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效的工作计划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出,有一个清晰的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处理工作中的琐碎事务,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1
一谈到教师,众所周知,教师是将智慧,人性,理念,素质综合在一起的“子集”。
与其他教师相比,舞蹈教师具有自身特点: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型的动作趋势,与时俱进的排练符合当前形式的舞蹈作品。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将舞蹈创作多元化,多边化,多形式化,要主动与相关专业联合,在教师自身的艺术素质上以及对艺术的敏感度上,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崇高的师德和职业责任感。
2、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掌握渊博的知识。
3、要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4、培养创造型思维和创造力。
二、舞蹈教师在创作中应避免两个弊端:
1、在舞蹈创作中主题的体现是编导者完整构思的再现。创作者要体现的主题,通过舞蹈语汇表达不清楚,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太碎。 编导者在舞蹈创作中要注意从童心、童律、童情、童趣上来把握创作思路;舞蹈主题选材中要注意有教育性,这是儿童舞蹈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舞蹈的整体设计要具有幻想性;主题动作的选择上要有模拟性;舞蹈到达的情感必须是单纯性;在舞蹈情节的设计上要有儿童喜欢的游戏性特点。
一个儿童舞蹈应该具有内容美、构思美、音乐美、形象美、动作美、画面美的特点。从学院刚毕业的编导者,往往是将学校里学的成人素材原封不动放在舞蹈中,展现在舞台上的实际上是素材的堆积。而有些编导虽然有了一些学校生活基础,但编导技法水平以及动作设计,不能充分体现舞蹈的内涵和主题,道具使用的不巧妙,服装设计的与主题和时代不符。
2、音乐是舞蹈创作的灵魂。编导者要表现的主题与舞蹈音乐不符,与参加表演人员的年龄特点不符。 在当前的儿童舞蹈中,音乐的问题比较突出,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舞蹈音乐,应该是为主题特定创作的,舞蹈与音乐存在着共同点。首先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基础。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激发强化节奏感。离开音乐,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的协调一致。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编导的普遍做法。当然,舞蹈并非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对音乐提出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编导者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制作音乐,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挑选、剪接、复制成品音乐,为自己的舞蹈服务。而一个好的舞蹈音乐应该是烘托气氛,渲染主题的,同时也是向观众传达主题的唯一途径,更是舞蹈的灵魂与精神。
三、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舞蹈教师的当务之急。
1、教师在舞蹈教学以及创作中要具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也就是说校外舞蹈教师的综合能力要高于校内教师,这是校外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事少儿舞蹈多年的老编导们,嘴里常说这样一句话:“在校外的舞蹈老师们,各个都是?万金油?似的人物”。团长的组织策划领导工作、学员的招生培训工作、专职舞蹈编导的创作工作、音乐谱曲以及制作剪辑合成工作、服装设计剪裁以及选料定样工作、化妆梳头以及用车就餐工作等等,缺了哪一样也不行。
作为新世纪的校外人,二十一世纪的少儿舞蹈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的基础工作上,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形势不断充电。要做到“四化”“一服务”:经常化的深入基层;信息化的了解情况;系统化的总结问题;科学化的解决困难,充分发挥校外有效职能,为学校、为社会、为学生、为家长服务。
2、在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个人的形象魅力。我们是天天和人打交道的人,我们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窗口行业。我们面对的是望子成龙的家长,求知若渴的孩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主导思想,个人魅力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师德素质的提高不是外在的收敛和模仿,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感悟人生才是提高师德素质的途径。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2
一、教学目标:
1. 基本功:
(1)腿:横叉、竖叉能达到横平竖直。
注:高年级的同学起步晚,软度差,期末达到坐半叉即可。
(2)腰:小腰能起能下,大腰一部分同学能下能起。
注:高年级同学腰的软度差,低年级同学腰的控制力差,所以大腰一部分同学能下即可。
2. 技巧:
(1)舞步:自然走,蹦跳步,平踏步,横移步
(2)把杆:立半脚尖,擦地,蹲
(3)古典舞身韵:提沉,旁提,冲靠
(4)成品舞:待定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舞等级考试部分教材
2. 中国舞基本功与技巧练习
3. 成品舞(1-2个)
三、课程安排:
第二周:按程度分班,落实人数,了解学生情况。
第三周:走步,扩指,开胯,把上立半脚尖
第四周:前压腿,弯腰,转腰,勾绷脚,蛙式开胯
第五周:双吸脚,脚位,撑小腰,把上立半脚尖
第六周:头的动作,开胯,撑小腰
第七周:国庆节放假
第八周:摆臂,蹦跳步,下小腰,开胯
第九周:平踏步,竖叉,把上擦地
第十周:提沉,竖叉,小腰
第十一周:横移步,横叉
第十二周:旁提,横、竖叉,把上蹲
第十三周:冲靠,撑大腰
第十四周:成品舞,撑、下大腰
第十五周:成品舞,下大腰,横、竖叉
第十六周:成品舞,起大、小腰,
第十七周:成品舞,横竖叉,大小腰,
