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创设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冬至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在冬至和新年到来之际,xx教室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进行联欢,通过包饺子、做游戏,使学生感受中国农历节气的魅力,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二、活动时间:
12月21日10:0015:30
三、活动地点:
xx教室
四、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园学生及教职工
五、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烘托节日气氛:
气球、彩带、背景墙、游戏背景音乐、歌曲《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xx负责)
2、物品准备:
面粉(xx妈妈)、饺子馅(xx负责)。
电磁炉、电饭锅、电源插头、锅盘、刀、面盆和大汤勺等包饺子工具6套(张老师、家委会及部分家长提供);陀螺盘、积分器、小礼物,证书、小奖品(xx负责)。
3、学生需带物品:小碗(不烫手、不易碎)、勺子、少许食品(不带零食);干净的小围裙、袖头等。
4、学生自制新年贺卡。(学生和家长一起)
5、全班学唱《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xx老师)
6、主持词。(xx)
7、制定活动游戏规则、比赛成绩表、积分表、猜猜猜比赛词语、谜语、脑筋急转弯题。(xx)
六、活动流程:
主持人:xx
1、老师致新年贺词。
2、团体活动一:包饺子,吃饺子。四人为一小组,每组有一名家长带队。
3、团体活动二:陀螺比赛
实行淘汰制,每小组出1名同学,决出冠亚季军。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第四名2分,第五至第八名1分。
4、团体活动三:踢毽子比赛
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踢得最多,第一名积4分,第二名3分,第3、4名2分,第5至8名1分。
5、团体活动四:猜猜猜
每小组出2名同学,一人比划一人猜,不能说出其中的词语,一分钟猜中最多者为胜。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6、个人活动:智力大闯关。抽出20道猜谜语、脑筋急转弯题,个人抢答,答对者有奖品。
7、张老师对积分前三小组颁发证书。
8、抽签送贺卡。将制作好的贺卡(署自己的名)送给同学。
9、师生齐唱《家爱我我爱家》。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3
一、设计初衷
冬至在我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习俗,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汤圆、有的地方吃麻糍,这都代表了人们在冬至这天对于团圆的庆祝,现在,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于这些传统习俗已经不是这么在意了,这让我们的幼儿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节日,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制作冬至吃的麻糍感受冬至的气氛。
二、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
章老师(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准备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龎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1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啩?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涟动体』鎰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5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会将逐日增长。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冬至这个节气的来由、地理、物候知识;
(二)认识小寒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并绘制九九消寒图;
(三)带领儿童学习饺子的花样包法。
内容
(一)节气来由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此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冬至是一个吉日,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应该庆贺。
(二)冬至气候
冬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会将会逐日增长。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老话说:“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寒气就散尽了,春天也到来了。
(三)物候农事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需要做好防冻工作。我国江南地区会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会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四)冬至传统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民间历来十分重视,留下了很多风俗习惯。
祭祀
据现存著作记述,周人(陕西一带)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进行祭祀的活动。《后汉书礼仪》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1.“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但是,没有一张九九消寒图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动手画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九九消寒图。老师会给大家每人一张空白的消寒图,同学们可以拿着彩笔在上面填充自己想要的颜色,让他变成有我们自己特点的一张消寒图。
2.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3.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4.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5.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6.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7.喝羊肉汤
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五)“饺子”花样包法
我们都知道冬至的时候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其实不止在冬至,日常生活中,饺子是我们餐桌上一种常见的主食。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过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么制作水饺的呢?你们会不会自己包饺子呢?如果不会,没关系,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如果会,那么今天老师就教你们几种花式包饺子法!
幼儿园冬至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