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后,我们写出的观后感才有意义,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来,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颁奖盛典观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1
感恩,像一滴甘甜的水,滋润了我们;感恩,像一双温暖的手,轻抚着我们;感恩,像一把美丽的伞,呵护着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感恩,当然,也有回报。
我感恩我的父母,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生育了我,父亲照顾我。父爱像一座大山,累了,在山下休息会,热了在山脚下乘凉。父爱,也像一张床,累了,躺上去睡一会儿,也可以在上面看会儿书。母爱像一个路标,为我指引方向,也像一双温暖的大手从泥泞里把我抱起。你们一直都在包容我,我为自己的调皮、任性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你们给我的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无私的爱,一生,我都无法还清。愿我是一只萤火虫,半夜里,为你们点亮一盏明灯!也化作一只和平鸽,祝你们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我感恩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如园丁般精心呵护我们,无私奉献,给我们传授知识。课堂上,是谁,挺着感冒为我们上课?是谁,为受伤的同学擦上消炎药?是谁,在半夜里为我们备课?是您呀!——老师。虽然有时您很严厉,但是,我们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老师,您就像一个太阳!点亮这个世界!老师呀,老师,您像一位园丁,无比细心地照料着我们。一丝丝岁月的“波浪”爬上您的眉头,看见我们的微笑,您深深地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老师,老师!
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漆黑巷子里你为我点亮一盏灯,摔倒在路上,你扶了我一把,肚子痛时陪我一起去办公室……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感恩,当然也一定有回报!我相信,只有世界上有感恩,生活才会更美好……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2
今天,我们观看了20_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里面有很多人很多的光荣事迹,他们的行为令我感动。
感动中国,这一次的《感动中国》里,又多了许多人物,有采集植物种子的植物学家钟杨;还有舍己为人的杜富国;空降女兵马旭;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张渠伟;隐姓埋名__年的程开甲……这些人物事迹,都令我感动,但最令我感动的,是遭遇歹徒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吕保民。
吕保民是一个退伍军人,现在在菜市场批发鸡蛋,当时的吕保民这时正推着一辆小推车在菜市场运货,这时突然从旁边街道上冲出来一个歹徒,他手上拿着刀,肩上挎着一个包,随后还跟来了一对母子,因为带徒有了母亲的包,所以,男子与歹徒展开了搏斗,不料歹徒身上有刀,对着旁边的男子捅了好几下,此时的男子,肚子上全都是血,倒在了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一旁的吕保民,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尽管身上已经被歹徒刺了5刀,但他依然不放开歹徒的手,继续追赶,几个村民也看到了,也一起上来帮忙,终于将歹徒制服了,但他却已经陷入了昏迷,送往医院急救,最终保住了性命。这样的事例,真的想他的名字那样——“保民”这不仅仅因为他是退伍军人,更是处于保护村民的爱心。
看着他,我不禁感慨万千,我是否一遇到困难就挺身而上,是否坚持不懈呢?肯定不是,但是吕保民他就是,不论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他也是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我不仅心里很惭愧,也为他的勇气感动到敬佩,我以后要向他学习,遇到困难坚持不懈。
这次感动中国令我感悟颇深,也令我感动,我为那些英雄们致敬!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3
我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创始人伍淑清
001号“中国合伙人”
拉开中国招商引资大幕
在香港商界,伍淑清颇具传奇色彩:她创办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因创建了注册编号为“001”的合资企业,刚过而立之年的伍淑清,得名“001小姐”。
伍淑清是香港最大的饮食集团——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之女,生于1948年她即将年满71周岁,至今未婚,身边的人都称她为“伍小姐”;她还曾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三届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是她摸着石头过河,开创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先河,拉开了我国招商引资的大幕。
日前,在她赞助的香港中华基金中学校园内,年过七旬的“伍小姐”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讲述自己和家族参与、助力国家发展的家国情。
北上“吃螃蟹”
华侨后代“伍小姐”
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合伙人
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是广东台山人,1947年毕业于当时的广州岭南大学,后移居香港。伍淑清8岁那年,伍沾德兄弟创立了美心公司,之后逐步发展成为香港最大的饮食集团,目前美心集团已占香港饮食业市场份额的10%以上。
少女时代的伍淑清读于香港的教会学校,严苛的管理令她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只休息四小时,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工作。这个“生物钟”已经保持了几十年。
从教会学校毕业后,伍淑清留学美国,23岁学成返港,她做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我跟妈妈讲,不用麻烦您再给我介绍男朋友了,我要利用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978年,伍淑清30岁。就在那一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程,开始向世界敞开大门。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伍淑清,也是在那一年12月,第一次来到内地。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美通航事宜开始提上日程。然而,中美通航面前摆着一个重大难题:长达几十个小时的飞行时长,中国当时没有能够提供专业航空食品的企业。
