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范文 >读后感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7篇

写读后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深化同学们对名著内容的领会,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7篇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1

不同的选择,就此有了别样的人生。

读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从人物形象的表层系统上探讨才子高加林的悲剧性,也无意对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样的深刻剖析。不要说当时社会因素的纷杂,使他失去本我,没了自我。失去本心,纵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机遇,也无法实现超我的境界。自始至终,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错过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终。由此,他的人生得以与茶具为伴,不乏悲剧。

现实不是伊甸乐园,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现实条件的残酷,左右了他的本心。在他的人生中,不论是事业还是爱情有充满着悲剧。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可以有幻想,但是却不能抛开现实,以求得到现实条件下还不能得到的东西。我们需要摆好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对于一个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一个人来自本我的欲望适度,会给我们以激励。而过分泛滥,则会吞噬我们的内心,失去本心,我们则是最大的输家。

贯穿《人生》,我们可以看到高加林无论是事业上还是感情上都伴随着悲剧,伴随最终撕心裂肺的失去。我自身感触颇多,跟随本心,我最大的感触则为他爱情道路的不坚守。

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的感情纠葛是这部书的主线之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才子,有才有貌,才貌双全,且文武兼备。他有理想有追求,他辛勤朴实、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注重实干。对于高加林的才能我是欣赏的,对于他事业上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他的理想和追求我是支持且有共通的。而对于他的爱情道路的选择,我却是太多话要说,但又仿佛说不出什么。

初恋是美好美丽的,巧珍美丽善良,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没有文化,却真真切切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以她充满激情且实际的方式爱着高加林,纯真无暇。被大马河川最美的姑娘深爱着,高加林感觉到了这份幸福。伴随事业上的腾达,他离开那片黄土地,来到城市,重逢了黄亚萍。与巧珍相比,她作为现代女性,热情开放,开朗活泼与高加林有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共同的交谈话题。

高加林婉言拒绝旧爱巧珍,接受黄亚萍的感情。巧珍含泪答应,坚强着,豁达着,继续着对高加林不变的关心关怀。我不去想高加林于两人间面临怎样的艰难抉择,怎样的内心挣扎,我只想说他的这次抉择预示着上帝绝不会再继续偏爱他,最后爱情道路的一无所有就已经尽不在意料之外。他抛弃了曾经的誓言、约定,曾经的纯真,曾经一切的美好,丢了责任,丢了彼时的本心。

起初,我与同上帝一般、众多读者一样偏爱着高加林,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却在读完此书之后要说,才子固然讨人喜欢,讨我喜欢,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为重要,更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权利金钱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爱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这些问题显得又格外重要。

请守护我们的内心,守护本真,做真自我,才不会惧怕步步惊心,不惧怕做出过的选择、在做的选择、将做的选择。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2

简单的故事,明朗的线索,所谓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剥掉它华丽的外壳,呈现于人前的只有一个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码我是这样认为,就是我唯一的收获,

不得不承认高加林能干,正直,热血,但这丝毫都无法掩饰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颤栗者的事实。他懦弱,并不是指他行为上的逃避,而是指他面对抉择的犹豫,软弱。正是由于他的懦弱,他躯壳表面浮夸的热血被一点点的吞噬,甚至于埋葬了他的爱情与事业,最终成为一具被懦弱之丝牵引着的人生木偶。或许你会说这是时代结出的悲哀之果,但作为幕布的时代何以能够左右真正的演员呢?时代只是客观存在的背景,是高加林自己在一次次懦弱的挣扎中抽干自己的热血,染红了时代,染红了那黑色的幕布。红与黑的交织正是那悲哀的极致色彩。

与腥红的真实的血液相对的无色的精神的血液了,你尽可以用它衡量一个人受过多少良心的谴责,它就是道德的沙漏,只是再没有翻转的机会,高加林就是在懦弱的愚弄下流尽了它最后一滴精神血液。他的血为巧珍而流,为年迈的父母而流,为朴实的村民而流,甚至为他的家乡高家村而流,他辜负了所有,伤害了所有,高加林越是被包容,他越是血流不止,他们越是给予高加林一颗火热的心,高加林的热血越是加快流逝。他必须为自己内心的懦弱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沾染了精神血液的幕布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那是一张张黑色的,嘲弄的笑脸,嘲笑高加林的懦弱。

