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心得大全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7篇

运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小伙伴在书写心得中一定都得到了进步,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7篇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1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2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联合出品的系列广播专题节目《胜利的回响》(9集)即将于10月14日在央广军事新媒体上线,并于10月15日起在中国之声《国防时空》等广播平台陆续推出。系列广播专题将从艰难的抉择、英雄的赞歌、向强敌亮剑、钢铁运输线、血染的疆场、最可爱的人等角度切入,全面回顾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壮举。

这组专题节目发挥广播媒体特点,以经典音乐、电影、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抗美援朝战争历程为主线,通过对数十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抢救式采访,以及党史军史专家、军队文艺工作者和抗美援朝英雄连队官兵的生动讲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经典战役、历史细节以及新时代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传承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权威解读和深刻反映。在节目呈现上,这组报道由总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深情播讲,同时运用珍贵历史音响再现、重要当事人采访、经典音乐配乐、电影录音剪辑等形式,对节目主题进行有力烘托,保证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可听性与历史厚重感,让听众在声音中走进历史,感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广播系列专题节目《胜利的回响》共9集,每集约18分钟,将于10月15日起在总台三档广播栏目中连续播出,每天早6点在中国之声《国防时空》首播,每天14点30分在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重播,每天18点10分在中华之声《海峡军事》重播。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3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志愿军烈士生前写下的绝笔信。他是牺牲在长津湖战场上129名战士中的一员。他们在风雪中坚守阵地、阻击敌军六天六夜;他们以战斗姿势冻死在战壕里,枪口仍对着敌人;他们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斗精神的升华——“冰雕连”!

这组让敌军见了也肃然起敬的冰雕群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祖国的钢铁长城;用坚毅与顽强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魂。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笔直的脊梁撑起了共和国,也撑起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就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这世上,从没有天生的英雄,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总有一群人,从未辜负自己的誓言。有一分热,发一份光,把点点萤火汇聚成温暖人间的星河;把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薪火相传。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场”,援疆之路就是我的新征程。秉承援疆初心,担当肩上使命,严守各项纪律,努力成为我们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本溪援疆队伍中合格的一员。援疆不仅仅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一种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是我们驻守边疆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正因为我们援疆人能够把祖国放在心头,以祖国的利益为重,才能够做到无怨无悔。我们矢志奋斗,淬火成钢;纵然直面风雨,也能无畏坚强!

向“冰雕连”致敬!向中国军人致敬!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4

抗美英雄邱少云的人生路上充满了荆棘。邱少云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直到1949年12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消灭平康和金华之间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敌军和我军之间有三千多米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冲击下,必会造成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迅雷不及掩耳采用隐蔽作战,在战斗的前一天夜里,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谈何容易啊!临行前邱少云立下了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杂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下来。12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邱少云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最后的胜利,他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定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士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地向敌人冲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全部歼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同学们,我们应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迷恋父兄给予的温床蜜罐,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另一片未来。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各种轻重武器的呼啸声、爆炸声划过黑暗,刺耳的军号声短促刺耳,回响在寒冷的夜空中。”这不是文学描述,而是美国陆军军史中,朝鲜战争美军亲历者关于志愿军夜战进攻的纪实回忆。短短的文字,再现了71年前志愿军夜战战术的威力。

扬长避短的战场逆袭术。战争史上,暗夜是军事行动最好的掩护之一,夜间作战历来是弱小一方战胜强敌的重要战法。人民军队从红军时代起,就高度重视利用暗夜掩护偷袭、突袭敌人,积累了丰富夜战经验。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我军夜战战术战法已炉火纯青。面对掌握制空权和具有强大火力、机动力的美军,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在战前动员时就曾强调,美军适合远距离作战,可以发挥其火力优势,而我们一定要在近距离内解决战斗,让美军的坦克大炮发挥不出威力。

