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心得大全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7篇

为了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我们需要将心得体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改进措施,真切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心得体会,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清风传家》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7篇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1

家风是什么?我理解,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有时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语言或日常生活习惯,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人的一生。孟母的贤德成就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的母亲,以一己之力培养了13个博士。难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我到省厅信访处工作后,遇到过不少生活陷入困境而又爱慕难助的信访人,他们的遭遇或多或少与母亲的教育有关:x镇雄县的马某,因口角与人结怨多年,把丈夫和三个儿子都卷入了纷争,现在丈夫和儿子伤的伤,残的残,家里没有了劳动力,马某长年带儿子告状、上访,

家庭彻底陷入困境。安宁市的李某,38岁,为3岁外孙的落户问题来访,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龄,竟已当外婆。在接访中了解到:她20岁非婚生女,独自将女儿抚养至14岁,因缺少良好的家风传承教育,性情顽劣的女儿离家出走,15岁时回家生下了这个孩子,至今无法落户。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母慈子孝”,什么样的母亲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母亲缺乏修养,孩子易流于粗俗;母亲温婉贤淑孩子通常绅士乘风;母亲优雅智慧孩子必定谦逊有礼…其实家风不只在名门望族,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亲都是家风培树和传承的关键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她却用“勤劳”、“孝顺”的家风为我们家庭传承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家里总是干干净净。只要一有脏衣服,母亲马上就手洗,有时看着一大盆的脏衣服,我会抱怨说:这要洗到什么时候啊?母亲边洗边说“你外婆有句老话说‘勤脚快手懒眼睛’,看起来多,动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亲又忙着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晚上还给我们织毛衣,有时织到打盹,手还不停,我说:“妈,您忙了一天,歇着吧,别累着!”母亲睁开眼边织边念叨说:“你外婆还有句话说‘力气是个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着,睡一觉就好。”

我工作那年,爷爷生病住院,母亲每天做饭、炖汤,再转几趟公交车送到医院去喂爷爷吃饭,给爷爷擦背、洗脚、修指甲。爷爷临终时拉着母亲的手,满怀感激地看着我,颤颤巍巍地说了三个字:“好—女—儿”。我懂得爷爷的意思,哽咽着连连点头,想要告诉爷爷,我已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勤劳”和“孝顺”,一定把它传承为我们的家风。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2

通过春节前的警示教育学习,我深有感悟,大量的领导干部腐败堕落事例表明:不求知,不思进取,放松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必将走向人民的方面,最终也会毁了自己。而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是拒腐防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贪与悔》警示教育片中,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劳动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在他的忏悔中讲到:由于他在初始时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把握做到平衡,可以既得利又不犯大错误的思想指导下,从收受礼品开始,直至踏破了道德底线,潜越了党纪国法界限,越遇雷池而沉沦为经济上受贿、生活上腐化的罪犯。就我认为他是没有过好初始关、小节关和交友不慎关,结果被“关系网”“腐败网”罩住,被“美色关”关牢,遭受了灭顶之灾。

“忏悔录”的警示片中,他们原来都有较高的地位,很好的前途,也都有自己的家庭亲友……但在他们犯罪之后,公职、党籍都没有了,过去他们政治上的一切都化为乌有,自毁了前程;还要因为退赔赃款累及家人,甚至倾家荡产,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原本和谐的姻亲、血亲关系,现在必将支离破碎,失去了宝贵的亲情、友情;过去他们大多由于自己的努力获得过的肯定和荣誉,现在由于犯罪腐蚀了曾经的荣耀,为人所唾弃,并身陷囹圄,失去了最珍贵的自由。因此自己要吸取这深刻的教训,要算好政治帐、经济帐、亲情家庭帐和自由帐,在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心理长城。

常言道:“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警示教育片中的其它一些人,亦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开始的,最后小节不守,大节难保。使我深深感到真正要过好人生中的关,首先就要把好“初始关”“小节关”。同陈良宇及祝均一等人比,我的权力比他们小,地位比他们低多了,以前有过:“有那么多的员工盯着,自己只有多做事的份,没有享清福的命,更没有得好处的机会,笃定不会犯错误”的想法。县委对反腐教育抓得又紧又严,让你想做也不能做、不敢做错事私事。这次通过教育学习,更使我认识到这些都是外界的客观因素,在主观上还必须在今后引以为戒,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警觉,才能防患于未燃。特别是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除了要算好帐,过好关,在洁身自律上以身作则,作好榜样外,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到政治坚定、忠诚敬业,成为民政建设的带头人,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望,在还有不长的工作时期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认真吸取腐败案件教训,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世界观的改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自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作风。

要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侵蚀和影响,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主动接受批评,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方面,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心不贪、手不长、嘴不馋,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对以权谋私的违纪现象决不姑息迁就,敢于动真碰硬。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记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3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4

透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于fb分子的fb行为,使自我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这天却成为阶下囚。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应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持续警惕、持续冷静、持续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思考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我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我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我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持续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潜力,务必自觉改造自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我,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我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自觉充实自我,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持续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5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旧,同时还要注重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我通过学习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修身齐家——《清风传家》和镜鉴警示——《严以治家》读本,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感“家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风貌,在一个家庭长期延续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读本中的25位英模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做家风建设的表率;24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堕落与家风不正之间的深层关联,家风败坏的危害及根源,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过好家庭关、亲情关。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风的重大意义,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富强。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更是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气。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强,民族才能旺。

从小看大,好家风让我们自立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历代家族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中国历来重视家教和门风,注重家风的缔造与传承。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得益于每一个良好家风家教的滋养,要通过言传身教影响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风春雨润物般渗透到子孙后代的血脉之中,作为一生恪守的信条。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告诫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药是国家全额报销的,每一粒都要“专药专用”,不能假公济私。钟南山父亲钟世藩是知名的儿科专家,钟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是泌尿外科专家,曾获得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术医家风范,传承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仁者家风,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们的家风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家风的传承,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由此可见,任何金山银山,都不如好家风,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传!

