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中班社会课教案优秀7篇

有了一份教案,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使课堂的教学有序进行,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社会课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课教案优秀7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和了解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及排列得顺序,学习序数1—12,能真确使用“12”以内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

2、在为十二生肖送礼物的游戏中,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及排列顺序。

材料准备:1-12的数字牌、十二生肖动物桌面教具、十二生肖钟。

活动重点:

学习序数1—12。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引出主题

出示生肖钟,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杜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钟有什么不一样?(平时看到的钟用数字表示时间的,今天的钟是用动物来表示的。)

3、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4、一共有几只?

师小结: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叫做十二生肖也叫做十二属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二、结合生肖,学习序数

1、十二生肖是有顺序的,有谁知道是怎么排列的?

2、谁排第一?第五是谁?

3、猴子排在第几?羊呢?那猪呢?等等。

小结:十二生肖是排着队来,它们都有自己的号码,是挨着顺序来的。

4、游戏:谁不见了

规则: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请你闭上小眼睛,七六五四三二一,睁开眼睛看一看,什么生肖不见了。

(1)出示桌面上的一群未排队的十二生肖

①钟面上的十二生肖挨着顺序,排好了队,这里的十二生肖站得乱七八糟,谁来帮帮忙,让它们的队伍也是整整齐齐的。(请一幼儿上来排,其他幼儿纠正。)

②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两头两张(鼠和猪)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③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羊)(空挡保留)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④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马) (不保留空挡)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5、送礼物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十二生肖,每人选一样礼物。在送的时候请你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打算送给排在第几的什么动物什么礼物。也可以说说新年祝福的话。

三、迁移运用,解决质疑

1、老师知道班级里,有的小朋友属马的,有的小朋友属羊的,你们知道谁大呀?(比较马、羊排列顺序)

小结:排在前面的是先出生的,排在后面的是后出生的。

2、老师和班里的有些小朋友一样都是属羊的,我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十二生肖是十二年一个轮回的,老师是前面轮回到的,小朋友是后面轮回到的。

十二生肖还有许多小秘密,以后我们再来讨论吧。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这一活动的构思和组织,是来源于教师对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把握和幼儿发展要求有所了解,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为根本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其探索创新的欲望,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角。所以该活动上的比较成功。孩子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感知1-12的序列,并理解了序数的真正含义,最后的提升部分也大出我所料,孩子竟能解释什么叫轮回。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聪明。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万紫千红的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美丽和好奇。五颜六色的小花,绿油油的小草,飞翔的小鸟……春天为幼儿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创造了丰富条件。幼儿乐于探究春天里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多种变化,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技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美、表现美我设计了这节艺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能大胆的印画。

2、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示范画。

2、水粉纸、油画棒,各色水粉,抹布、脸盆、水。

3、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欣赏法

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

(1)师: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图画,请小朋友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么样啊?(幼儿讨论)然后说出你看了图画以后的感觉。

幼:这幅图画很美。

幼:这幅图画我看了觉得很漂亮。

(2)师:小朋友再看一看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画的是春天。

幼:小草发芽了。

幼:小花开了。

幼:小树发芽了。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们再来看一看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幼儿讨论)

幼:是用小手印出来的。

老师小结:小朋友说对了,象这种用手印出来的画就叫手指印画。

2、讨论法

请幼儿说出手指印画。

(1)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你们用小手能印哪些图案?

幼:我可以印小鸟。

幼:我可以印出小鱼。

幼:我还能印出小脚丫。

(2)师:孩子们请你们再和好朋友说一说春天的哪些景物能用小手印出来 。

孩子们说出了小花、小鸡、太阳、白云、小兔、小草、大白鹅、大树。

3、操作法

幼儿分组印画,教师指导。

师:孩子们请你们用小手沾取喜欢的水粉颜料印画,印出美丽的春天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的给予幼儿帮助。并且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及时的擦干净手,不要弄脏纸和衣服。

4、欣赏评价

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粘贴到前面的黑板上,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出所感受到的春天的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你觉得哪幅画最美?为什么?

老师小结: 每个小朋友都印的很好,印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

【活动结束】

春天还有很多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去教室外寻找春天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在印画基础上进行添画。

2、幼儿用折、剪的方式描绘春天美景。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材料准备充足、全面,教学难度适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积极高涨。本节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刻画医生的主要特征及病人的面部表情。

2.大胆绘画,表现医生看病的情景。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2.油画棒、记号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师:我们生病了,谁给我们看病?我们来画一画医生看病的情景。

2.观察医生的主要特征。

(1)观察《小朋友的书》,请幼儿说说医生的主要特征。

(2)引导幼儿回忆医生看病、治病的过程。

(3)师: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的表情会怎样?