1950年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战斗打响。志愿军充分发扬我军夜战经验,利用夜暗大胆进攻、快速分割、迅猛突击,很快就与美军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胶着态势。一向奉行“唯武器论”的美军,在黑暗中产生了被对手击中软肋的感觉。飞机在夜间不能出动,炮兵不敢乱开火,火力、机动力无法发挥作用。美军只能依靠轻武器抵抗,被拉到轻步兵对抗的同一起跑线上。志愿军充分发挥夜战特长,一举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南朝鲜军第1师12团一部,毙敌2000余人,实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开门红”。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称赞云山战斗为模范战例,高度评价志愿军战术应用得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孤立美军,并积极勇敢地实施夜战、白刃战,取得圆满胜利。

美第8军军长泰勒战后评论中国军队称,“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其方法是在黑暗中接近我们的阵地,然后和我们紧缠在一起,使我们无法要求炮兵射击和空中攻击,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志愿军战后总结经验时指出,只要我军和美军接近,他们的飞机大炮就不敢再用,越接近敌人,自己就越安全。

隐蔽接敌的战术突然性。据志愿军统计,1个营夜间进攻美军阵地,伤30人,但白天和美军对峙,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下伤亡高达300人。可以说,暗夜已成为我军最好掩护。纵观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在夜间完成的。从云山战斗开始,到志愿军夜渡临津江、跨过“三八线”,志愿军5次战役都是在夜间发起的。上甘岭战役的胜负,也是在夜间决定的。抗美援朝收官之战金城战役,同样是在夜间打响。

夜战中,我军攻其不备、隐蔽接敌,敌人经常到最后一刻才发觉,被打得措手不及。以云山战斗为例,我军利用暗夜掩护,先打南朝鲜军,待美军火力暴露后,突然猛攻美军所盘踞的高地。尽管美骑兵第1师号称是美国国父华盛顿建立的精锐部队,战斗经验丰富,但面对志愿军的迅猛攻势,该师8团3营营长米利金还是被打得晕头转向,盲目指挥重机枪手“哪里有喇叭声就往哪里打”。该营被我军全歼,番号也被美军撤销。类似场景,在朝鲜半岛的月夜下一再上演。雪马里歼灭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新兴里歼灭“北极熊团”、奇袭白虎团……一支支敌精锐部队,成为我军夜战的刀下鬼。

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美军整个部队甚至较低级的军人都对中国人的威胁掉以轻心”。

勇猛无畏的攻击杀伤力。为赢得最大夜战战果,志愿军在夜战中拿出最勇猛的战斗精神,实现最高作战效率。我军大多数战役战斗,一般都在黄昏或拂晓发起,这时的敌人或警惕性最低,或疲劳度最大。一旦战斗打响,志愿军将士便一往无前、勇猛冲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优势兵力在夜间突破敌人防御,楔入到敌纵深断其退路,动摇其布势,快速完成分割包围、各个歼敌。一些美军士兵往往在睡袋里就送了命,勉强爬起来的也是举枪乱打。

美国战史中这样描述志愿军夜战进攻,“中国士兵信手射击,投手榴弹、往车上放炸药包、焚烧汽车。营部地域顿时陷入混乱,到处都在战斗”。志愿军的勇猛进攻,甚至让一些美军出现幻觉。美军中尉希尔回忆志愿军夜间进攻时描述,“当时我好像是在做梦,听到一阵军号声和马蹄奔驰声。接着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好像从天而降,并马上向他们所发现的任何人射击和拼刺”,而当时并未有骑兵部队入朝。

志愿军在实战中摸索完善的一整套夜间运动进攻作战原则,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对志愿军夜战毫无办法的美军只得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1周年心得体会》,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5

1953年初,朝鲜战场上形成了敌我对恃的相对稳定态势,这有利于开展对敌宣传广播瓦解工作。志愿军政治部及时作出了《关于建立对敌广播宣传站的决定》,当时46军政治部通过考核、考试、试用等办法,从全军选拔出十余名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同志组成了广播站。

