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加强你们对名著思想的分析,读后感是帮助他人理解阅读原文的重要文本,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品读后感5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1
在没读过一本书的情况下,我不敢对莫言获奖一事发表任何看法。为了弥补我的不足,赶紧搜索下载了他的最近的名作《蛙》,开读。
有人对类似我这种作法不感冒,说有赶时髦之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当人们都在纷纷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应该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就是,你最好对这件事有一点儿起码的了解,然后才能看懂别人的议论。否则,你就是自绝于人民。
于是开读。从晚上9点看,看了一个小时,困了,睡觉,第二天,就是昨天,看了一天,今天早晨7点多终于看完。对于我这种看书如同老牛一样慢的人来说,每一本小说都是一种折磨。好在终于看完了。
读后感?怎么说呢?只能概括成一句话:还行。还行的意思就是,你看了,总比不看强。但假如没看过,似乎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我看小说不是消遣。我消遣的方式很多,小说还排不上号。
只看过一本,当然不能给莫言下什么结论。但模糊的感觉还是有的。我参加的一个读书群,有个书友说:“作家不是政治家不必背负过多的责任,只要故事写得好,文笔好就可以了。”这个书友说的对,也不对。应该这么说:“作家虽然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一定是人类精神的守护人。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这里。而所谓故事和文笔,不过是他的手段。像金庸、琼瑶那样的人,永远称不上伟大。但是他们的确是作家。”
对于一个“小心地避开中国现实”(国外对莫言的评论)的作家来说,莫言也许是出于生存的考虑。但是不管如何,我们只能记住像索尔仁尼琴、哈维尔那让的人。莫言,就像他的笔名一样,实际上没说过什么。
再次一层,文学欣赏除了思想以外,最重要的是一种美感。老实说,从莫言的这本小说中,我没怎么感觉出美来。也许是我的理解水平问题,那就怪不得人家,就像我听不懂交响乐一样,不能怪贝多芬们不好。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2
莫言笔下的《红高粱》经历了岁月洗礼,在尘土泥垢的孕育中,在雨露甘霖的滋润下,如今早已熟透,不仅颗粒满仓,而且还浸透着十里红的酒香。这部作品痛快淋漓的歌颂人性魅力,用纯粹的语言元素礼赞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悲催的情节中渗透着生与死的较量,挥洒着血肉与灵魂的抗争。通过实物与意念的有效结合,色彩与空间的神秘量化,使得小说的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对庄严生命的向往与期盼。
还记得看到罗汉大叔被日本人活活剥皮而死的一幕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我想,这就是小说给予人类的民族力量,情感归向,使奋身抵抗,赢得生命解放的伟大理念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而今,再见莫言已经是27年后的今天,他凭借着《丰乳肥臀》、《蛙》、《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自此中国小说在国际文学舞台上呈现出了更为立体而生动的形象。
莫言的写作文风大胆豪迈,其思路天马行空,语言张弛有度,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他的作品大多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用原生态的乡土人情填平千沟万壑的华夏大地,用魔幻而具有现实主义的笔触书写多灾多难的齐鲁山河,成为这位“寻根作家”最能打动人心的运笔利器。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3
近日来又看过莫言的两部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和《檀香刑》,给我的感觉是他仍然没有改变笔下大多数小说的统一特色,那就是作品往往都充满了颗粒般的血腥感。无论人物是在痛苦中轮回,还是在屈辱中苟且偷生,他们都经历过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痛”。尽管其中有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爱恋,可仍旧改变不了贯穿在作品当中以“悲惨”为主线的鲜明特点,以强调“顽强生命力”为主要基调的显著特征。
?生死疲劳》的主人公靠脱胎转世脱离现世的悲欢,却摆脱不了世代轮回中风水轮流转的时运。只有通过驴、牛、猪、狗、猴,五种动物的眼睛来描绘苦大仇深的农民终于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却还没来得急好好耕作的时候,又陷入了一个扭曲变形的动荡时期。在感叹中国土地变迁史庞大复杂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历史的畸形错位。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这纷至沓来仿若苦难而打倒,而是倔强、固执的活下去,去欣赏丰沛土地的日新月异,来等待人类脱胎换骨后重获新生的消息。当男主人公西门闹终于从“六道轮回”中转世为人后,苦难与不公依然紧紧缠绕着他的身体,但是转世为人的快乐终究让他忘记了身为牲畜时的屈辱与离奇,无论如何能做一个直立行走的人总是要比四脚爬行的牲畜好很多。作者热爱这片安生立命的土地,所以才让自己的思绪在阴阳两界间游刃有余肆意穿行,用牲畜的狂欢来加深对人民苦难的理解,用激情与不屈期待新世纪钟声的响起,用释然与宽恕来安慰已经逝去和仍然存在的灵魂。
