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推进而提前设计和准备的必备工具,我们想要写好教案,就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7-9乘法口诀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7-9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运运用以有的知识自编、验证6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在学生动手推导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6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熊请客,过河去请小动物,可是到了河边,被小鸟拦住了。怎么才能过去呢?小鸟对它说:必须算出我说的这些算式,才可以过桥。
2、同学们指名回答:1×6 2×6 3×6 6×4 6×5(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与6有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小熊为朋友们准备了几盘菜,你作哪个小动物呢?来吃你喜欢的菜。(题袋)
a 、青蛙(蝗虫腿)数一数,填一填,填空:6只蝗虫( )腿,列式:口诀:
b、小猫(鱼:摆小鱼6根小棒)摆一摆,填一填:6只小鱼用( )根,列式:口诀: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学生独立分组,以一组为例进行说明分工。(1人分小棒、1人记录、其他人拼摆、数数)
2、汇报结果:
a:投影展示,指名到前面说,其他同学跟着数。
b:屏幕展示,指名回答齐数。
3、展示完整口诀,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吃过了美味佳肴,该出去吃些水果了,有助于消化,出示水果图。
你能帮它们找到爱吃的`水果吗?
连线:动物有口诀的前半部,水果有后半部。连一连。
指名回答。
2、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小动物们吃过了饭,用玩了水果,来到了花园里散步,出示花朵图(每朵花上有一个算式,答对了送给你,太阳花,梅花,菊花等,计算结果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学生抢答,奖励花朵图片。
3、该回家了,动物们准备坐车,每个人6元,小熊准备给每个小动物打票,它那里有50元,够不够呢?
每辆车限乘6人,需要几辆车呢?
四、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呢?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7-9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8个羽毛球图片、火柴根图片、口诀卡片、折叠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如:二()得八、()四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
3、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 12÷4=3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4、出示火柴棍图:
让学生看图填空:12÷3=□ 12÷4=□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第一空填4,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每4根一份,分成3份,所以12除以4得3。”
教师结合此题说明:计算除法时每次都借助图或学具想怎么分的,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羽毛球图。
(2)让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想出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8 8÷2=4 8÷4=2
①每组4个羽毛球,有2组,求一共多少个?就是一共有2个4。所以列式是4×2=8。
②共有8个羽毛球,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多少个?所以列式是8÷2=4。
③有8个羽毛球,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列式是8÷4=2。
(4)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使学生知道在这两个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5)教师提问学生4×2=8用哪句口诀?
(6)教师将除法算式中的得数擦掉。教师指出:我们能不能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呢?大家对照算式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
(7)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①8÷2=□。想:2和几相乘得8呢?2和4相乘得8,乘法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除以2就得4。教师板书:“想,2和儿相乘得8,二(四)得八,商是4”。
②8÷4=□。想4和几根乘得8呢?4和2相乘得八,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4就得2。教师板书:“(二)四得八,商是2。”
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口快去想,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快。
(8)反馈练习出示铺垫孕伏部分的第四题:
12÷3=□,想:三()十二,商是()。
12÷4=□,想:()四十二,商是()。
(9)引导学生看书,把复习及例题的空填全,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答疑。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课下同学们要认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并能计算算式的得数。
随堂练习
1。12÷2=□想:二()十二,商是()。
12÷6=□想:()六十二,商是()。
第一题。教师让学生按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去填空。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2=6 2×5=10 3×4=12
6÷2=10÷2=12÷3=
6÷3=10÷5=12÷4=
教师让学生竖着看,填上得数,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思路,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快去想,也可以根据乘除关系去想,集体订正。
3、教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每题的商,并说出怎样想的。最后,教师可以任意指一个被除数,让学生说出除得的商是几。
布置作业
1、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
2、10除以5,商是多少?
教案点评:
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乘除联系,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7-9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自编9的乘法口诀,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
1、填空。
a.7×5读作( 7乘5 ),表示(5)个(7)相加。
b.8+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 8×5 )或( 5×8 )。
c.4个8是多少?列式( 8×4=32 )
d齐背7和8的乘法口诀。
2.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
探究新知,出示例4。
课堂练习
看80也例4。
1.提问:一共有几条龙舟?每条龙舟有几个人?
指名回答:9条龙舟,每条龙舟9个人。
2.教师拿出9张卡片,第一张卡片上是9,然后依次加9,一直加到和为81,把这些卡片按照顺序摆好。
3.师:认真看卡片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
前面的数字都比后面的多9。
4. 18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37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54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5.再认真观察例4的插图,能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自己编9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合作,共同自编9的乘法口诀。
教师巡视,稍作指点。
汇报交流:
6.刚才同学们自编的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意义?
指名回答。
比如,四九三十六,表示4个9相加的和是36;二九十八表示2个9相加的和是18;五九四十五表示5个9相加的和是45。
7.口诀中的这些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都有一个乘数9,另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1,积一道比一道多9。
8. 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你能找出来吗?