(4)我们来画医生看病,要画出医生的职业特征,还要画出医生怎样为病人看病以及病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请你们想一想,你准备画什么。

3.引导幼儿画出医生特征,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4.展示与交流作品。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1、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妈妈是幼儿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妈妈永远是最漂亮的。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用五彩的毛线摆弄出直的、弯的、螺旋形、波浪形等变化多样的线条,来表现妈妈的新发型,以激发孩子们对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奇心,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目标:

1.尝试用各种颜色的毛线和其他材料为妈妈设计发型,感受毛线贴画的美。

2.乐意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准备:

1.经验准备:

观察妈妈的发型;欣赏展示在区角中的各种发型照片。

2.材料准备:

(1)贴有空白头像的即时贴,各色毛线、绉纹纸、彩色水笔等。

(2)用即时贴和毛线制作的范例。

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教师的新发型,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要过生日了,做了个新发型。你们觉得怎么样?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新发型美在什么地方或怎么设计更好看。)

二、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妈妈的发型,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

师:刚才你们欣赏了老师的发型。现在请大家讲讲自己妈妈的发型。

(教师引导幼儿从头发的长短、直卷、颜色以及是否有发饰等方面进行表述,体会各种发型的美。)

师(小结):妈妈们的头发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卷,有的黑色、有的黄色、有的棕红色,有的头发上还有夹子等发饰。这些发型各有各的美,都很漂亮。

三、引导幼儿观察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

1.教师展示自己为妈妈设计的发型,引导幼儿充分观察。

师:这是我为妈妈设计的发型。你觉得最美、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

师:看一看,老师为妈妈设计的发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毛线是直接粘贴在即时贴上的,发饰是用绉纹纸、泡沫纸、网纱等做出来的。)

3.请个别幼儿尝试毛线的粘贴方法,引导幼儿从头像的头顶部位开始粘贴。

四、鼓励幼儿为自己的妈妈设计发型

1.交代任务及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也来给自己的妈妈做发型吧。先想一想要给妈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再用各种颜色、各种长度的毛线开始贴,贴的时候要从头顶部位开始往下贴,不要让头发挡住妈妈的脸。发型做好后可在头像上画上妈妈的五官,还可以给妈妈画个漂亮的淡妆。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要求。要求一: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尝试。要求二: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要求三:能设计富有特点的发型并化妆。

五、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进一步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师:你给妈妈设计了一个什么发型?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想一想,妈妈看到你为她设计的新发型会怎么样?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爱护小鸟的方法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张鸟的图片。

这些鸟漂亮吗?刚才小鸟告诉老师:前几天,它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理解“罢工”表示抗议,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捉虫子了吗?好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呼呼国”看看。

二、出示图片一,教师表情丰富,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猎人这样做对不对?

3.你替小鸟想想办法,觉得小鸟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的想象里真丰富。咱们来看一看小鸟们是怎样做的。

1.小鸟们为什么要罢工?

2.小鸟们罢工了,不捉虫子了。害虫们知道了怎么样?

同学们真棒,想得很好。咱们接着来听故事看一看害虫们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图片二

1.害虫们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国变成了什么样子?

四、再欣赏一遍故事,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做鸟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消灭害虫,报春鸟、布谷鸟、鸽子、啄木鸟)

教师小结:有了小鸟,森林才能更加美丽,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果实才能获得丰收。小鸟帮助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们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小鸟

你觉得呼呼国的小鸟还会回来吗?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减少空气污染、不乱砍伐树木、给小鸟做个窝、给小鸟喂食、放飞小鸟)

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的玩具,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

6)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六、结束部分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这么多保护小鸟的方法。我们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周围就就会变得更美丽。当春天来到时,小鸟一定会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自然中去。

中班社会课教案篇7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们总是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多的快乐。可越来越多的孩子脾气急躁、自私自利、经不起挫折,找不到快乐。

?快乐口袋》是篇格调欢快、充满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的装满小动物快乐的“神奇口袋”不但让小动物们充满友爱、快乐,还能帮助小动物们克服困难、重新找回快乐,它生动、有趣、充满爱心的情感主题,既让幼儿在听赏中着迷,又留给了幼儿较大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能让幼儿很直观地明白快乐是什么,快乐究竟在哪儿?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并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快乐。