通航谈判中,美方明确提出,中美航线的配餐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可当时的首都机场,为航班提供配餐的是民航北京管理局下属的一个只有30多人的配餐间,盛放餐食的是保温桶、暖水瓶。伍淑清曾对媒体回忆,她第一次坐中国民航的班机时,食物是冰冷的,空姐提着开水壶走来走去给旅客冲茶,同机的香港人纷纷抱怨。
“后来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王匡找到我爸爸说,国家希望您到内地做航空食品。”伍淑清回忆,于是她来到内地,想亲眼看一看内地的发展。伍淑清坦言,当时的感觉是“很落后”,但同时,她也敏锐地看到了内地巨大的市场潜力,感觉到了有做事情的空间。
1979年这一年,对于伍淑清和她的父亲伍沾德来说,格外忙碌。由于1980年5月,是中美两国计划通航的日期,伍淑清和父亲多次往返京港两地,就合资创办航食公司进行谈判。当时除了美心集团之外,与中国民航局进行谈判的还有来自日本、欧洲和新加坡的企业。
伍淑清回忆,当时日方提出的要求是日本航空在首都机场的优先起降权,不管其他飞机上的乘客是什么人都要为其让路。最终,中国政府决定选择华侨出身的伍家作为合作对象。
义气自筹500万
先买设备,再签合同
“不是做买卖而是为了国家”
“那个时候,内地还没有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伍淑清回忆,当时很多合作细节都是从零谈起。他们就把香港的企业法、工商业法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拿到北京去谈,最终签署了意向书。
然而,由于无先例可循,上级部门迟迟没有批复合同。伍淑清记忆犹新的一个细节是,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当时对他的父亲伍沾德说,“伍先生,因为中国没有审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先例,审批还需时日。我们先握握手,一言为定。”听到这番话,伍沾德说:“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相信邓小平先生宣布的改革开放政策。”于是,双方握手为约。
1979年11月,距离中美通航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伍沾德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自己垫付500万港币购置设备开工,再等待批复合同。
“500万港币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可以在香港楼价最高的中环买下好几层写字楼。但是我们有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国家好,也都相信改革开放一定会让国家有大发展,所以我们彼此信任,甘愿为此冒险。”伍淑清说,因为父亲是华侨的后代,所以希望看到国家强大,当时不是抱着做买卖的心态,而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的情怀去做这件事。
伍淑清回忆,父亲做这个决定时,曾背负了不小的压力。“当时很多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去北京做生意’,伯父也曾警告他‘有问题要自己承担责任’。”然而她的父亲,并未退缩。
筹到资金后,北京工厂随即开建,但挑战再度来临。航线对航空配餐要求严格,要达标就需要进口欧美设备。在当时,欧美仍对中国实施禁运,伍沾德就以个人名义,从美国购买设备,在香港订货付款,设备运到香港后,再想办法将运回内地。到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终于拿到审批许可时,工厂已经开始生产,伍淑清将这比喻为“先有蛋,后有鸡”。
001号合伙人
打卡改变员工旧思维
引进的不仅是资金更是理念
1980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了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当年5月1日,北京航食挂牌成立,投资双方分别为: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出资300万元,占股51%;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出资288万元,占股49%。北京航食因享有“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的批准文件编号,被誉为“001号合资企业”。
作为合资企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北京航食在成立之后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回望过去,伍淑清认为:“当时引进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还包括整个企业合作的理念和模式。”
伍淑清曾对媒体回忆,当时他们与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的合作伙伴不断革新,从合资企业的法律条文、股份制概念、复式记账法、打卡管理制度等细节入手,一步步将001号合资公司塑造为行业领军企业。
“我们需要重新培训员工的概念,比如刚开始时,很多员工不愿意打卡,觉得这么做是不是瞧不起他们”,如今这些早已司空见惯的企业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曾面对旧思维的挑战。伍淑清说,当时自己每两个星期都要去一次北京,落实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她的弟弟则直接在北京工作了9年的时间。
如今,北京航食占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70%的配餐市场,实现了38年连续盈利,累计纳税超过16亿元。
001号企业填补了行业空白。随后,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形式出现的三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近40万个,实际使用港资9147.9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1.7%。
伍淑清说,改革开放之初,港资帮助内地企业了解市场经济、培养人才,扮演了“辅导员”的角色。而目前,在港资份额占据内地引资“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其角色应适时转变为“服务提供商”,吸引更多外资进来,带领内地企业“走出去”。
她的爱国心
带孩子们来内地探访
她把精力投入香港青少年教育
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伍淑清,也开始从其他方面参与祖国建设,从1988年开始,伍淑清先后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见证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在香港回归前,伍淑清还曾担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做了许多工作。
1997年7月1日,49岁的伍淑清在香港见证了五星红旗升起。香港回归后,伍淑清参与了大量推进内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工作。如今,伍淑清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在她看来,香港的青少年要同时具备国家的概念和全球的视野,由她赞助的香港中华基金中学的学生,曾多次到内地进行交流学习。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5
