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工作方案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精选5篇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案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安排,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资源管理能力,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精选5篇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给树叶分类或排序,体验玩树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活动前选择有许多不同树木生长的草地,草地上积满了许多落叶。

2、人手一个小筐、分类盒。

3、电教设备:电脑。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观赏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色,引发幼儿拾落叶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有多种不同树木生长的草地上,观看地上的落叶。

教师:小朋友的脚下都有些什么?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落叶?(秋天来到了。)引导幼儿观察秋风吹过的落叶景色: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小树叶怎样啦?它们是怎样落下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二、幼儿边拾落叶边观察。

教师:在场地的四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树,它们的叶子一样吗?

教师:你喜欢这些落下的`树叶吗?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小筐和同伴一起去收集自己喜欢的、不同的落叶。

三、互相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捡来的落叶。

四、利用落叶进行分类、排序和拼贴等有趣的游戏活动。

教师: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打算怎样玩呢?

幼儿尝试用自己想出的方法“玩”树叶。

请幼儿在集体前展示、讲述自己的玩法。比如:给树叶分类(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排序(从高到矮或从大到小等),用树叶拼贴图画等。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的创新玩法,进一步增强幼儿在玩树叶中产生的积极感受。

活动延伸:

1、日常活动:利用散步等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捡各种各样的落叶。

2、区角活动:将树叶放在科学区中,让幼儿继续进行多种分类、排序等游戏。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篇2

一、教材简解:

在设计活动时,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幼儿比较熟悉的木耳、苦丁茶、胖大海等可泡发食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相关的经验。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二、目标预设: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引导性的作用。《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能力:尝试用热水和泡发食品进行泡发实验。

3.情感:喜欢和同伴一起进行泡发实验。

三、活动重点、难点: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所以我把重点定为: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难点定为:尝试用热水和泡发食品进行泡发实验。

四、活动准备: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我做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泡发食品有一定的经验。

2.物质准备:热水若干,盘子六个,木耳若干,菊花若干,胖大海若干,苦丁茶若干,幼儿杯子人手一只,视频转换仪。

五、设计理念:

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想、说、做中进行学习,看主要是观察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想是猜想哪些物品可以进行泡发,说是将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做是用热水和泡发食品进行泡发实验。

六、设计思路:

该科学活动开始以送礼物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观察黑木耳的积极性。第二环节我通过两次的探究活动,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变大的感知理解。活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小结两次的变大现象,让幼儿知道深刻了解泡发。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黑木耳,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黑木耳)

2.师:这是黑木耳,我们来看看,这个黑木耳长什么样子呢?你可以用手摸一摸,也可以闻一闻。

3.小结:黑木耳看起来小小的、黑黑的,摸起来硬硬的,闻起来还有股香味呢。﹙二﹚实验操作,观察可泡发食品的变化。

1.第一次操作。

(1)猜想。

师:现在老师用黑木耳进行魔术表演,你们想不想学?我把小木耳轻轻的'放进盆子里,再请热水朋友来帮帮忙,小心热水烫,让黑木耳泡一会儿。你们猜猜黑木耳的样子会不会变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

(2)验证。

①师:小朋友们说出了这么多答案,你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当魔术师,把木耳变一变。请小朋友把盘子里的木耳那几块放到水中,仔细观察:黑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哪个小魔术师观察的最仔细。

②引导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观察变化。

④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比较干湿黑木耳。

(3)小结:原来小小的、硬硬的黑木耳在水中慢慢变大变软。

2.第二次操作。

(1)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食物,咱们去看看这些食物能不能变魔术。

(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食物,并操作将苦丁茶茶叶放到水里,观看茶叶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再依次将菊花、胖大海等泡发食物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

小结:苦丁茶茶叶、菊花、胖大海等泡发食物在水中浸泡后也会变大变软。

3.总结:像木耳和菊花等这些食物在水中慢慢变大变软,这种现象叫泡发。

﹙三﹚结束活动。

1.师: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变了好多魔术,我们把黑木耳和菊花等食物放在水里,他们就慢慢地变大了,小朋友的魔术棒极了!