在《檀香刑》中,孙柄是钱县令相好媚娘的父亲,他们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在孙柄的亲人被德国人残害后,他决心远走他乡去投靠义和团,而后带领自己的队伍回乡报仇雪恨,毁坏德国人修建的铁路被抓后,钱县令在几番内心争斗中,终于不惹看到在残酷刑罚的摧残下生不如死的孙柄再受熬煎,挥剑刺死这位怀有深仇大恨而抵制德国入侵者的民族英雄。是怎样错落的情感才能让清廷的政府官员放弃高官厚禄,封侯拜相的大好机会,宁愿把自己也置身险地;是怎样的利益驱使,让清朝官府在外侵者面前趋炎附势,把残杀同胞、对其施加酷刑当做取乐的手段。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注定他们的命运只能是沉重的,但是没有人能遮掩住历史的血图腾,因为那是用身躯换来的麻木、冷漠、压抑、无助与挣扎的洗礼。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4
?细米》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乡野男孩,这个男孩名为细米。
少年细米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地流淌着。然而,这一天,大河上漂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是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这些从苏州城来乡村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其中的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超凡而迷人的精神力量,引领少年细米步入了新的成长历程。
梅纹的到来,给细米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梅纹也在与细米的相处中发现了细米雕刻的才能,并一心地培育他。细米在梅纹的教导下,从一个活泼好动、一刻都不能停歇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可以在一个小屋里安静地雕刻的男孩。梅纹与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轻摇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还有四季优美的乡村风景一起,共同完成了少年细米的成长加冕礼。
这部小说深谙人情与人性的微妙,写就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情感故事,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心灵雕塑。并且这部小说的文笔优美、描写细腻,充分地把人物心理给展现了出来。我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细米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梅纹对他的重要性。在细米看来,梅纹就像一支蜡烛,照亮了他未来原本一片迷茫的艺术道路;梅纹就像一只手,牢牢地牵着他走到一个在心灵深处的陌生世界;梅纹就像一座大山,让他依靠着并逐渐成长……
我想,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应该是像细米一样,充满着酸甜苦辣。但我相信也正是这些让细米、让我们渐渐地在成长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强……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5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一部著名的作品。书中的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出现了一个怪物,它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独角鲸”。于是,美国的“林肯号”巡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怪物。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士皮埃尔·阿龙纳斯还有他的仆人孔塞伊和加拿大捕鲸能手内德·兰德。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孔塞伊、兰德不幸落水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洋中的怪物是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鹦鹉螺号。
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带他们只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遗址、海底森林……但是,最终还是落入迈尔大漩涡里,而阿龙纳斯、孔塞伊、兰德乘坐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在故事中,作者还告诉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要爱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
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
这本书很好,有时间你也来看一看。它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定会深深吸引你的。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6