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孙家栋,在当时,科技比较不发达,什么仪器都没有,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还是制造出来了。随后,孙家栋又担任了许多人造卫星,孙家栋中国航天达到五十八年。
王峰火海救人的故事让我非常震惊。王峰用自己的命换取了四十多位邻居的命,自己却被烧黑了,楼道里都是他的血迹脚印。经过一百多天的抢救之后,病情恶化,因肺栓塞去世。
支月英是小学教师,别人都认为支月英是傻子,但是支月英说:“是,我是傻子,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学校里的孩子没有学习用品的时候,支月英走二十多里地去买学习用品,她退休的时候还要去教学,她说:“我感到干不动时候为止。
秦月飞是大学生村官,他一开始来到村庄不习惯,所以他改掉了那些习惯。并从一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里挤出来钱修建水渠,修建路灯。并去发展当地的特产。
张超是飞行员它是最优秀的。但是,因为一次事故去世了,因为它离地面只有十几米,所以降落伞没有撑开,整个人重重的摔在地上,在他临去世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团长,我还能不能上飞机。”我钦佩他的精神。
李万君是大国工匠,他说:“我手里拿着焊枪,就想上战场一样,拿着枪杀敌。”他还说:“这是门艺术,就像练功夫一样。”
郭小平是校长,它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专治艾滋病,后来,郭小平发现,所有学校都不收留患有艾滋病的孩子,所以,郭小平创办了红丝带学校,后来,郭小平把三家医院的主任职位辞掉了,郭小平希望尽量让那个学校消失。
我看了感动中国以后非常感动,感动他们无私奉献,感动他们乐于助人,感动他们勇敢!感动他们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感动他们坚强不屈!我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6
逐梦浩瀚太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发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作为中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不仅使我国建设空间站的信心更加坚定,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豪。
在对“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所致的贺电中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万事开头难,“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迈好这一步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下了丰富经验,更是开拓出诸多创造性实践。创新创造,是发展航空航天事业重要的“方法理论”。今天的发射成功是一个好开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这个“好”延续下去,让空间站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成为下一步的“强心剂”,就要持续不断用好用足创新创造这个“方法理论”。据报道,未来两年,“天和核心舱”将会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陆续与“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能靠“复制”“粘贴”,只能靠创新创造。只有这样,空间站的建设,才能走好每一步。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更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拼搏的人。我国的太空站建设从“追赶者”逐渐成为“领跑者”,无数航空航天人为之倾尽心血。今天下午,当李尚福总指挥长宣布“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指挥部现场掌声雷动,还有更多人隔着屏幕深受感动。为什么有掌声?为什么能感动?因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一刻来之不易,这一刻凝聚着无数航空航天人奋斗的成果。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永无止境,继续奋斗的火种更要生生不息。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战线上的奋斗者致敬!
颁奖盛典观后感篇7
国家,是一个威严的象征!共产党,是一个正确的领头人!人民,是最基本的垫脚石!作为新中国的中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我们要学习祖先革命者那“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颂扬中学生的崇高理想!也许在和平繁荣的今天,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从小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祖国啊!你那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哪一寸没有深深地烙下华夏后代的足印,哪一寸不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长江、黄河是我们沸腾的血液:千座耸入云的山脉,是我们不屈的盘骨:无际的肥田沃土是我们开阔的胸膛:无边的森林草地是我们乌黑的头发:祖国的每一个部分,都嵌在我们的心头。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人民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勤奋学习,明天为创作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啊!你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带头人,带领我们打下大好河山:带领我们走向荣华富贵:走向世界顶端!我会永远的尊敬您、爱护您!作为新中国的中学生,我们要努力的热爱党,学习我们党的先进精神、高尚品质!我们的党成立已经__年了,这是一个成熟的党,一个年轻的党,一个充满活力的党。我热爱党,一生一世,无怨无悔!
人民,是祖国的根本,是坚实的垫脚石!我们时时刻刻爱人民!人民,祖国时时刻刻都需要他们,军方的兵士们、_大职们、社会经济运转要素等等。我们祖国、社会都要依靠人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上下中,那些封建社会都因为没有以民为重而陨落,从而在新中国我们要吸取古代之教训,重观历史,展望未来,热爱人民!以人民为发展核心!建立一个更加辉煌、更加富强的国家,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要具有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我们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令承担,我们注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伟大的使命鼓舞起无穷的力量,召唤我们高扬起民族精神的旗帜,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去谱写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