2、 能根据故事内容并积极参加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3、 培养幼儿发现快乐、分享快乐,积极面对生活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4、 制作一实物“快乐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画一些体现快乐主题的儿童画,内用软棉花包裹着一可以录音和放音的随身听)。

5、 与故事“快乐口袋”内容相符的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问问------设置疑点,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快乐口袋”,提问并导入课题。使幼儿对快乐口袋有了一定的具象认识。

教师用语参考:“老师这儿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口袋上有关快乐的画面。“口袋里装了什么呢?”老师打开袋内的随身听开关,里面播放出一些快乐的话语。如:“今天是我五周岁的生日,我请了许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乐!”“我的画画作业被放旱进橱窗里展览啦,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妈妈生病了,我端杯开水给妈妈喝,妈妈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二、听听------幼儿欣赏故事,体验作品经验。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看动画,听完故事后进行层层递进地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师用语参考:“快乐口袋有什么作用?”“小动物对着快乐口袋说了什么?”“后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

三、 玩玩-----把快乐告诉口袋,巩固作品经验。

教师通过游戏,鼓励幼儿对着教具“快乐口袋”讲讲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儿(注意启发幼儿从多角度谈谈自己的快乐),帮助幼儿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故事中小动物们有许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把快乐告诉口袋,你们能像小动物一样也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说吗?”

四、 谈谈------什么叫快乐,迁移作品经验。

教师鼓励幼儿探究讨论,逐渐将话题过渡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使幼儿明白快乐是靠自己发现的、能与别人分享,使别人得到快乐的人自己才最快乐。

活动延伸:

将活动中用的教具“快乐口袋”放置活动室一角,鼓励幼儿平时将自己的快乐的事儿告诉“快乐口袋”或用绘画的形式将快乐事儿画下来,插入袋内。教师利用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带领幼儿听袋内的“快乐心语”(录音),看快乐图画,帮助幼儿进一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获得快乐,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良好品质。

活动评价:

活动中教师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法导入课题使幼儿对“快乐口袋”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一定的具象认识,然后又运用活灵活现的电脑多媒体课件和层层递进地提问帮助幼儿快速的理解了的故事内容。幼儿欣赏并理解作品之后已将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之中,这样教师便顺水推舟地过渡到游戏环节,让幼儿对着实物“快乐口袋”说说自己的快乐,这时幼儿便说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丰富多样的快乐事儿,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最后运用了探究讨论法使幼儿真正地理解了快乐的内涵,轻松的突破了难点。

总之,《快乐口袋》这一语言活动,教师通过幼儿想想、听听、看看、玩玩、说说、画画等多通道参与让幼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的经验。是个成功的语言活动。

附:故事《快乐口袋》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劳动、游戏,个个都是要好的朋友。

这天,小猴在河边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口袋。这个口袋只能装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只要你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出来,你的快乐就会被装进去。这口袋太神奇了!

小孔雀跑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舞蹈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小青蛙跳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稻田里捉了许多许多害虫,看到庄稼长得这么好,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鸟飞了过来,对着口袋说:“妈妈病了,我捉了虫子喂妈妈吃,妈妈说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象走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昨天卷了许多木头帮山羊爷爷盖房子,看见山羊爷爷住进了新房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猪也来了,对着口袋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昨天打针没哭,妈妈说我变得勇敢了,我心里可真快乐。”

听了小猪的话,小伙伴们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这么多快乐钻进了口袋,口袋一下子变得鼓鼓的。

小猴挠挠头说:“你们说了这么多快乐的事情,我也要说一说。”小猴想了想,对着口袋大声说:“我有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小动物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森林里着了大火,烧死了许多许多树,小动物们的家没有了。小鸟和小猪伤心地哭了起来,大家都很难过。小猴忽然想起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口袋!

小猴飞快地取出快乐口袋,悄悄地解开了口袋上的绳子。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伙伴们一下子想起了以前许许多多的事情,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小象站起来说:“大家别难过了,以前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动手盖新房子,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生活得快快乐乐。”“对,对!”小伙伴们一齐答应,它们马上动手盖新房子。过了几天新房子盖好了,它们又开始种树、养花,自己的家变得更加漂亮了。

现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仍然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那个快乐口袋又变得鼓鼓的。因为小动物们每天都有快乐的事情对它讲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中秋节教案6篇

幼儿园小中班社会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树的社会教案8篇

纸中班教案优秀7篇

中班桥教案及反思优秀7篇

健康歌中班教案优秀7篇

中班关于猪的教案优秀7篇

中班《数字宝宝》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优秀7篇

音乐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683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