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写好了,从而提高职场人的写作能力,写观后感是当下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会做的事情,这是提升我们写作能力的方式之一,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篇1
今年的主旋律大电影,涉及到爱国教育,想领着孩子们去看看。
看之前有朋友提醒说,孩子太小,有血腥暴力场面,不建议领孩子去,但是我和老公也没控制住想看的欲望,问了孩子们也愿意去,就提前打了个预防针,如果害怕可以闭眼或者我领你们出去。
结果是两个六岁多的姐姐除了一个流血的场面说了害怕,然后我们趁机说八路军叔叔就是这么坚强,流血都在坚持,没有他们的流血就换不来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中国的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就是这些勇敢的叔叔用鲜血堆积起来的啊,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和勇敢坚守,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强大。
三岁多的妹妹貌似也看不懂,也不知道害怕,跟着黄晓明说方言,还大声学大声说,把旁边的人逗乐了之外,全程跟着打完酱油了。
是有几个血腥暴力场面,但是处理得和游戏当中的情景差不多,再加上大主题环境的渲染,电影里的人物都在感动流泪,姐姐们貌似也能共情,到人肉炸弹那里,流着泪说,好可怜好感动啊。
看完之后到今天都是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比如,什么是租界?为什么外国人要抢我们的地方?现在还有军人保卫我们吗?
爸爸就在上海我们可以去看看这个仓库吗?…...
现在的孩子没吃过什么苦,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一代一代的不能忘了这段历史,了解一下战争年代的残酷,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比较成熟,咱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完善的分级体制,至于孩子能不能接受还是看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吧。
我领的两个6岁多的姐姐都是相对同龄人来说心理成熟年龄早的孩子,所以接受能力就强一些吧。
当然,普及爱国教育的方式很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吧。
成年人的我觉得这部片子视觉、听觉都很好、战争场面宏伟,演技绝对都在线,很容易让我们入戏。
至于煽情场面感动到了孩子们,我也有感触但是不至于流泪。
我们有时候去看电影的体会,不就是因为各个年龄段都会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印记吗,比如《八佰》的向往和坚守就是我们的内心独白吧。
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篇2
看完《长津湖》后我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久久不动,并不是震撼于战争场面的宏大,而是感动于对每一份生命的聚焦和关注。
这几天《长津湖》成为国庆期间不得不刷的电影之一,电影取材于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役,仁川登陆、兴南港撤退、乱石滩轰炸以及半山民宅遭遇战,这些场景都在电影中一一复原。在影片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抱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为了埋伏敌人被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的冰雕连,还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等等。他们为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抛下了妻子儿女、父老乡亲,奔赴异国他乡,打一场被世界上无数人判定为惨败的战争,但他们赢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时的新中国就像一位刚刚初生的婴儿,需要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不想打,但不得不打,这是国家的意志;而无数的人民子弟兵为了保护身后的父老乡亲、脚下的土地和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他们愿意为此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百里、千里、万里,正是这些为了新中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名字,中国才能昂首挺胸奔跑在走向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为什么要打抗美援朝,因为他们想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让他们下一代没有仗打,只有和平和幸福,这是最简单的愿望。正是这些最朴素、最简单的愿望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种奢望,就是这种奢望,他们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人民安康!他们为我们打下了巍巍山河,泱泱华夏!
我们当铭记历史,不负新时代!
致敬先烈,吾辈自强!
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篇3
电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现在来写观后感,纯属个人意见,不知道该对谁说:
第一,形象和场景刻画:
关于周润发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认周润发演技比较好来的,这部电影刻画的孔子,一直微笑着,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觉,温润有余而宽厚不足。而历史上那个面目模糊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还不错。
对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门道,我想的就是两点:一本片中齐鲁卫等各国的都城、村落明显不同,反映出了经济实力和民风民俗的差异,比那种看不出发生在那个城市的现代剧好很多。二孔子周游列国不是周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春秋时代似乎最北边的小国燕也是在现在北京这个位置,也就是说,他周游列国应该都在黄河附近或者以南,为啥后半段那个雪花飘飘的,象东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们的、国君们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南子的衣服,雷到我了,没见过把一大堆蓝色珊瑚珠纷纷扬扬挂一脑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的是她还从一排蓝色珠帘中走出来。
第二、电影与历史和著作的契合:
因为这个阶段在读论语,所以还是有些感想的。
开篇处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鲁国国君说的那些话,差不多都是论语或者相关原文,不过改换了环境,比如该和冉有说的,对鲁国国君说了,这个也算是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个漆思弓开始可是难坏了我,印象中完全没有这个人啊,回家一百度原来就是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这个,古代人有姓名字号。所以有点乱,其实著名学者知道漆思弓=漆雕开,看乐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开,编剧就应该照顾一下我们这种刚开始学的人,直接叫他漆雕开就好了么?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迷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这个地方南子说大家都能看见你的痛苦,可是没有人能体会你痛苦中的境界,(没记错应该是这个话吧?),实际有画蛇添足之嫌,讨论完了诗经和仁者爱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声,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这个要么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么容易让编剧留下南子对这个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诸位弟-子,传说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剧中露脸的有那么几个。已经说过了的漆雕开,正冠后亡的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的子路。文质彬彬的孔子最喜欢的颜回、有管家感觉的冉求、著名孝子曾参、被夫子称赞总有办法的子贡,被孔子打击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
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篇4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伴随着一阵引人发笑的歌声,我们在校观看了《铁道飞虎》这部影片,我感触颇深。
一群英勇无畏的“土八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铁道游击队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让人啼笑不已的周旋与较量,有的同学说这些农民很幽默,的确!他们是幽默的农民,他们更是一群有勇有谋的“中国军人”!
