重新的价值排序,也让他意识到了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最珍贵的。

“我翻来覆去地想着家里的人,想着学校里的人。说也奇怪,我似乎到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他们是怎么样地爱我(我以前好像从来没这么想过)。可是今天——就是这会儿——又觉得他们仿佛跟我离开得老远老远了似的”。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其中后四苦,更多的来自人的主观意愿和价值判断——是人自己的选择:拥有的不加珍惜,得不到的翘首以盼,失去的扼腕叹惋,自造罪孽,自食苦果。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些需要先人终其一生甚至以失去挚爱至亲为代价才能幡然醒悟的人生真谛,却因宝葫芦的出现提前让王葆领悟到了。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葫芦自古与医药息息相关。道家始祖以葫芦做法化出妙药灵丹,随身携带以解苍生之苦。八仙中的铁拐李也是背着一葫芦的灵丹妙药游走天下,治病救人。

葫芦本身自重很轻,去除内瓤,内部空间巨大,在我国历史上也素用来盛放药物,同时也承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

悬壶济世,便是葫芦的使命。良药苦口利于病,是药便有三分毒。正如和王葆相遇相知的这只宝葫芦,换个角度看,它给到王葆的经历和教训,又何尝不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治愈王葆灵魂的药方和汤剂呢?

王葆摒弃了骄纵、自大、懒散、自以为是和凡事妄图不劳而获的“病根”,懂得了选择的代价,来之不易的珍贵,得失的转换,因果的守恒,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最终药到病除,驱邪扶正,重获新生。

故事的最后,王葆与宝葫芦的奇遇原来只是一场梦。但真的只是一场梦吗?又或者我们都是梦中之人?昔庄周梦蝶,醒来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而这到底是不是梦,或许只有宝葫芦自己知道。道教中,道人们幻想葫芦能够装进一方天地。芦同“壶”,因此也有了“壶中天地”的说法。

?易经》中,天为乾,地为坤。乾卦的卦辞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坤卦的卦辞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不正是本书向我们传达的精神吗?

小小葫芦,内有乾坤。葫芦之道,道法自然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书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读书和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经典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

读书日心得体会通用6篇

《飞鸟集》读书心得通用6篇

读书心得体会500字通用6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通用6篇

《狼王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

关于读书的诗作文通用6篇

读书月教师读书心得通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999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