俄罗斯著名尼耶斯夫彼斯基认为:人生就是在上地眨眼的刹那,倾尽自己所有的血液,在幕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丝色彩,哪怕只是悲哀。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3

读罢论语浸润人生,感悟良多。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西北年轻农民,受困于农村传统观念、社会飞速变化中的种种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怀才不遇、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故事的环境背景是西北农村,与我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差异,然而那种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却能够很快抓住我的心,不仅仅是因为它和我喜爱的另一部路遥作品有几分相似,更因为它与大多数读者(比如说我)的心理体验相贴近。

没有人的人生路是笔直、顺利的,从小到大,我们的生理与智力都由弱变强,没有人刚刚降生时就强悍,应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有绝对的自信。一句话,我们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经过无数的努力,才成为此刻的自己。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们无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能够体会他被人顶替了民办教师职位后的愤恨,能够体会有知识有抱负的他,应对自己重新成为农民这一现实时的苦闷,甚至当他获得巧珍的感情时,作为读者的我,内心也浸润着清凉的感动,对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学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制造距离的同时,也制造了关联性,让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让你与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觉地产生“同感”。

小说的上半部分并不十分精彩,却为下半部的跌宕铺垫着情节与情绪的背景。命运的不公与不幸、逆境中的感情、冰冷中的温暖、不屈不挠的自我奋斗……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实现为小结,然而所谓的“自我实现”,却又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几十年不见的叔叔转业回乡在县里任局长,被人轻视的家庭因此而扬眉吐气,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边的溜须拍马者顺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职业,摆脱了他的农民身份。

然而,为他高兴之余,内心总有些许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来到县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业平步青云,而他也收获了新的感情。在感情的两难抉择中,他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内心的感受,而是现实的利益。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从县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语言”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了自己,放下为他付出一切的淳朴的农家女巧珍。他成为了另一个人,不再是那个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个看不清自己、为眼前利益放下生活原则的迷途青年。

此时,读者和看着加林长大的德顺爷爷一样悲哀,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但是,在我们满以为出卖原则的人将和新欢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将成为淳朴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杯具时,作者又借命运之力和所有人开了个玩笑:受伤的小人捅了背后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后门”获得职位的秘密,刚正不阿的叔叔没有袒护亲属,春风得意的青年即将再次面临成为农民的命运。急转直下的故事进展不仅仅惊得主人公半天回但是神儿,连对他由同情、赞许到愤恨、不齿的读者,也无法不感到错愕。

路遥并非故意玩弄情节,事实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说,人生无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讨,无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数。这听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个比方:

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但这“定律”常常只能局限于一场球赛,偶然因素几乎能够主宰比赛、决定最终的胜负,而如果将探讨的范围扩大到一整个赛事,甚至某队或某国多年的足球事业发展,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圆的”,我们看到的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黄亚萍父亲说的,“生活永远都是公正的”。而用时兴的话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于是,一切回到原点,加林重新回到农村老家,成为农民,只是他身边已不再有大小姐黄亚萍那“高雅”的爱,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给弄丢了——痴情淳朴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妇。

加林就是我们每个人,他和我们一样,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们都有的弱点。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样,为了到达目标,有时甚至出卖原则。德顺爷爷对加林爱得深切,由爱而生恨,但恨是以爱为基础,恨其不坚持,却并不一棒子打死。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走弯路,跌倒了敢爬起来,人生还要继续。

回过头来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极致的。那不仅仅是因为小说中的她是农村远近闻名的俊女子、身体像白杨树般苗条,更是因为她的纯粹。她爱得纯粹,没有半点虚假,也不掺杂半点个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总是最懂,就连分手后她对自己婚事的决定,也是为了他——她明白加林仍然在内心中爱着她,为了禁绝他对自己的留恋,让他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顺爷爷所说,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样。她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她勇于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向坚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则,从未改变。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读者,依然会被朴实、美丽的巧珍感动,会为她的善良以及为爱甘愿奉献一切的纯真而赞叹不已,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以她为榜样,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了。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原本应有的微妙平衡之间,毫不犹豫地选取后者,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4