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放在水里也会慢慢变大呢?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不同的纸在水中的变化,感知纸的吸水性。

2、学习耐心、细致的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四种纸的展板、大记录表、塑料纸、纽扣面膜纸。

2、学具:纸娃娃若干、幼儿记录表、透明水盆、笔。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四种纸的`展板,认识纸。

教师提问: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纸,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纸?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纸?

(2):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餐巾纸、报纸、绘画纸和牛奶盒纸。

过渡:我用这四种纸做了四个纸娃娃。你们看!今天纸娃娃们要做潜水运动员。

教师提问:你们猜谁会"潜水"?为什么?

2、动手实验。

(1)介绍材料:每桌有一个透明塑料箱,四个不同材质的纸娃娃,一份小记录表。

(2)幼儿做实验,教师观察。

3、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1)提问:纸娃娃放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2)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原来不同的纸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纸最容易吸水最会潜水,牛奶盒纸最不容易吸水最不会潜水,报纸和绘画纸也会吸水,但是吸水的时间会长一点。

4、延伸活动,了解不同纸的作用和好处。

(1)由纸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纸和塑料纸的对比实验。

(2)不管是吸水性强的纸还是吸水性弱的纸,它们各有各的好处,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

5、延伸结束。

请幼儿再找找不同的纸,拿到活动室来做实验。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

2、指导幼儿尝试观察记录的方法,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小陀螺、纸花片、长方形小积木、风车、球形插塑每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这儿有五种不同的物体,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这小陀螺会怎样?

这几种物体都会转动吗?

二、幼儿预测结果

请幼儿把你自己认为转或不转的想法记录在表的第一行格子里。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记录的?

三、幼儿操作,验证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并及时进行记录。

要求幼儿动脑筋仔细观察它们是怎样转动的?

四、讨论记录结果

请幼儿告诉大家玩的'结果与开始认为的一样吗?你又是如何记录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物体。

六、再次探索物体转动的现象。

请幼儿再玩一次,仔细观察它们转动时有什么不同?

活动延伸:

制作风车,玩风车。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的知识经验。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但在交流时,我对幼儿的问题太单一,只是问问孩子是怎么把物体转起来的,忽视了物体转动时的有趣现象,没有作很仔细的观察。

中班科学浮与沉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一)乐意操作并发现光透过彩色纸会形成彩色光。

(二)对制造“彩色影子”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活动室。

(二)一段舞台灯光视频,橡皮筋,各种镂空玩具,幼儿人手一只强光手电筒。

(三)红、黄、绿色的透明有机塑料片和电光纸片若干,其大小要能覆盖手电筒前端。

(四)幼儿用书第5册第13页。

(五)教师自备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绚丽灯光秀。

1、观看舞台灯光视频,产生兴趣。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舞台灯光视频吧!

2、交流小结。

——你看到了什么?灯光有哪些颜色?这样的灯光你喜欢吗?你想成为一名彩色灯光师吗?

(二)彩光变变变。

1、看一看、摸一摸。

——这里有些什么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材料。)

2、想一想,说一说。

——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做一做,玩一玩。

——手电筒前端放上蓝色的塑料片,会变出蓝色的光,那放上红色的塑料片呢?

4、分享交流。

——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还有什么发现?

(三)彩色影子。

1、教师出示材料(镂空玩具),演示新玩法。

——刚才的视频中,除了彩色的灯光,还有许多好看的花纹,你们看!(教师边说边将彩色灯光照射镂空玩具,形成彩色影子。)我这里还有许多玩具,你们也可以试一试!

2、幼儿尝试制造彩色影子。

(四)彩色灯光师。

1、几名幼儿上台随音乐表演,其他幼儿当灯光师,共同表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课中班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科学课中班教案推荐5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参考5篇

各种各样的笔中班科学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秀5篇

中班科学课教案精选8篇

科学游戏中班教案8篇

中班科学雪教案8篇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8篇

中班科学雪教案参考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238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