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引入真实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教案的实施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1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个朋友
敬个礼呀 鞠个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具有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3--4岁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的意义的。"并提出建议:"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图画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贴近幼儿角度。其故事的线索清楚、明显,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让幼儿自由地发挥和展开想象的空间。针对培养小班幼儿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我选择了该绘本的部分,通过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促进他们在语言的讲述、表达,观察画面和阅读理解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的线索,大胆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2. 通过阅读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几种方法。
活动重难点:
根据画面的线索,大胆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ppt,多媒体设备,大小石头,稻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故事。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仔细聆听。
师:"你们听到哪种动物色声音?"(鸡)
2.师:"对!是一只母鸡的声音,它的名字叫做萝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通过阅读ppt,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线索,大胆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1.播放ppt2,引导幼儿观察母鸡萝丝的散步路线,猜想萝丝会经过的地方。
2.教师小结,池塘、干草堆、蜜蜂房是三个重要的地方,因为在这三个地方,母鸡萝丝经历了危险。
3.播放ppt3-5,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图画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重点观察池塘周围前后发生的变化(青蛙、鸟、蝴蝶、睡眠、树叶、母鸡和狐狸)。
4.播放ppt6-7,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画面上发生了什么,通过大小石头落在干草堆上的试验,让幼儿了解狐狸掉入干草堆的原因。
5.播放ppt8-9,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画面上发生了什么,讨论狐狸倒霉的原因。
三、通过阅读共同讨论,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几种方法。
1.师:"狐狸为什么会那么倒霉呢?"
2.教师小结,第一是不看清楚路,很着急,没有注意安全,其次是没有动脑,不能去的地方也去。(池塘里会被淹死。稻草堆上会摔伤,装蜜蜂房会被蜜蜂这叮咬)
3.师:"如果你是母鸡萝丝,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自己?"
4.教师小结:"首先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家,警察局),其次请求帮助(拨打110),再次不独自出门。
活动反思: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另一个主人公——狐狸,却在母鸡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鸡”屡屡受挫的故事。
我设计的课案力求引导孩子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并体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大胆猜、细心看、清楚说、快乐演,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很好地完成目标,并大胆地自己创设情境,自己来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习动词。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各国小朋友的图片大胆地改编歌词,进行表演。
3.体验与国际伙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椅子排成圆圈,幼儿面向圆心坐。
2、音乐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幼儿自由回答)
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那关于好朋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学习歌曲《找朋友》
1.播放音乐:《找朋友》
(1)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你都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歌里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2)音乐里的小朋友是用“敬个礼、握握手”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小朋友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2.教师带幼儿先熟悉两遍歌词,然后再带幼儿跟唱
3.看各国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和“握握手”呢?(师引导幼儿学动作)
(2)“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拥抱)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教师和幼儿表演《找朋友》
教师唱歌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
(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4个、音乐cd、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魔术形式变出一只小鸭子,跟幼儿打招呼。
2、出示七只小鸭子图片,教师带上小鸭子头饰。
师:大家好,我是小鸭子,今天天气真好,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请你们看看我有几个好朋友?(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图片上的.鸭子)——1、2、3、4、5、6、7。
师:原来,今天我有7个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们玩的真高兴呀!可是走了一会儿,我和朋友们走散了,那可怎么办呀?
3、小结:引导幼儿安慰它、帮助小鸭子找到朋友。
4、出示只有草丛的图片。
师:我的朋友们不见了,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
(教师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举手我来看一看。
师:原来你们都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来看一看(教师边数边念歌曲后半段: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并轻轻摸一摸举手幼儿的头)
5、师: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开心,我要唱首歌给大家听(教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歌?用这首歌找朋友?
二、学唱歌曲《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
2、幼儿分段演唱这首歌1到2遍,然后连起来唱。
3、师:我找朋友啦!你们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时候,请你们举起小手,我看看谁想和我做朋友。
(教师幼儿一起跟音乐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时幼儿举手,教师边唱边摸一摸幼儿的头)
4、师:该你们找朋友了,谁想做小鸭子来找朋友?
(将头饰戴在幼儿头上,请1-3个幼儿做小鸭子找朋友)幼儿边唱,边摸一摸举手的幼儿的头。
三、结束游戏,总结。
1、师: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了朋友,除了可以轻轻的摸摸它的头,还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做(握手、拥抱、拉钩)
2、今天,我们帮小鸭子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
当你找到你身边的好朋友时,你们可以互相摸一摸对方的头,或者是握握手(教师播放音乐cd,幼儿跟着音乐找朋友)
反思:
这篇幼儿园舞蹈教案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活动带有很大的乐趣,一节课完成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讨论这是我的动作这是谁谁的动作,而且他们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这个舞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还能够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班找朋友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令同伴愉快、接纳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2、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一个中大班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2、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活动过程:
(一)与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的样子,他愁眉哭脸的唱着: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敬礼、鞠躬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理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朋友。
(二)学学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请幼儿说一说小熊是怎样邀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个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直至全体幼儿都成为邀请者为止。
结束延伸:
此活动可以用于音乐游戏中。
活动反思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短短的的五句歌词,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数数,找朋友游戏、一问一答等多种内容。
活动开始,以孤单的小猫要找朋友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种迫切想与小猫交朋友的心情充满了感动,可当我说小猫可能听不明白,我们再加一些动作时,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很多种方法与小猫打招呼,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次活动,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都非常的投入。在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又找到两个好朋友,四个好朋友又找到四个好朋友,依次循环下去,全班幼儿都是好朋友。孩子们之间拉近了距离,感受到了好朋友游戏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感受到一定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充分表现自己,只有孩子们动起来了,也就说明孩子们在真正的学起来了。这次课打破了以往老师示范唱,幼儿跟唱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边游戏边唱歌的游戏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