路遥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他写了很多的小说,今天,我读了他的小说《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再到失败的过程。尽管它本来就是要么重返农村要么失败,但这对像高加林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即使他具有丰富的经济实力和非凡的才华,却无济于事。现实就是这样,他不会被人的意志所转移。

高加林经历了与乔贞的恋爱。高加林最寂寞的时候,乔贞给了他最细致的照顾,乔贞给了他继续奋斗的勇气。也许如果加林不去这座城市,乔贞将成为他的妻子,是的,而且可以肯定,他们将生活得很幸福,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加林去找了一个属于他的人不属于他的地方,他的心变了,他开始看不起乔贞,他的心很高,他认为妻子应该是像雅萍这样的女人,具有文化,修养和家庭背景看起来很好端庄。

他找到了,但是他没有得到。人的良知是最公正的。最后他受到了惩罚。最后他一无所获。即使是像乔贞这样的女人也无法回到他身边。

阅读全文后,悲伤的心情笼罩在我的心中,就像乌云一样,它无法分散。归根结底,高加林的悲剧是由他自己造成的。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艰辛悲剧?生活之路充满了各种诱惑。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样,也许您只看到它鲜艳的外表。一旦打开,它就会让你一步步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想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又是那么的难,甚至于,有的人一旦开启了欲望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样无法克制,当欲望占据了他们的内心时,贪婪就是一条的毒蛇,喷射的毒液会侵蚀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深深陷入泥潭却无法自拔。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生》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哲理……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5

刚刚听到《人生不设限》这本书的书名时,我便觉得这一定是一本充满刺激、冒险情节的、引人入胜的、能让人身临其境的故事性书籍,可当我第一次看到书的封面时,我有些小小的失望,那个画面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只是书里的主人公的一张照片,没有手也没有脚,却焕发着一种魅力,让你有些吃惊的是,他依然面带微笑,自然可亲,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感,没错,那个人就是力克·胡哲。

我说他喜欢微笑,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体验着最真实的幸福,一点都没有错,打开《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你便会发现确实是如此,书中彩页上的图片是力克·胡哲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小时候无知时,还是长大了理解后,他总是在镜头前留下他微笑时的美好。不论在这个过程有怎样的困难挫折,他总会在其中一步一步走向乐观,他总是相信,上帝将每一个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会有他独特的作用的。力克·胡哲认为,无论他怎样,面对多少挑战,经历多少不如意,他只要做好他自己就好,做一个优秀的自己。

那么,以力克·胡哲的观点,要怎样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呢?首先,你必须要接受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未来,不要总是只看见自己的不完美、残缺和完成不好的工作,我就是我!即使有一天,我与整个世界站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我也要坚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使那一条道路上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有野兽凄惨的鸣叫和风肆虐的呼嚎,有一片漆黑漆黑看不到光明的可怕的空寂,我也要向前走,因为那是我的选择,那里有我的世界,我要像力克·胡哲一样与命运斗争,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最喜欢力克·胡哲和我们一起聊梦想,聊坚持。我喜欢他说,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因为我相信,只有拥有梦想的人,才是真正拥有灵魂的人,或许你不敢将你的梦想大声地向所有人表达,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正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有些时候,我常常会质疑我自己,常常会对梦想开玩笑,常常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常常在风雨过后,看不见属于我的彩虹,然而,这些对于神圣又伟大的梦想来说都算不上什么,因为每当我们挑战成功去接近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时,我们总是欣喜若,从而忘记了过程中的苦涩与辛酸,每当我们在几近绝望时寻求着那一点微茫的希望时,我们的脸上并不完全是痛苦、泪水与挣扎,那其中一定是有我们坚定的信念的,总之,只要你想就没有不可以!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得不改变,不得不学会背弃一些东西时,就大胆地去迈出这一步吧!力克·胡哲不就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吗?就像他说过的话一样:如果你不能够创造奇迹,就将自己创造成一个奇迹,学着改变,是将自己创造为奇迹的开始!

