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读后感

观后感900字最新7篇

观后感是观众在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所产生的个人感受和思考,我们每次写观后感,都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后感900字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观后感900字最新7篇

观后感900字篇1

追梦不息,以身报国

蒙秋全

少年时期的黄大年勤奋好学、刻苦读书。他在少年时就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当地质学家,找到地球上的每一处资源,把地球变成透明的。

在影片中,黄大年多次谈到要为祖国作贡献,要实现中华的繁荣,打破外国的垄断,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他的爸爸也是一名地质者,他的妈妈深知其中的艰难欲要阻挡他,可是他义无反顾选择当一名地质工作者,以他爸爸为榜样。

黄大年在校学习期间勤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甚至感动了老师、同学。在工作期间,他认真工作、尽心尽责。在执行任务时,毫不退缩、勇敢向前。

黄大年将他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将他的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中。黄大年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黄大年对待朋友、同学情深义重,尊敬师长、诚实可靠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黄大年在得知班长退学后,依然鼓励他努力学习,勇敢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年那时的时代还没有恢复高考,但他依然勤奋好学,有着一颗为祖国奋斗的心。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激流匆匆。唯一不变的是,总有殷殷志土甘为国家鞠带躬尽瘁,总有拳拳赤子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他以战略科学家的气魄,为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运筹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为培养学生尽心尽责;他似一朵浪花撞击着梦想的礁石,又像炽热的熔岩冲出地壳,奔涌燃烧,光茫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生活条件优越。2008年,他用最短的时间回国,从此致力于中国科研。他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从少年时代的黄大年身上,我们就已经能看到他吃苦耐劳,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不惧辛苦。有多少人可以人可以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穷苦的地方艰苦奋斗;有多少人可以不畏艰难,恨不得一天都在工作,连睡觉都觉得奢移,连煮饭都觉得浪费时间?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为国甘愿付出的人,一位生来默默奉献的人,以生命来教导学生的战土。

人生在世,面对林林总总的纷扰,形形色色的诱惑,看懂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就像一把无形尺子,量出品格的厚度,标示境界的高度。

观后感900字篇2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正能量的电影—《阿甘正传》。

这部电影讲了阿甘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

阿甘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腿软得像面条,背弓得像个问号,智商只有七十五。他只能上特殊学校,但是他的妈妈不想让他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与众不同,所以用尽了各种办法,终于让阿甘成为了正常学校的学生。

可是腿上装有支架的阿甘还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受到了歧视和排挤,但是他也在那些冷漠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的太阳,他交到了一个朋友——一个天使一样的女生,她叫詹妮。

因为他的腿和背部畸形,所以他走路的姿势也是有些怪异和与众不同的。因为这样的“与众不同”,他时常被一群小孩追打,即使詹妮想帮助他,却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远远的大声鼓励他:“跑!快跑!”从此,他的脑海里牢牢的记住了一句话:“阿甘,跑!快跑!”从那以后,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跑步前进。

在他坚持不懈的奔跑中,他的腿和背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因为他擅长奔跑,甚至还被选进了校橄榄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同时他还是拥有许多追随者的“奔跑者”。

长大后,他又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的“傻”依旧被很多人歧视,幸好他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那是一个黑人,他叫布巴。他们一起训练,一起聊天,布巴和他谈起自己以及家族的梦想——拥有一艘捕虾船。

在一次战斗中,他们的部队遇到袭击。阿甘冒着炮火救了很多战友,但是他的朋友布巴却因为伤势过重牺牲了,临终前,布巴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实现梦想。为了信守承诺,不管有多少人取笑他,他依旧固执己见的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捕虾船。

他还是一个乒乓达人,他每天专心致志地练习乒乓球,所以他的乒乓球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甚至还代表美国参加了与中国的“乒乓外交”。

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小时候可以称之为“傻子”和“残废”的人,长大后却成为了扬名海外的人。故事非常质朴,也非常有趣。主人公阿甘身上的全心全意,锲而不舍地做事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拍摄手法的开头和结尾,像极了我们作文中常用的“首尾呼应”。开篇是一片羽毛从远处缓缓飘来,落在阿甘脚下,象征着把他所有的回忆从远处带来。结尾是一片羽毛从阿甘的腿上慢慢飞起,越飞越高,渐行渐远,像是阿甘的亲人、爱人和回忆都慢慢地带走了。

