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课堂进度的合理性和紧凑性,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魅力,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1
目标:
1、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2、用可以让同伴愉快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准备:
1、请一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2、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过程:
1、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愁眉苦脸地)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2、学唱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啊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3、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请幼儿说一说,小熊是怎么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位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直至全体幼儿都成为邀请者为止。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令同伴愉快、接纳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2、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一个中大班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2、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活动过程:
(一)与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的样子,他愁眉哭脸的唱着: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敬礼、鞠躬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理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朋友。
(二)学学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请幼儿说一说小熊是怎样邀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个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直至全体幼儿都成为邀请者为止。
结束延伸:
此活动可以用于音乐游戏中。
活动反思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短短的的五句歌词,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数数,找朋友游戏、一问一答等多种教育内容。
活动开始,以孤单的小猫要找朋友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种迫切想与小猫交朋友的心情充满了感动,可当我说小猫可能听不明白,我们再加一些动作时,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很多种方法与小猫打招呼,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次活动,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都非常的投入。在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又找到两个好朋友,四个好朋友又找到四个好朋友,依次循环下去,全班幼儿都是好朋友。孩子们之间拉近了距离,感受到了好朋友游戏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感受到一定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充分表现自己,只有孩子们动起来了,也就说明孩子们在真正的学起来了。这次课打破了以往老师示范唱,幼儿跟唱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边游戏边唱歌的游戏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愉快地歌舞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律能力。
2、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3、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为曲调选节奏的四列火车及节奏型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赶花会》,引导幼儿在句末大胆创编造型。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引导幼儿大胆创编b段中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活动中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多声部朗诵《小鸭小鸡做游戏》,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协调性。幼儿一部分扮小鸭,一部分扮小鸡,扮小鸭和小鸡的再分别分成两组,一组念第一声部的语句,另一组念象声词。
小鸭小鸡快过来站队,我们又准备做游戏了。(站成四队),今天,小鸭小鸡比赛朗诵,我们看一看哪队朗诵得又协调又合拍。
三、复习歌曲(拉拉勾)
1、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2、复习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学舞蹈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复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师问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儿齐唱后,复习这道歌有几个乐句?(4个)。
2、为曲调选节奏,并练习拍打节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个乐句的小火车,引起幼儿兴趣。
②出示节奏型卡片,幼儿拍打节奏。
③引导幼儿为歌曲选相应的节奏型贴在车厢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养)。
④读节奏。
3、看着节奏谱学习基本动作。
4、学习舞蹈游戏。
①教师唱曲示范一次。
②交待舞蹈游戏的规则。
③组织幼儿舞蹈游戏。
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五、小鸭小鸡律动退场。
活动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
(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用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曲谱、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律动:《我们大家做得好》、《学做解放军》
练声:《小鸟醒来了》、《扮家家》
二、导入活动。
1、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呢?
2、如果好朋友搬不动椅子,如果好朋友不会扣纽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实际问题,让幼儿学会如何帮助好朋友。)
3、原来我们可以为好朋友做这么多事呢!有一首歌说的就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歌曲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唱了小朋友是这么互相帮助的?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旋律念歌词。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儿齐唱歌曲。
4、练习对唱。
五、复习《小手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足之处是幼儿在为音乐伴奏的时候,兴趣很高,对用力大小、感受音乐的轻重方面没能更好地进行对比,再进行巩固,让幼儿着重让幼儿感受一下,效果会更好。
小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6
游戏目标:
1、在舞蹈中初步知道邀请舞的规则。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游戏准备:提前学唱歌曲 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邀请舞:找朋友
前奏:大圆圈,跪地准备。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
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
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