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够引起读者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作文是展现作者文学品味和审美观念的窗口,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认识自己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1
小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不“认识”或是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也不例外!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慢慢“认识”了自己。
我现在是个12岁的小学生,相貌平平:我有一双能看见物体的眼睛,中等的鼻子,如铅笔芯般黑的眉毛,粗长的手和一个比较大的嘴巴。
我的爱好有很多,比如:打篮球、打羽毛球,画抽象画,摸高等等。说起我的专长,有点小惭愧,因为比较少。细细盘点一下,我发现:我居然只有奔跑和篮球算是比较拿手的项目。篮球和跑步相比,我发现,其实我最擅长的还是跑步!可是,会跑步的人太多了,就凭这小技能,看来,很难“脱颖而出”啊!
因为最爱跑步,所以,有时候,我会晚上抽空下去跑一公里,虽说每次出汗如下雨,但我毫不在意,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篮球是我第二擅长的项目,每周六早上七点半的篮球课,我会早早起床,去努力练习篮球技术。可惜我运气有点“霉”。每次投球几乎都不进!唉,为此我进行加强版训练—在学校上体育课的自由时间里疯狂进行训练。俗话说,有付出才会有成就。的确,经过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我的命中率确实有所提升。
我这个人,一直以来,最喜欢的是”崇善忌恶“。
虽然,我有很多缺点、少许优点,但我想,只要扬长避短,通过努力来改变以后的自己,比如说:勤奋地练习篮球等,我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我认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你的眼中,想想,自己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2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我们开始改变,我们开始品尝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不知不觉我们都变得沉默了许多,我们都变得不想以前那样爱笑。现在的我们到底怎么了,自己还认识现在的自己吗?记得小时候总是那么童言无忌,先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任何的约束,有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而现在的自己笑着笑着却哭了,小时候的自己记得爬树总是信心满满总是会跟伙伴打赌看看谁能爬的上去而现在面对一棵大树都不知如何爬起,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爱冒险爱去探险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呢,算是真的知道天到底有多高地有多厚了,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我们长大了,只是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改变都让自己感觉自己还是从前的自己吗?还是那个爱笑的我吗?
记得那次出去玩,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却不敢主动地去帮助,看到地上的垃圾自己也不会主动地捡起来,而面对别人的帮助自己也只是小声地说声谢谢,不知别人有没有听到,自己面对那老奶奶老爷爷也不是想从前那样和蔼可亲,仿佛像那最熟悉的陌生人面对自己身边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有简单的招呼,彼此都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从前的的自己与别人都能谈得有声有色而且非常的有趣快乐,我们丢掉了当初的天真,丢掉了当初的那份傻得可爱,丢掉了那份烂漫,自己到底怎么了,难道自己真的变了吗?
为什么自己不像从前那样的快乐不像从前那样的开朗多了几分悲伤担忧与恐惧。自己是变了吗?你有没有感觉你也在改变呢?你还认识现在的自己吗?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3
改变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为什么需要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方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你可能认识许许多多的人,但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可不是容易事,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认知中千真万确的真理。
人们常说,真实的自己其实要比镜子里的难看,连外表这么一种易被辨别的现象、辅以镜子这样真实客观的工具,人仍然会误判自己的美貌程度,更不用说性格、品质等其他判断难度远高于外貌的方面。在现实中并没有说真话的“魔镜”存在,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其难度可想而知。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人的地位,强调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认识自己是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内在的、全过程的调节作用。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前提。在成功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只有认识自己并不断知晓自己的错误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好像早上把镜子上的水雾抹掉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样。
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否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快速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哲们不断地教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别、身体状况、外貌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等。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在部分的自我评估中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而要认识自己,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
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必须搞清三方面: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对认识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首先应当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意识的生命体,即自己可以认识自己;其次是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一定智力又能理性思维的个体,即自己有能力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独特的自我的认识,即认识个人独特的地方。这个认识过程先是从生命体的共性出发,再到人类的共性上认识,最后回到个体,即自我本身来认识自己。人是有意识和会意识的,而每一个人又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意识存在,这个各不相同的意识就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所在,包括性格、能力、经验、爱好、思想、行为及情感世界,等等。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科学认识人生的道路。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选择、不断作为和不断改变的过程。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人生的航船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事业的不顺、生活的坎坷、逆境的缠身、不幸的降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垂头丧气,也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道路是可改变的,遇到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客观、正确评价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常会有估计过高或估计过低的情况。在走上坡路时,会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人生所求、想要的东西就都能唾手可得了,还往往把某个运气和机遇也看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得意者其实是平庸的人。在走下坡路时,又容易把困难和各种不利的因素看作自己的无能,自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动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很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