所谓的“傻人有傻福”,可能正因为“傻人”没有杂念,内心纯净,所以做事才能更加专心吧。

观后感900字篇3

今天,我读了《百万英磅》。它描述了一个流落伦敦的美国人身无分文,两个富有的兄弟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票。他先去饭店吃饭,老板开始对他很刻薄,而当他拿出那张百万英镑的大钞时,老板的态度一下子180度的转弯。为什么当你变得有钱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就不一样了?然后,他又去了服装店买衣服,没人理睬他,当他拿出那张百万英镑的大钞时,店员就马上是另外一副态度了。为什么有钱人就有人巴结,没有钱了就会遭人冷落呢?当他有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时,一个个陌生人却会像哈巴狗一样围着你转,讨好你。

有时候,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商场,服务员阿姨就是不厌其烦地给妈妈拿衣服,围着妈妈团团转,即使不买也会满脸堆笑地说:“谢谢光临。”;如果妈妈穿得随随便便就出门,服务员就会爱理不理,不冷不热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钱!真得那么重要吗?我觉得钱挺重要的。如果金钱不重要,为什么大人都要炒股赚钱?为什么大人们都要买彩票?每个人都想成为百万富翁,过上一种自己向往的生活。如果能成为百万富翁,就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做得事,比如:帮助许多需要困难的人,去自己喜欢的国家游玩,给爸爸妈妈买一套漂亮的大房子住;如果没有那样的运气,我也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着。

金钱是万能的吗?我觉得不是。钱可以买来高档的住宅,却不能买到家的温暖;钱能满足我们物质上的需求,却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满足……钱的确可以满足我们的很多需要。但都不是最最重要的。现在,我和爸爸妈妈都住在奶奶家,那里的房子很小,居住的人很杂,房子周围都是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每天看到这些都会让我很难过。但是当关起门,家却变成了我们的天堂!这里装满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的爱!这里永远不会缺少笑声!爷爷奶奶每天起早贪黑的下地,只为让我吃上新鲜没有农药的蔬菜;爸爸总是不停地给我的书柜添加新的书本,鼓励我多看书,当我打开书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最美的地方;房间里总是飘荡着妈妈温柔的声音:儿子,该睡觉了;宝贝,起床上学了;儿子……这些都不是靠金钱能换到的,却是我最珍贵的!

爸爸曾经跟我说:做一个内心真正快乐的人比做一个有钱人强得多。因为你没钱也很快乐呀。内心的快乐比物质上的快乐更加的珍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有钱人,不是所有有钱人都是快乐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那么,没钱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照样能快快乐乐的活着。

观后感900字篇4

2024年《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晚8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并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今年的主持人有4人分别有连续龙洋、舒冬、王嘉宁和主持了12期开学第一课的撒贝宁老师。

2024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主要分为三个篇章,篇章一:砥砺奋斗;篇章二:接续奋斗;篇章三:团结奋斗。这三章都是今年的热点事件,也邀请了热事件的当事人来进行讲述,向同学们传授自己的经验。

冬奥赛场上闪耀的青春之光主讲人徐梦桃——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的获得者。她做了406张计划表,在空中技巧这二十年里每天都有计划的进行训练。今年是她第四次参加冬奥会,之前三次她都与冬奥会金牌失之交臂,受过两次重伤面对今年冬奥会的恶劣天气她依然坚持参加比赛,最终获得了金牌。

50年的金色种子梦主讲人——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院长为了一年能够多收一季水稻和团队带着种子到冬天也温暖的海南去播种,由于当时生活艰苦,热带老鼠多,他们不仅要和天地斗还要和老鼠斗,在海南岛南繁的50年谢院长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自豪他完成了他的梦想,培育出来汕优63。

这两位主讲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也是本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奋斗成就梦想”的由来。

观后感900字篇5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本片拍摄于1953年,根据马克·吐温的小说《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改编。本片由去世不久的好莱坞传奇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主演。派克一生出演过六十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多部经典电影,如《爱德华医生》、《罗马假日》、《乞力马扎罗的雪》等。派克曾四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凭借《杀死一只知更鸟》夺得1962年奥斯卡影帝称号,并被美国电影学院奖选为百年影史“一百个银幕英雄与坏蛋”头号银幕英雄。格里高利·派克从影几十年从未传出过任何丑闻,这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中更显得出淤泥而不染。派克从容高贵的气质让全世界影迷为之倾倒,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

本文想说的是其他。

?百万英镑》的情节大家都知道,有些淡忘的倒是穷困潦倒的男主角亚当和贵族小姐的爱情故事,那是作品里唯一被歌颂的没有沾染铜臭味的美好的东西。

其他的情节在今天看来是很熟悉的,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追债,势力眼,股市的骚动与疯狂,追逐利润的股东等等,这些明显是作品揭露批判鞭笞的金钱社会的丑恶现象。