以榜为样,好家风让我们自信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以德传家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家国同重,亲人与国人都是挚爱。人是钢,家是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无不是把家庭作为“炼钢炉”,练就过硬的红色家风,对子孙后代进行家风的历练,体现了老革命家的人间大爱,这正是新时代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时代精神。比如,毛泽东立下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亲情规矩”三原则;周恩来告诫侄女,不搞特殊化,我们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儿子不当干部当工人,用“德”字贯穿朱家家风。习仲勋对于红色家风的言传身教称得上是典范,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而缺席父亲习仲勋的88岁寿辰。当女儿读完习近平的拜寿信,习仲勋告诉在场的人:“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习仲勋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中国人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诲子女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焦裕禄制定“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条家风,让焦家人个个生活简朴,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垒,让焦门家风历久弥新。

聚少成多,好家风让我们自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承担党和国家的使命,家风好坏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一个家风正的家庭,是一个好故事;十个家风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成千上万个家风正家庭,就能铸就一个强大的祖国,迸发处无坚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为社会树立正面的榜样,是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会损坏党和国家的声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使党风受到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内纪律的形式对党员的家风建设进行了规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要推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自觉自发注重家风建设,以身作则,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同时,要发挥党、政府和学校的引领和引导作用,注重营造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外部环境建设,多管齐下,形成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6

家风是一个家族经过岁月的沉淀、世代的言传身教,从而形成的属于家族特有的优良风气,它体现着祖辈对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记录着来自远古的信仰。好的家风,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让一个家族经久不衰,让一个单位欣欣向荣,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我通过学习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修身齐家——《清风传家》和镜鉴警示——《严以治家》读本,认真领会“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培养现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内涵,收获颇丰。读本通过深入挖掘25位英模党员在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风建设的表率;通过深刻剖析近年查处的24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堕落与家风不正之间的深层关联,家风败坏的危害及根源,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过好家庭关、亲情关。

修身,好家风塑造坚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家训中则写道:“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可见,不同家族或许有着不同的家风、家训,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会继承先辈的意志,或敦厚纯善,或勇敢刚毅。好家风是他们刻进血脉的强大的信仰力量,将指引他们向上向善,永远坚定正直,立于不败。

齐家,好家风共建文明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风是家庭幸福、年轻人积极向上、老人老有所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基石。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焦裕禄制定的“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三条家风,成为了焦家人的信条,更将“焦裕禄精神”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激励了众多的后来人。从一家有好家风到家家有好家风,形成家庭成员相亲相爱、邻里之间和睦团结的氛围,进而抵制歪风邪气,共建风清气正的社会。

兴国,好家风奠基民族伟大复兴。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富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强,民族才能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则更不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为社会树立正面的榜样,反之,则会损坏党和国家的声誉。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将党员的家风建设写进了党内规范,旨在以家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建设。作为一名党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严格要求身边人。让清风传家,清风传万家,清风传遍神州华夏,形成家风好,社风正,党风清,国风优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篇7

读完中纪委编发的《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两本书籍,25个英模家庭的先进事迹和24个反面案例让我感触很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缩影,我们要重视家风建设,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国家安定,反之便会贻害社会。

?清风传家》立足正面引导,通过采访党的十九大以来获得国家级荣誉的25位英模党员,深入挖掘他们在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从中汲取人格力量,涵养良好家风。其中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同志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只因父亲告诉他“别忘了,你是有祖国的人”,只因他想看到自己热爱的祖国能够更好。他对祖国深沉的爱也感染着家人,他们都记着一句话:“不管在哪里,总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良好的家风让黄大年同志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成为了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为我们开展家风建设树立了标杆。

?严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过剖析近年来查处的24个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揭示他们腐败与家风不正之间的深层联系,教育党员干部要汲取教育,做到以案为鉴,进一步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其中,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耿金岭身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对配偶失管失教,家风破坏,纵容家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耿金岭从事教育工作38年,却因自我要求放松,对妻子失管失教而“晚节不保”。证明了领导干部掌握着人财物等权力,不仅自身会被围猎,其配偶子女也会成为“糖衣炮弹”攻击的对象,家庭成员价值观偏离,就很难抵挡外界的诱惑和腐蚀。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家风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党和国家的事情。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促进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从《严以治家》上的反面典型案例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和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党员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还要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纪法教育。一旦发现家庭成员有利用自己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苗头,就要坚决制止,将违纪违法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筑牢清正廉洁的第一道防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通用7篇

心得体会党史心得体会通用7篇

二年级家长体会心得体会7篇

一带一路体会心得体会优秀7篇

助教月体会心得体会7篇

社会创新管理心得体会7篇

禁毒体会心得体会模板7篇

心得读书心得体会模板7篇

监考心得体会7篇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20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