9.背诵9的乘法口诀,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a自己背诵。
b同桌之间对口令。
c师生之间对口令。
课堂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出自己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根据图意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然后上黑板计算。
9×8=72(瓣)
拓展提升
补充条件
一本书的价格是9元,
,一共用了多少元?
9×5=45(元)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
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9。
3.我还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
板书
9的乘法口??
7-9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页,第8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
二、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xx二十五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xx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码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课本第80页。
四、知识拓展
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
5× = 2 0 5× = 2 5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课堂作业。
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7-9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出示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②填书.
2.反馈练习.
(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三、全课小结.
略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二十二2题
(1)6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4题
83488678
58823888
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个82个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
探究活动
数台阶
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
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
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
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
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
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
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
8的乘法口??
7-9乘法口诀教案篇6
教学课题: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能掌握6、7的乘法口诀。
2、熟记6、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运用。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编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 )三十六 五七( )
( )四十 四七( )
2、算一算。
64=
56=
75=
47=
3、质疑定标。
师:看来你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我们所学习的口诀,今天我们学习6、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什么是6、7的乘法口诀。
师:也就是哪些是6、7的乘法口诀。
生:我想知道可以用编学习前面口诀的方法来编6和7的乘法口诀吗。
师:你说的就是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知识,非常好。
生:我想知道6、7的乘法口诀怎么运用。
师:6、7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学习6、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乘法口诀呢?你能告诉我吗?
生: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看来你们已经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口诀了。而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例??
1、学习6的乘法口诀(出示主题图)
师:三个小朋友去商店买台历,售货员告诉红红每本台历6元钱,小明和小青说一个星期有7天。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本台历6元钱。
生2:一个星期有7天。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么现在红红要买4本台历,是几个几?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4个6,46=24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1:因为一本台立式6元,4本就是4个6相加,所以我用6+6+6+6=24
师:他是用的加法,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的口诀计算的,四六二十四,4本台历是24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一想,哪种方法计算方便呢?
生:用口诀。
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口诀的原因。那如果买6本、7本、8本、9本台历,分别需要多少元?应该怎么列算式呢?同学们拿出数学书,试着写一写算式。
师:6本台历怎么列算式?积是什么?
生1:66=36,我是这样想的,56=30,66就是在30上加一个6,所以是36。
师:孩子你真棒,会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未知的知识。还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的吗?
生2:我是用口诀计算的,六六三十六。
师:你很好的预习了今天的新科,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还有用其他方法吗?
生3:6本台历就是6个6,我用的6+6+6+6+6+6=36
师:你用的是加法。
生:67=36+6=42
生:68=42+6=48
生:69=48+6=54
师:孩子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现在你们能根据算式试着编6的乘法口诀吗?
生:66=36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它的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36,所以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真聪明,口诀就是这么来的,其他的口诀应该怎么编呢?
生:67=42,口诀是六七四十二。
生:68=48,口诀是六八四十八。
生:69=54,口诀是六九五十四。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口诀)
2、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呈现台历)同学们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你能提出问题,并能列出算式用以前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来编7的乘法口诀吗?
生: 2个星期是多少天?9个星期是多少天?
师:同桌之间讨论先试着算一算这几个星期有多少天,然后试着编7的乘法口诀。
生:2个星期有多少天的算式是27=14口诀是二七十四。
生:7个星期有多少天的算式是77=49,口诀是七七四十九。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我用的编6的口诀的的方法来编的7的口诀。
师:就是因数因数积的排列方式,孩子们真聪明。我们一起读一读7的乘法口决。(齐读7的`乘法口诀)
3、找规律,记口诀。
师:观察一下6和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6的乘法口诀的第一个因素是一样的,第二个因数在一个一个的增加,积是6个6个地在增加。
生:7的乘法口诀的第一个因素都是一样的,第二个因素在一个一个的增加,积是7个7个的在增加。
生:我发现六六三十六和七七四十九都只能写一个算式。
师:你观察得很有方向,我们可以从左向右观察,还可以从上向下观察。现在我们带着这些规律来记一记6、7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讲解例二
学生自己先做一做,请学生来展示。
生:我用的口诀是六八四十八,积是四十八。(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四、巩固练习
1、对口令
师:通过计算我们学会了运用6和7的乘法口诀,现在来试一试你们的反应有多快。(以开火车的方式)
2、摆一摆
师:拿出小棒,老师怎么说你就怎么摆,6根小棒一堆,1个6怎么摆?7个6怎么摆呢?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6和7的乘法口诀。
师:哪些是6和7的乘法口诀?
生:六六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这些就是6和7的乘法口诀。
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6、7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师: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生:根据6、7的乘法算式来的。
师:我们再来背一遍。
六、作业
1、背6和7的乘法口诀。
2、完成练习9第一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勇敢教案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