思考之余我开始又困惑。

比如追债,现在看去,那些咄咄逼人唯利是图的追债的表现太正常了,难道他们倒应该象一个局外人那样无关痛痒不闻不问吗?既然五十年前批判的东西,为什么五十年后变成了正常的东西呢?是社会进步吗?如果是,那么马克吐温就不是黑色幽默文学家,而实在是一个预言家,好比五十年前的科幻作家就已经预言五十年后人类可以乘坐热气球升上天空一样,《百万英镑》原来也在预言五十年后的人类经济生活,而对应那些科学幻想作家而言,马克吐温也许应该叫经济幻想作家了。

再看势利眼。今天的社会虽然主流意识依然批判它,但是势利眼的数量没有减少。在房地产业,在保险业,在旅游业,难道不都是以贫富来判断服务对象的吗?“势利眼”不正是这些行业的职业标准吗?这很奇怪吗?势利眼并不害人,他只是用贫富来判断周围的人,这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拿奥运会来说,媒体总是用成败来评判运动员的,拿到金牌,就进了荣誉殿堂,留下手模,记住的人最多,走进演播室的次数最多,接拍广告的次数最多;银牌其次;铜牌差些。至于那些付出汗水和努力却没有成绩或成绩很好却时运不佳的人呢?更有那无数平凡的运动员除了训练却从未辉煌过的人,他们呢?

我不探究贫富的原因,也不是在讨论成败的根源,我想说的是判断的标准。

成王败寇,这是一个标准,无关是非黑白。

就象成绩对于运动员一样,贫富自然也是一个标准,它也无关不劳而获的继承或是剥削。古人不早就有“劳心劳力”说吗?

现在的失败者除了自责无能或运气不佳以外,谁会去质疑这样一个标准呢?原本他们心里也是准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或别人的成败的。

回到《百万英镑》来。

57年后的今天再看1953年的电影,我不觉得这是在批判,而更像一个经济预言,于是我为马克吐温担忧,既然他的本意是揭露和批判,怎么今天却变成了预言呢?这是社会在进步时和他开的一个玩笑?还是和所有文学家开的玩笑?还是作为一个读者我的思维发生变化了?

我也为那些文学家担忧,为那些爬格子的人。

因为我也是其中之一。

观后感900字篇6

1元“抗癌厨房”背后的人生真谛

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的坚持和爱心,为癌症病人提供着“最后的守护”,用他们朴实的烟火气息照亮着寒夜的路人。1元“抗癌厨房”背后的人生真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化作力量。

“1”代表的是“恒久不变”,初心可贵,坚持不易。从18年前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偶然来到油条摊位借炉火为患病孩子烹饪饭菜,到今天小巷里每天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排队做饭的病患家属。18年的坚持来源于夫妇那一份“温暖病患”的初心。初心可贵,坚持不易,在打动人心的感动之后,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之余,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进入公职之初的“赤子之心”是否还在?初出茅庐时的“满腔抱负”是否依旧?“1”背后的真谛是告诉我们要坚守本真。初心可贵,初心在则梦想在;初心可期,初心在则希望在。一路拼搏,终获硕果。

“1”代表的是“贵在守一”,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在人生最后的时候,有人能伸手牵一把,给他一点光给他一点热,就感觉到比较快乐”,这是鼓励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坚持开办1元“抗癌厨房”的“心灵力量”。“1”背后的真谛是诠释“贵在守一”的力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而人生不足百年,我们要将自己的使命化为人生中的那个“1”,将使命融入志向之中,将使命融入工作之中,将使命融入点滴之中,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工作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去实现梦想,完成使命。

“1”代表的是“温暖如一”,化作春风,守护万家。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将“抗癌厨房”化作黑暗中一盏微弱的希望之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用“不熄”的炉火给了病患及家属“生”的希望。“1”背后的真谛是“温暖如一”,年轻干部要读懂温暖的力量,让自己的努力成为折射太阳温暖光芒的“露珠”,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力量。那份温暖和力量是抗击疫情的“逆行者”那一句“加油,我们和你在一起”,那份温暖和力量是脱贫攻坚的“追梦者”那一缕“夙兴夜寐披星戴月,实现脱贫奔康”的梦想之光,那份温暖和力量是千万党员“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愿您的努力,终将如一缕春风,守护万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8篇《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9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观后感900字篇7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国徽,挥舞着五星红旗,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思政大课观后感2023800字最新7篇

好电影观后感300字最新7篇

最新读后感500字7篇

草读后感600字最新7篇

简爱500字读后感最新7篇

《赢》读后感1000字最新7篇

飘读后感500字最新7篇

家读后感300字最新7篇

鹬读后感800字最新7篇

美读后感300字最新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214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