莫言的感觉与众不同,他的感觉除排斥了传统伦理与理性教条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感觉具有北方农村那种土生土长的,具有原始意味且发育不全的质朴而又充满灵气的农民式的感觉心态,具有浓郁的我国民俗文化的认知特征。为恰切地表现这一感觉心态,莫言的小说总是习惯以“童年视角”为感觉本体。
?红高粱》就是以十四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作为线索,另加上“我”的感觉补充组合而成的。在《红高粱》中有一个鲜明的意象就是红高粱,它代表着莫言所向往的洋溢着生命力度的充满狂欢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强力的象征。作品中多次写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生命强力。这部作品以红高粱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红高粱命名,开篇就营造了一个红高粱世界,到处弥漫着红高梁的气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乡亲们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鲜明的性格:挺拔、坚韧、坚固、团结、伟岸、生气蓬勃、狂放不羁、英勇无畏。作者结合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重点来突出、渲染象征本体的寓义,使之紧密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联系,从而也使象征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除相当静态地描写了那些景致之外,还把象征景物的描写同人物、情节的发展变化节奏结合起来,从而使象征寓义表现得丰富充沛、多姿多彩、酣畅淋漓。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7
阅读《莫言散文》,从莫言成长的成长经验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刻苦磨炼,牢固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坚固的基础,上面怎能建设高楼大厦呢。我们常常遇到书到用时方觉少,也说明我们学的不够,学的不深。但是,要打好基础,练成本领,那是要付出苦功的。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听一个组织部门的人说过,组织工作不容易做。他说,得到提拔的人嫌提拔的慢,没有被提拔的,更是有意见,总认为领导没有慧眼识人,使用干部不公平,整天怨天忧人。他说,其实那些尚没被提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德才方面还有欠缺,总的还是基础问题,不够扎实牢固。所以,一个人要成材成器,就要象莫言那样,认真刻苦,打好基础。
二是解放思想,创造条件。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寻求突破。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就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好风需借力。一个国家要善于借鉴和运用人类发展文明的成果,比如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从而发展壮大自己。一个人也是这样,要善于向其他人学习与合作,争取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如果当时莫言没有得到公社武装部长的赏识,只怕当不了兵。
三是韬光养晦,善抓机会。 机会不是经常有的,在不到火候的时候,要沉住气,忍住性,以平常心应对。譬如,有人说,中国近些年有这么好的发展速度,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等等外,还有个国际上有利的发展环境,美国及其同盟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中东的战争上,对我国的发展顾不上太多的打压和干预,为我国的发展争取到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对一个人来说,机遇很重要,但机会可遇不可求。如一时没有机会让你发挥、施展才华,那么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大方、大度、大气,要相信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作品读后感500字篇8
?海底两万里》以前只是知道这本书是名著,爸爸几天前给我拿来。前天突然心血来潮,花了三天才把这本书看完,这才知道这书有多么好看,不愧是名著。
书中的尼摩艇长,实在是令我敬佩,竟然能创造出“鹦鹉螺号”这样的艇,竟然会收留一个个厌恶人类的人,竟然可以开着“鹦鹉螺号”到所有船都去不了的南极去,竟然会把一袋袋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竟然可以毫不费力地提法国还完所有的债……他可真是个奇迹!
尽管我还只是小学生,书中许多的人物、许多数据都看不懂,但我从尼摩船长像阿罗那克斯教授介绍鹦鹉螺号的构造说出的那些数字看出鹦鹉螺号以及他都是了不起的!
唯一令我遗憾的是书到了最后都没有解开我心中好多的谜团:当鹦鹉螺号最后遇到“迈尔大漩流”时鹦鹉螺号怎么样了?尼摩艇长怎么样了?阿罗纳克斯教授是怎样逃出来的?尼摩艇长究竟姓甚名谁?他的妻室儿女究竟是怎样死去的,导致他这么仇恨人类?他是否还在海洋里探索?是否还在进行复仇?……凡此种种,我心中的问题像阿罗纳克斯教授一样还有很多。也许,这就是本书的亮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虽说这只是本科幻小说,但我心中总想着能跟着尼摩艇长环游四海,可惜我没有阿罗纳克斯教授的好运。
总之,看了这本书保证不后悔,其中的经历、故事绝对让你难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