他们无所畏惧,在敌人的坦克面前,他们有视死如归的气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他们之间的生死情谊。他们劫囚犯、劫火车、抢炸药包,只为能成功炸桥。本以为他们能活着回去,然而总有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角色——日本大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不懈”的失败,他虽然侥幸地活到了最后,却难逃残败的结局。
这部电影中,使我久久不能忘却的是那一声轰响,响彻云霄。伴着西边的残霞昏黄,铁轨上的两列火车,不出所料、准确无误地撞在了一起。幸好火车并未跌落下去,而是定格在那,火车上,日本大佐和马原正在激烈争斗。马原奋力将炸药包扔向了那列车厢,进去了!不,不,掉出来了,掉在车厢的下方。轰……马原被日本大佐扔出了火车,“啊!真是天助我也啊!”日本大佐说道。但这一切并没有结束,马原抱着最后一包炸药在桥梁下引身自爆。昏黄的夕阳下,只见一道电光劈裂了长空,他身披彩虹……
是的,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你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英雄赞歌。黑暗终将散去,光明终将来临,西边的太阳终将要落下,而明天将升起东方的朝阳!我敬仰你们,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在刀光剑影的战争中,有多少英雄志士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和平的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生长在21世纪的摇篮中,享有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我们不必像马原用生命去夺取胜利,捍卫和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我们不忘初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追逐梦想。因为有你们——伟大的英雄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好电影观后感600字篇5
昨天我朋友说一句话挺对的:主旋律的电影其实挺好拍的,因为基调已经定了。
攀登者没拍好,说实话真的是挺匪夷所思的,因为这个演员阵容和题材,按理说,就按照最简单的故事线拍出来都不会太差。
可结果是这电影还是拍砸了。让我们来看看导演到底是进行了哪些骚操作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连贯性太差了,各种片段强行剪辑到一起。
吴京回忆自己第一次珠峰登顶,吴京和章子怡跑酷表白,吴京受委屈下锅炉房,井柏然和藏族姑娘掉冰沟里人工呼吸,杨光和大夫说自己为了父亲的梦想,雪山拉练等等,混乱的拼凑到一起,看的人忍不住想问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友情?爱情?父子情?
想展现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当然可以,但是和主线配合不好,硬凹,就成了一锅粥。
另一个问题是电影的节奏。上来就是一段宏大音乐背景下的登顶回忆,让人忍不住问一句电影已经结束了是吗?电影本义如果是想讲爱国和登山,就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节奏,才会有中间或结尾情绪高潮的爆发,但是这个电影怎么做的呢?意图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bgm几乎贯穿整个电影,后续的二次登山会碰到状况,例如雪崩,成员牺牲,登顶等大场面在吴京的第一次回忆和后面的雪山拉练中都伴随着bgm反复出现了,因此本来应该情绪紧张,情节高潮的点看到后面已经觉得乏味。
其次,这电影的梗太烂了,井柏然和藏族姑娘一起跌落冰沟,然后人工呼吸,吴京章子怡爱而不能在一起,最后子怡吐血而亡,成员们吸着氧发着抖听他们俩谈恋爱这种情节,让人怀疑导演是偶像剧看多了吗?还是那种中国台湾古早偶像剧。以及第一次登珠峰吴京选择保张译的命不要相机,后面就对应井柏然为了相机牺牲自己,同时大声命令队友一定要登顶的情节,导演,这种对比手法真的看的人昏昏欲睡,在井柏然要当队长的时候全电影院的人就知道你要这样拍了,而且你竟然能毫无悬念的就出现这段情节,当时我就理解了导演,他只是一个上班摸鱼完成任务的普通人!
再者,bug太多了,比如子怡是气象学家,张译作为副指挥却一次又一次不听她的,还是让大家冲冲冲。再比如在雪山里,谈恋爱要大声吼,找人要大声吼,跌落悬崖临死前命令大家的时候还在大声吼,同志们,会雪崩的啊!
至于后期配音和口型对不上这种问题都懒得说了。
说实话,看电影的时候,能感受到演员的身体和精神都很辛苦,付出了足够体力和感情,整体感觉就是挺可惜的。
电影本身想传达的爱国主义和攀登情怀,在这锅粥中变成了空洞乏味的口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好电影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