第十八周:机动课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3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他要求舞者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幼儿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
部分幼儿站姿仍存自然形态的习惯,因此首先要克服幼儿的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炼后背和腿的能力;其次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然后,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幼儿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习惯。
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和开度又是一切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借助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幼儿进行软、开度的训练,由于幼儿是躺或坐在地上进行训练的负担较小,容易掌握动作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因此在舞蹈时,动作尽量简单。
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要太大。如:小丁字步、连续跳等。动作简单,孩子易学会,这对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他们不会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另外,动作要一定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强调某种正规的动作,这会影响他们学的兴趣,稍加点情趣,效果就不一样。因此本学期活动安排如下: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总目标:
1.学会基本手位,脚位及基本功的练习:大八字位、小八字位。压腿:前压,侧压,后压。踢腿:前踢。方位:2、3、4、5、6、7、8位。
2.学会12个考级组合:
(1)走步
(2)音乐反应
(3)扩指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前压腿
(7)双吸腿
(8)脚位
(9)投得的动作
(10)摆臂
(11)蹦跳步
(12)平踏步
3. 学会跟音乐跟节奏:可以听着音乐即兴跳小组和,有节奏感,能走出简单的队形。
4. 学习跳一个成品舞。
5. 为今后学习舞蹈的过程打好基础,增加身体的柔软度。
(四课时)
第三周:
第一节
内容站一位、大八字步、小八字步、1、2、3、4、5、6、7、8方位的认识,压腿:前压、侧压、后压。
目标: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很好的舒展,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第二节
内容:拉伸肌肉,复习上节课教授内容。
目标:让幼儿在柔软度上得到锻炼。
第四周:
第一节
内容:复习巩固上两节课所学内容。
目标:加深记忆,能跟上节奏。
第二节
内容:(1)走步
目标:了解走步,知道走步与走路的区别。
(八课时)
第一周:
第一节内容:(2)音乐反应
目标:能听清楚音乐节奏,跟得上节奏。
第二节内容:(3)扩指
目标:学会动作,知道什么叫做扩指,动作一定要到位。
第二周:
第一节内容:(4)手臂动作
目标学会基本动作,知道手臂动作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内容:手臂动作,踢腿。
目标:学会组合中的舞蹈动作,加深记忆。
第三周:
第一节内容:(5)弯腰
目标:学会弯腰的动作,动作要求到位。
第二节内容:转腰
目标:知道什么是转腰,学会动作,动作做到位。
第四周:
第一节内容:(6)前压腿
目标:练习在把杆上压腿(前压)
第二节内容:前压腿
目标:练习在地面上压腿。
(八课时)
第一周:
第一节内容:(7)双吸腿
目标:知道什么是双吸腿,学会基本动作。
第二节内容:双吸腿
目标:复习双吸腿,复习手位,脚位,1、2、3、4、5、6、7、8方位。
第二周:
第一节内容:(8)脚位
目标:教授组合中的脚位。
第二节内容:脚位
目标:复习上节课所教内容,加深记忆。
第三周:
第一节内容:(9)头的动作
目标:学会头的基本动作
第二节内容:(10)摆臂
目标:学会摆臂的动作,记住节奏与歌词。
第四周:
第一节内容(11)蹦跳步
目标:学会脚的基本动作,分清方向,脚位。
第二节内容:蹦跳步
目标:复习上节课所教的脚的动作,教会手的动作,复习走步。
(八课时)
第一周:
第一节内容:(12)平踏步
目标:教会脚的动作,复习扩指,手臂动作。
第二节内容:平踏步
目标:教会手的动作,复习上节所教内容,结合在一起练习。
第二周:
第一节内容:平踏步
目标:教会变队形,结合上两节课的内容一起练习。
第二节内容:平踏步
目标:记住平踏步的队形和动作。
第三周:
第一节内容:复习转腰、弯腰、压腿:前压、侧压、后压,手位知识。
目标:加深巩固幼儿对动作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内容:成品舞(1)
目标:学习舞蹈基本动作(一)
第四周:
第一节内容:成品舞
(2)目标:继续学习舞蹈基本动作,结合上节练习。(二)
第二节内容:成品舞
(3)目标:学习基本动作,并进行组合练习。(三)
(四课时)
第一周:
第一节内容:成品舞(4)
目标:学习成品舞队形,结合动作练习。
第二节内容:成品舞(5)
目标:结合音乐、动作、队形进行整体练习。
第二周:
第一节内容:成品舞(6)
目标:要求幼儿对舞蹈的音乐节奏,动作,队形记牢,掌握。
第二节内容:调节课
第二节
内容:(1)走步
目标:了解走步,知道走步与走路的区别。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4
一、活动目的: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掌握基本的站姿、坐姿及腰、腿软开度的训练方法;
3、学习初级舞蹈组合,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
4、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5、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
6、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二、活动内容:
1、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下腰、头勾脚。
3、把杆练习:压腿、压肩、擦地、蹲、下胸腰、腰腹动作、后踢腿、踢腿。
4、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教师的训练下基本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5、要求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6、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