应该看到,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和定位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高估或低估自己。不然,就很容易毁损自己,毁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毁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你可能命运坎坷,没有宽裕的经济和成功的事业,但自古雄才多磨难,世界上不少伟人都是在与苦难抗争中成长而造就辉煌人生的;你可能貌不惊人,没有俊男倩女的自然条件,但英俊和美貌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你可能智商平平,没有出口成章、过目不忘的才华与天赋,但天才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天才的火花就很容易熄灭。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就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也别总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最好,把自己的行动发挥到最佳,做到愉快地生活,乐观地奋斗。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畏人言,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这样定义:做该做的事就是聪明,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愚蠢。人云亦云,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这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也是成功人生的大忌。其实质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未能表达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就要聚集自己的能量,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准这样一条道理: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认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
人们在认识自己中,通过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心理和行为,把自己的意图和体验、思想和感觉告诉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
德国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就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懂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经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知人难,知己更难。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利于身心健康。其实,人对自己的认识永远在发展,永远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人对自己的认识,今天和昨天比较,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并不等于今天的认识就是真理,就已经到达了终点;对待他人的认识也是一样,决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看法就不正确,自己的观点、意见就正确,就是真理。即使是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某些正确之处,也应看到它的不足和不完美,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认识自己需要积极思维;认识自己的途径是自我内省;认识自己就是开发金矿,即挖掘你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才会知道成功从来都不是依靠击败别人而获得的,成功与其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4
你认识你自己吗?蓝天因明白自己是有限的才广阔,大海因清楚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才浩瀚。如果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多一分和善与宽容,也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出现什么隔阂或矛盾了。“切,你是哪种人啊,xx!”我循声望过去,这不够文明的语言竟是从我们班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口中说出。我不自觉地有些惊讶,即使再大的矛盾,我们大家毕竟也是一年多的同学了啊,何必这样不留情面呢。不禁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才可以正确的认识别人。可是当今的学生大部分都被家长宠坏了,开始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起来,不懂得为他人着想。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本身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就不对。想必很多人都在大街上,公共汽车上看过一幅场景:小孩子蹦蹦跳跳走在前面,老人背着孙儿的书包和衣服缓慢地走在后面。再换一幅场景,即是:孩子一脸厌烦的表情,大声的对父母说“你们还烦啊!又来了!神经病一样的!”,父母却在无比紧张地在一旁为孩子买辅导书,对孩子的训斥充耳不闻,任劳任怨。这本身就是不对的了!我想问这些同龄人——你认为你是谁?联合国总书记?中华民族的领袖、主席?美国总统竞选的名额有你,还是什么让你无比光荣了?我是谁?——我只是爸妈心中的宝贝,一名学生,一个中国人!这三个全都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人呢?但至少应该努力吧,如果不能完美,我们就谦虚些,做到99%就足够了。
但前提是——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拼搏着。你认为你是谁?即使我们取得了无比光荣的成就,这又能怎样呢,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没什么理由要像一只昂头阔步的小公鸡一样骄傲。语言的文明也是一种素养,每讲一句脏话、粗话,并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就“解气”了,只是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的形象丑化一分,道德品质降低一分。伤害了周围的人,又折损了自己的素质,这样有害无利的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重蹈覆辙呢?“你认为你是谁?”这六个字,说在口中不是什么友好的语言,但在这里,对我而言,却发人深省。想要有好的人际交往,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友好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5
其实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因为一篇论心的文章如果编者本人都无法凝心而撰的话,那文章一定会寡然无味,令阅者不悦。
工作有时就是工作,但工作有时又不仅仅只是工作,不能为了需要写而写,文章是要入心的。这种矛盾的心态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同感吧!认知不同,理解不同;成功人士习惯称其为高度或格局,而普通人则会说是看法,究其根本其实都是离不开“心”。所以起笔写这篇文章还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感触,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份诫勉。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形中可能多少对内心产生了一些压力,但就我而言,自认“饱经风霜”应该不会受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可是我高估了自己,我依然只是持有看法,而不是心怀格局。
最近因为工作的需要查阅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资料,愕然地发现自己的内心原来是如此的不堪滋扰,所有的自我认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仅在理性和感悟中左右徘徊,而没能真正的由心开始认识自己。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中唯一的碑铭上可这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苏格拉底的名言。它从正面提出了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难以做到的问题,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尼采曾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古人云:“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可见无论什么时期的人们对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都很重视。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可见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更加困难。
认识自己,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既不能妄自尊大,亦不可妄自菲薄。认识自己,就是要分析自己的优势略势,缘何与众不同,是否具有潜力。认识自己,就是要正确的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身生理以及心理的特点。同时,认识自己还需要学会“放下”,因为往往很多错误的自我认识都是因为内心不愿放下过往的历历种种,只敷于表象的改变,这和自欺欺人没什么区别。素黑曾说:“从来没有命运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受伤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心理惰性中,被负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
最后,借用于丹的一句话:“对自己的评估,只有自己内心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认识自己,不在一言两语,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的心。当倘若连自己还没有认识自己,又如何让别人来认识自己呢!故此,我要将自己从心打开,认识自己——由心开始。
我认识自己的作文篇6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
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