在我活的世界里,我就是主宰!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6

喜欢看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因为在他的风趣与幽默之间,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昂然,细品出生活的哲理。

就说这本书《写在人生边上》吧,单是这书名就起的既有诗意,又有深意。先看看钱先生写的序吧:“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头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也会觉醒: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每个人又能参透多少?能在它的边上看到怎样的风景,又能在它的边上写下怎样的理解呢?

书中的许多章节我都爱不释手,像《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说笑》、《吃饭》、《论欢乐》,都曾反复阅读,这些“写在人生边上”的注释也填补了我许多时间上和心灵上的空白。

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节中,钱先生的诙谐发挥的淋漓尽致,魔鬼先生也被塑造的彬彬有礼,像极了绅士。在你感悟道理的同时,又会忍俊不止。在《论欢乐》中,钱先生的观点透彻、达观,让我明白欢乐的本质。“永远欢乐”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愿望,但在先生眼中,这四个字是渺茫得不能实现,荒谬的不能成立的,就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自相矛盾。“欢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我们往往为短暂的欢乐,要忍受用一生的时间来盼望和等待。可是,好在人类礼貌的提高发现了欢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所以钱先生的观点是“人生虽不欢乐,但仍能乐观”。的确是这样,不一样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生,而我们应当像钱先生那样,乐观地对待人生,苦中作乐也好,把忍受变为享受也好,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哪!

是啊,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漫长,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欢乐,去享受欢乐——即使欢乐是转瞬即逝的。乐观地过一生,人便会变得豁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合理与完美;悲观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会就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放大,所以,人生即使注定是不欢乐的,可是我们仍然能够凭籍自我的智慧,乐观地过一生。

清晨,当我轻揉双眼,端详双手,触摸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会问自我:今日会欢乐吗?今生我幸福吗?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人生状态,或许答案不一样,可是,崭新的一天,总是能够带着乐观去期望,当我把人生边上的事做完,把人生边上的事写下,也许,那就是我幸福欢乐的一生吧。

人生由我读后感800字篇7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路遥的《人生》一书看完了,看完后非常有感触,感觉自己的心灵好久没有这样被触动了。

人不能因为虚荣要抛弃做人的原则,这是书中光棍老汉德顺对主人公高加林说的一句话。高加林因为被别人走后门而失去了自己民办教师的职位,自己转为正式教师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后来又因为走后门而一路青云直上,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走后门一事被人告发,自己飞黄腾达的梦想又破灭了。

而揭发此事的人正是克南的母亲,她恨他夺去了自己儿媳妇。他为了自己能够去大城市发展,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抛弃了巧珍这块金子。他只看到黄亚萍的温柔与才华,却忘记了是谁在他最失意最落魄的时候关心她,给他勇气。纯朴善良的巧珍虽然没读什么书,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对高加林的爱却是真挚的。

但是高加林却因为和她没有共同语言,最后放弃了她而选择了能和他谈论十四种新能源的黄亚萍。他这个决定注定要让他后悔一辈子,就算他没有被揭发,而是随着黄亚萍去了大城市,黄亚萍此时虽然深爱着他,但是谁能保证到了大城市里后不会变心呢,那里比他优秀的男人大把,谁知道她会不会像抛弃克南一样抛弃他呢。但是巧珍不一样,他要是选择了巧珍,巧珍会一辈子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过一辈子的。

后来巧珍也很嫁人了,嫁给了庄稼人马拴。高加林知道此事,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和德顺老汉的话,本来已经得到了一块金子,却像土圪一样给扔了。

如此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我,也给上了一课: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选择,一但选择错误,失去的东西也就永远失去无法再拥有它了。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就算得到了也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路遥小说《人生》读后感7篇

路瑶人生读后感优秀7篇

路瑶人生读后感模板7篇

路瑶人生读后感精选7篇

路遥的人生小说读后感7篇

读人生写读后感参考7篇

人生世观后感优质7篇

人生世观后感7篇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7篇

读人生写读后感最新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1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