根据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舞蹈小组的主要活动是排练元旦节目。
三、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四、具体的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安排: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2)具体活动安排:
1、开学的一个月之内,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非常差,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叉,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采用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应、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全身的多种器官,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并着重进行基本功训练,将学生舞蹈形象化,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五、 具体进度计划:
第一周 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
第二周 要求学生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第三周 舞蹈组合双手位组合
第四周 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
第五周 地面练习: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
第六周 把杆联系:压腿、压肩、擦地、蹲、下胸腰。
第七周 舞蹈组合拾豆豆
第八周 把杆练习:踢腿、搬腿
第九周 前旁后腰的软开度
第十周 下腰、头勾脚
第十一周 热身舞快乐恰恰
第十二周 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第十二周 组合训练
第十三周 成品舞《蓝精灵》的学习
第十四周 复习成品舞《蓝精灵》
第十五周 成品舞《祖国灿烂的春天》的学习
第十六周 复习成品舞《祖国灿烂的春天》、《蓝精灵》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5
为了秉承“丰富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的宗旨,我系将成立舞蹈社团,为工作的顺利展开,现制定计划书:
一、性质
舞蹈社团,是由系内广大热爱舞蹈的学生组成的文艺性组织,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
二、宗旨
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步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审美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身娱乐,营造多元化结构氛围,繁荣校园文化。
三、基本任务
1、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
2、为各种文艺晚会或活动提供节目。
3、定期的开展舞蹈社团,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4、联系外系相关社团,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筹办联谊活动等等。
四、舞蹈社团活动形式
1、本社团成员由一二年级学生自愿报名,艺术老师推荐,择优录取。
2、本社团由指导老师每周定期训练,社员自主开展社团活动,以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水平。
3、通过社团活动,参加系、校各项演出,以及校外、社区的展示活动。
五、组织结构
1、总负责人:1人,全权负责舞蹈社团的大小事宜,起主导和治理作用。
2、宣传职员:1人,负责传递舞蹈社团各项信息,扩大舞蹈社团着名度。
3、街舞队:学习各类型街舞,体现流行色彩。负责人:1人。
六、练习时间
下午两节课后。
七、规章制度
1、维护舞蹈社团形象,在工作中生活中,社团队员要团结友爱,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文明礼貌。
2、队员在会议和活动过程中,必须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常规练习须准时到场签到,不得代签,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与活动,应提前向负责人或指导老师作出书面请假。一学期内多次缺席或请假者,给予退会处理。
3、负责人每一个月,对本队学习、活动进行一次书面总结,记录每次学习内容,以及会员的学习情况和要求。
4、在常规练习过程中,必须以认真、严厉的态度对待;不可打闹、嬉笑,不可做与练习无关事情。
舞蹈2024年工作计划篇6
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本学期舞蹈启蒙班又开课了,我们将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基础进行严格的舞蹈训练。该班幼儿大部分是小班的孩子,她们喜欢舞蹈,对跳舞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但是从未接触正规的舞蹈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对她们进行训练。如:
1、节奏训练
幼儿节奏差,我现在所教的幼儿都在3——5岁之间,在训练中要求他(她)们能自动的在一个音乐节奏上,随音乐旋律变化而改变节奏。
2、基本训练
幼儿控制能力差,每个动作的起和收都摆胯,在练习中要求幼儿起得准,收得稳,进行基本的控制训练。并且有计划地进行动作训练。我现在教的是启蒙班,得先从上肢有节奏的动作开始,再练习脚的动作,然后手脚配合动作。
3、感情训练
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在感情,就要训练幼儿的眼睛,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同时根据每课时所学内容,结合各种舞步、手位动作,教给幼儿成品舞,指导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出不同类型的舞蹈,逐步培养幼儿舞蹈的创编及表现力。具体安排如下:
把杆训练:
1、压腿
2、拉肩、弯腰
3、下蹲
4、擦地、立踵
地面练习:
1、压腿、劈叉(正压、侧压)
2、接环
3、柔手组合
基训组合:
1、芭蕾手位
2、扩指
3、转手腕
4、摆臂
5、波浪
6、弯腰、转腰
7、提腰、松腰
8、含胸、展胸
9、松肩
10、勾绷脚
11、旁开腿
12、吸伸腿
13、半蹲
14、蛙跳步
15、踮脚走
成品舞:
1、《看电视》
2、《山村的小姑娘》
3、新疆舞《青春舞曲》
4、《甜甜祖国大家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