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并提供有意义的体验,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有助于提前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诵读的活动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为积极配合我县即将举行的小学生艺术节经典诵读比赛,提高我校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展示我校孩子诵读经典的成果,特举行本次活动。
二、参加对象
岭南镇中心小学教师、学生
三、诵读内容
诵读内容为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和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体裁不限。教师可与学生同台演出。
四、作品形式与要求
每个节目不超过6分钟,参加人数不超过30人;参赛节目可以配乐,服装、队形等根据各级部实际选择、编排,尽量突出各级部特色。
五、作品选拔
各级部推选两个节目参加比赛,比赛时间定于5月10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比率为2:2:4,在学校获得一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给予加分奖励。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2
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各学校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六)各学校要定期更换篇目,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等。
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等篇章。
四、活动安排
(一)编写校本教材。学校要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鼓励教师本着“扬弃”的原则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诵读教材。
(二)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课的时间和晨读进行诵读、赏析、评点。
(三)教学师资。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和校本课时引导学生诵读;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指导等。
(四)诵读方式。学校除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外,还通过晨读、课间操、活动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学习沙龙、专题经典讲座、评比诵读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
五、组织开展全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羊头镇中小学校教师和中小学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进行。各学校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确定决赛参加对象(见各校师生名额分配表),并于11月30日前把决赛报名表上交到中心学校办公室黎立林处。
2.决赛
决赛由羊头镇中心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教师组12月16日;学生组12月17日,决赛地点:羊头镇中学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六、奖项设置
比赛奖项设置分教师组和学生组。
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学生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1.参赛教师和学生奖:①荣誉证书 ②奖品
2.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七、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育干部、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真抓实干,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羊头镇中心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卢恒山
副组长:黎立林 徐春丽
组 员:马启胜 黄家繁 潘有胜 黄少铭
马启色 黄 俊 黄瑞贤 梁荣福
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要严格初赛选拔,不得随意指定参赛人选;要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搭建一方展示自己朗诵才能的平台,在校园中掀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潮,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举行“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浓厚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感受诵读经典活动。老师都能正确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比赛和展示活动。要结合传统节日端午和国庆节分别组织开展书法比赛和诵读展示活动;让学生领会经典、体验经典、实践经典。
三、活动安排:
主办科室:教导处
参赛方式:以级部为单位,每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级部比赛。
参赛时间:
上学期:
第一阶段为班级内部组织书写经典书法展览,时间为五月中旬,各班自行安排。
第二阶段为级部优秀书法展览,时间为五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下学期:
第一阶段为班级内部组织诵读初赛,时间为九月下旬,各班自行安排。
第二阶段为级部诵读决赛,时间为十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奖励办法:
比赛设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由学校组织奖励。
成果展示:录像视频照相图片
附:书法比赛评分标准:
1.执笔书写姿势正确,笔法:起、行、结、提按、方圆、转折、快行、慢行等,准确无误。
2.单字结构合理,重心平稳,舒展,主笔突出,点画呼应,大小一致,用笔流畅。
3.章法布局合理,行列整齐,风格统一,题款位置、大小与正文协调。
诵读比赛评奖标准:
⑴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1分)
⑵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分)
⑶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2分)
⑷朗诵熟练,声音洪亮。(1分)
⑸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1分)
⑹正确把握诗歌内容,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分)
⑺所配乐曲与朗诵内容和谐。(1分)
⑻不超时。(1分)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主题:
感悟传统,体味人生,提升素质
二、活动背景:
广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有较为深厚的经典诵读传统和相应的学科基础。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特意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达到更好的引导和促进广大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 主办单位: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团委
四、 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3 月 8 日 ——3月 20日 地点:广州大学
五、 活动形式
a) 中华经典诵读海报设计大赛(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
b) 以班级为主的开展小型的“中华经典诵读”朗诵或征文大赛。(主要以大一新生为主)
c)“中华经典诵读”抢答比赛(以大一学生为主)】
六、 工作人员:
美术与设计学院团委实践部及各班的团支书
七、 活动对象:
美术与设计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
八、 活动流程:
i. 部门内部想出活动方案,讨论可行性与各个细节,制定策划书。
ii. 联系大一大二各级各班的团支书,开一个关于“中华经典诵读”各个活动的细节的会议,宣传我们这个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知这个活动开展的消息,积极参与其中。
iii. 宣传活动,各个团支书找时间与班上同学开会,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iv. 各个同学(各个班)的准备参与其中。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v. 各个同学或班级开始进行活动。各个工作人员及时与各个班级联系,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及时反应情况。
vi. 对作品或文件的回收。(各个部委分工合作,对负责的年级的作品或文件进行及时的回收。)
vii. 评委对作品进行评分。选出得奖人员或小组【或班级】。
viii. 对得奖者进行颁奖。
ix. 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九、 活动经费及预算
十、 前期准备
人员安排要得当,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尽心尽责;策划书要详尽,贯彻到每个细节上面;大一大二各个班级的联系要做到位,不许漏掉任何一个;会议内容要详尽充分,宣传要做到最大效应。
十一、 干部安排
部门人员分配:黄嘉颖、何景婷、刑冲三人负责大二的作品或文件的回收。何旺晟、陈嘉媚、李卓贤三人负责大一作品或文件的回收。林敏婷,主要负责对策划的审查,主持会议,做活动总结。招志江,苏安澜负责协助部长管理、收集、总结。对部委进行监督,管理,解决突发事件。
中华经典诵读班级活动要求各个团支书及其班长共同组织班上活动,宣传活动,让班上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中华经典诵读抢答比赛评委邀请大二各个部门的部长或老师,做到公平公正。
十二、 注意事项及要求
(一)中华经典诵读海报设计大赛
1.大赛对象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海报设计大赛要求:
(1)两种形式【以个人设计形式;以小组设计形式(不超过三个人)】 (2)海报规格大小:半开;海报可以是手绘板或打印版(要求上交作品时交上电子版和打印版)
(3)作品上要注明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
(4)准时在3月16日交齐作品(过时不候)
(二)中华经典诵读班级活动
(1)活动对象以大一新生为主
(2)活动细节:1.以班级为单位,自行组织活动,各个班及时记录活动片段(拍照),组织人员写文章(将整个活动过程如实写下)记录活动的一分一秒的精彩,并将所有的照片和文章做成文件夹,在3月16日将文件发给工作人员(实践部相应的部委)
(三)中华经典诵读抢答比赛:
(1)比赛针对大一各个班级
(2)大一各个班级各派出六个学生代表,进行抢答比赛。进行多伦比赛选出最佳班级。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主题:
“中华情”颂爱国情、圆中国梦诵读比赛。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经典诵读比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经典美文的陶冶,激发阅读经
典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20xx年5月中旬
地点:校操场
五、比赛安排:
1、比赛形式:团体诵读,个体诵读。
2、个体诵读比赛分三组进行:低年段组(1,2年级)每班限定3名、
中年段组(3,4年级)每班限定4名、
高年段组(5,6年级)每班限定4名。
3、先进行团体诵读。(团体诵读按从高年级往低年级顺序进行,个体比赛顺序按照选手抽签排序。)
六、活动准备: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扎实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诵读篇目于本周三上报给凌荷老师。
附:“中华情”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评委
二、评比细则:
1、评分标准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分)
(3)诵读时间:5分钟内。(2分)
(4)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7分起评,评分保留两位小数。
3、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组评出一、二等奖。
4、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团体诵读指导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获奖的班级,其语文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励。个体诵读指导老师自愿承担,指导获得奖励为学生相应指导奖。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为了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1、集体赛
时间:xx年6月16日下午2:40—4:10
地点:各班教室
2、个人赛
时间:xx年6月17日下午2:40—5:10
地点:二部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形式:
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抽题作答的形式进行。
五、奖励方法:
1、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
2、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颁发奖状。
3、各年级获集体奖的班级语文教师,将获得指导教师奖励,颁发奖状。
六、后勤工作安排:
(1)奖状准备、统计:朱斌丁明娟
(2)报导:黄婧
(3)集队:各班语文教师
七、其它要求: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及竞选“诵读小状元”选手名单于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附页一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2、内容: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一诵”的内容。自选内容各班根据全班都能背诵的古诗文在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二、比赛方式:
1、分年级比赛,同时进行。各年级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评分标准见下文)
2、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其它艺术形式。
(2)抽背:在“每周一诵”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三、评比细则:
1、自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4)附加分: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抽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3、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8分起评,评分保留两位小数。自选内容总分为12分。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项得分汇总得出集体总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出一、二、三等奖。
5、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其语文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励。
四、评委:各年级语文教师
附页二经典诵读活动个人赛细则
——暨“诵读小状元”评选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各班选派一名诵读小明星参与比赛,另派一名学生参加比赛观摩活动。
2、内容:均出自本学期学校“每周一诵”活动内容。
二、比赛方式:
1、各年级参赛选手一起到场。选手按班级、年级次序依次上场抽答题卡,按卡上要求完成作答。
2、题目形式为:
①我会认(认字)
②我会填(补充回答要填的空)
③我会背(完整背诵所示小节)
④我会用(根据主持人提示回答问题)
一年级参赛选手只需完成前3项,二、三年级选手得全部完成。
三、评分标准:
1、一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①每认对一字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4分)
③每背完整一篇得3分。(共3分)
2、二、三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①每认对一字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②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2分)
③每背完整一篇得2分。(共2分)
④“我会用”环节总分为3分。
3、附加分:选手精神面貌好、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回答流利可酌情加分,不超过2分,评分保留2位小数。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
四、评委:黄艳燕、黄淑华、黄婧、任莉莉、章翠峰、付海燕
附页三
【一】“诵读小状元比赛”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介绍比赛活动的主旨和形式。
二、领导致辞。
三、诵读比赛环节:
各班选手按班级次序上台抽题作答,评委依据评分细则现场打分。
四、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二】诵读活动组织机构:
总指导:
组长:
副组长:
各年级负责人:
活动组其他成员:各年级语文教师
诵读的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此,诵读《弟子规》确实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并以学习《弟子规》为基础,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组长:宋声鹏
副组长:陈伟华刘派安邓志强
林玲吕国萍肖牧王高翔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各班根据学校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2、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责任人。各班要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夕会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宋校长亲自抓,由陈副校长专项负责,学校教创中心、教学指导中心负责实施,制定布心小学《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责任人,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xx年9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九月、十月、十一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创中心)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研中心)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夕会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对内容教师要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10月11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创中心、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十一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开展“古人〈WWW.baihuawen.cn〉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第三阶段(十二月)竞赛
1、背诵(班级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实际应用)三至六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六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创中心、班主任、语文科组)
七、总结与表彰
在活动后,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诵读的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