我们十分高兴地参加了短期培训,主要明确任务职责,政策纪律,背诵广播稿件,学习广播机操作维修方法。三月底,我们就陆续派往战斗第一线,在参加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下勿闲北山,坪村南山等地的反击战中,充分发挥广播特有的战斗威力。

当时与我部直接相对抗的是美陆战一师和英联邦师,根据他们的特点,确定我们的广播内容是:1.战地新闻;2.中国建设;3.文告通知;4.与英美士兵聊天;5.歌曲音乐;6.保命方法;7.战俘营生活;8.战俘家信等。

我当时使用的是一台25瓦播音机,一般在距敌1000米左右的地方都能听到,广播时间、内容根据战斗进展情况临时灵活调整,一般来说,当部队开始冲锋时,我们就播放《志愿军战歌》等威武雄壮的歌曲,在围歼敌人时,我们对敌广播瓦解口号:“缴枪不杀”,“我军宽待俘虏”,在坚守阵地时,则播放《英雄的阵地钢铁的山》等战曲,并及时宣扬战斗中涌现的英模事迹。在打击敌人反扑时,宣传我军辉煌战果,公告敌军惨败实情,并向敌军反复广播瓦解口号:“投降就可保命”!“放聪明点,逃跑、掉队、装病来挽救你的宝贵生命”。

每次战斗结束战场上相对平静时,我们则按正常安排内容有序的进行广播,特别播放一些受他们喜爱的思乡念亲的抒情歌曲,增加他们的厌战情绪,5月,我部向坪村南山之敌实施攻击,守敌是英国名牌部队英联邦第一师威灵顿公爵团,我军用5分钟时间就占领了敌面阵地,俘虏敌人22名,其中一名是自动放下武器跑过来的,他一进入我方隐蔽洞,就迫不急待的向我提出到俘虏营的要求。

他说:“我很喜欢听你们的广播,战俘爱德华写的一篇《多彩多姿的营区生活》,其中讲到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有美国人热中的捧球,土耳其人酷爱的摔跤,英国人爱好的足球,我想尽快赶到那儿去参加将要举行的足球比赛”,我说:“你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这位英国士兵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在激烈战斗中作出的勇敢果断的人生选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7月,朝鲜停战,随后双方交换战俘,这名英国士兵排列在战俘行列里,我心理总认为,他不是俘虏,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士——为和平而战,英美士兵的荣耀。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6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6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朝鲜,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抗美援朝胜利心得体会篇7

今天,看到一条令人心潮澎湃的消息——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__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纪念章。

这条消息,脑海中忽然涌现出来的,竟是的一句词: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枚来得太迟的纪念章,先后入朝参战的290多万志愿军战士以及无数曾入朝为志愿军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是一枚分量太重的纪念章,它并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军指战员、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所有永远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的。

颁发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值得纪念的战争。

,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美国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军事生涯。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也献出了他的儿子!

抗美援朝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缘政治后果,是苏联交还了旅顺军港和中东铁路,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国家。

如此伟大的战争,如此辉煌的胜利,长期以来不能理直气壮的纪念,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人一厢情愿地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太在意美国的脸色了。

隆重的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纪念章,意味着小心翼翼地看着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了,我们终于要拨乱反正,光明正大地纪念立国之战了!

让我们为这枚厚重的纪念章欢呼!

让我们为所有牺牲在朝鲜的烈士洒下热泪!

让我们感谢所有荣获这枚纪念章的英雄们!

让我们抬起头、挺起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致敬抗美演讲稿8篇

7.1表彰心得体会优秀7篇

7.1党日活动心得体会7篇

学榜样7的心得体会7篇

榜样的力量7心得体会7篇

7.1表彰心得体会优质7篇

党员学榜样7心得体会优质7篇

学榜样7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7.1党日活动心得体会优秀7篇

榜样7观后感或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042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