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背影》的教案参考5篇

通过一个系统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详细的教案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背影》的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背影》的教案参考5篇

《背影》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4、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要点〗

1、朗读训练

2、词语训练

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介绍作者及背景导入,学生阅读注解。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检查预习(学生板演)

1、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

2、补充:栅 迂 不能自已 惦记

三、朗读课文

点拨:注意读出感情,以最后一段为示范

四、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1、人物、事件、地点

2、不能理解的词句

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4、写背影的语句

五、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最不能忘记”?

4、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5、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点拨:

1、明确主要事件与次要事件。

2、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3、引导学生体会总写点题

4、5初步理解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

六、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

七、板书总结

1、学习重点:字词、朗读

2、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背影》的教案篇2

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记叙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人物刻画”,主要通过学习写人的文章,对生活有更丰富的解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了解人物的记叙、记叙的详略和中心的表达,以期提高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太好好。阅读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也欠缺,因而我立足基础,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领会文章主旨,多一点个性化阅读的激励,先让学生喜欢。而后,在指引学生步步深入,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学生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课前准备课件 、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 导读法:在老师引导知文意

研讨法:个体思考,小组讨论,共同交流。

教法设计 1.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必要的提示点拨。

3.以写促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

(二)文学知识课件)

(三)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投影)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四、小结:

五、作业的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背影》的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课前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白板呈现父亲的手拉孩子的手照片,同时播放崔京浩的《父亲》,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歌曲和照片的主题。

2、白板呈现油画家罗立中的作品《父亲》。

3、白板呈现儿子坐在父亲肩上放风筝的照片。

4、导语:歌唱家用声音演绎父爱; 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父爱;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父爱;文学家会用什么来表达这一崇高的情感呢?(文字)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老先生一同在父亲的背影里去体验父爱、触摸父爱! 1、 欣赏油画《父亲》、父爱照片。

2、 听歌曲《父亲》,进入情境。

3、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欣赏油画,播放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生疏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学习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三、检查预习

1、你了解朱自清吗?

2、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3、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词。

4、指名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朱自清,其他学生补充。

5、学生读,其他人帮助正音。

6、学生说出对应的词。 检查预习并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文中几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解 “背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 同学们有感情(舒缓、深沉)的朗读第六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并熟读成诵。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 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熟读成诵,互相试背。 让学生理清全文的脉络,帮助理解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到扬州东关街仁峰丰里一所记录的屋子里。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手不住的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发射出光彩。

是儿子的文章感动了父亲。请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下列句式,表达你对自己父亲的`敬意。

1、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学生练习写作。 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课堂小结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文章追忆了八年前( )的情景,刻画了一个( )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 )之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文字(第六段) 。 学生课后背诵。 让学生在情感上更有所增益,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背影》的教案篇4

(一)课文重点和难点

1.叙事散文的选材;

2.叙事散文的结构;

3.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

(二)需落实的知识点

1.文章的线索;

2.文章的整体结构;

3.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

4.朴实、含蓄、生动、细腻的语言风格。

(三)教法设计

1.要求学生将课文朗读一遍,默读一遍。教师提问: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要求从两个方面回答。(提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挚爱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2.本文描写的是“父亲”,却以“背影”为题,说明“背影”在文中一定有着重要作用。全文共有四处写到“背影”,作者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

图表设计:

上述图表,教师讲述第一栏内容,第二、三、四栏由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填写。

3.作者围绕“背影”这条线索,紧扣主题,对材料进行了巧妙的取舍和安排。教师提问:

(1)第一自然段后,作者为何要宕开一笔,写父亲失业,家境惨谈?(提示:渲染感伤色彩。为文章定下“苦涩凄冷”的基调,表明父亲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还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突出了主题。)

(2)在第二次写“背影”之前,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描述父亲如何终于决定送“我”,如何在送的过程中细致周到,劳形劳神?(提示:使“背影”的出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为全文的高潮作铺垫。)

(3)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提示:反映父亲晚景的凄凉,更衬出他爱子之情的深厚可贵,使文章具有一种悠长、令人回味的意境。)

以上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或看书思考,或二人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4.教师提问:全文有几处用了对比或反衬的.写作方法?分别起什么作用?(提示:第一处:家中不幸之后,父亲本来心里难过,却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怜;第二处:“我”的“聪明过分”和父亲的“迂”相比衬,表现父亲的爱子情深;第三处:最后一段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与“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两种态度心情相对照,更加衬托出父亲在艰难处境下爱子之情的浓厚与久远。)

(四).教案扩展思路

1.分析第六自然段中一系列动词的妙用,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平实、真切、得体、准确的语言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突出主题思想。设计一个作文片断练习。

2.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见神奇的.写作特点。

《背影》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下列词语读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琐屑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2.指导学生的朗读。

3.学习文中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涵的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挚爱,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启发学生感恩父母,激发学生的报德之心、报德之行。

二、教学重点:

平淡之中的浓情;对"背影"深情而细致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四、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母爱。自古以来人们都歌颂母亲的慈爱和温柔,歌颂父亲的刚毅和坚强,可是朱自清却用细腻温婉的散文,写出一个同样细致入微,温婉如母的父亲。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背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第一次读课文,建议大家做两件事: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勾留 赋闲 蹒跚

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写的事

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车站依依送别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阅读课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几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眼泪很快又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比较一下,四次落泪,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车站,望父买橘,这是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步履蹒跚买橘时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父爱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灵,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三次是车站别离,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想起过去种种,回想起父亲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怅惘的泪。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特别是“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语又一次牵动作者的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情感一时迸发。心酸的泪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书: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心酸的泪

3、总结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现在,请同学们默默的翻开书本,诵读课文,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文章中那真挚永恒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读课文,理解背影

三读《背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同桌讨论)

可以从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总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背影的理解,有内容的、有情感的。从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背影”既是文题,也是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文章中背影总共出现四次:开篇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写出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间车站买橘时的背影,写出了父亲的一片亲子深情;车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写出了惜别时对父亲的无限怜惜依恋;结尾泪光中的背影写出了别后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既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形”的方面的特点,也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父爱如山,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父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亲

你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六、布置作业(播放背景音乐《父亲》)

父爱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父爱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父爱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父爱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父爱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好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背影憎的读后感8篇

背影憎的读后感优秀6篇

背影憎的读后感模板8篇

背影憎的读后感推荐7篇

仿写背影亲情作文5篇

背影读后感400字5篇

读背影读后感600字5篇

《背影》书读后感500字5篇

小班教案有趣的声音教案参考5篇

猪的故事教案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804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